於耒水。西南有石陂巡检司。)领县五。北距布政司千八百八十里。
永兴(州北少西。东南有土富山,旧有银井。西有高亭山。东有郴水,又有
白豹水,自西南流入焉,谓之森口。西有高亭、北有安福二巡检司。)
宜章(州南。西南有莽山。东有漏天山。北有章水,支流曰小章水,源俱出
黄岑山,有武水自西来合焉,下流入江西崇义县界。东有赤石、南有白沙二巡检
司。)
兴宁(州东北。南有耒水,东南有资兴水流合焉。东有州门巡检司。东南有
滁口巡检司,后移於西南之黄家摐。)
桂阳(州西南。南有耒山,耒水所出,西北会於郴水。又东有孤山水,流入
江西崇义县,达於赣水。东有守御广安千户所,洪武二十九年三月置,后废。宣
德八年六月复置。东有益将、西有镇安、南有长乐山口、北有濠村四巡检司。)
桂东(州东。西北有小桂山,桂水所出,南有沤江来合焉。又南有高分岭巡
检司。)
靖州(元靖州路,直隶湖广行省。)太祖乙巳年七月为靖州军民安抚司。元
年降为州。三年升为府。九年四月复降为州,以州治永平县省入,直隶布政司。
(南有侍郎山,与广西融县分界。东有渠水,下流合会同县之郎江而入沅水。西
有零溪巡检司。)领县四。东北距布政司千八百五十里。
会同(州东北。西有沅水,又西南有郎水,自贵州黎平府流入,又东有雄溪,
一名洪江,下流俱入於沅水。南有若水巡检司。)
通道(州南。洪武十年五月省入州。十三年五月复置。北有福湖山。西有渠
水,西北有播扬河,自贵州黎平府流合焉。有播扬巡检司。又西南有收溪寨巡检
司。)
绥宁(州东。元属武冈路。洪武元年属武冈府。三年来属。东有双溪,即城
步县巫水之下流也。东北有青坡巡检司,后移於武阳。西南有临口巡检司。)
天柱(州西北。本天柱守御千户所,洪武二十五年五月置。万历二十五年改
为县,析绥宁、会同二县地益之。崇祯十年东迁龙塘,名龙塘县。后东迁雷寨县。
后还旧治,复故名。东有沅水。西北有屯镇汶溪后千户所,洪武二十三年置。东
有镇远巡检司,后移上新市,又有江东巡检司。)
施州卫军民指挥使司(元施州,属四川行省夔州路。)洪武初省。十四年五
月复置,属夔州府。六月兼置施州卫军民指挥使司,属四川都司。十二月属湖广
都司。后州废,存卫。(北有都亭山。东有连珠山,五峰关在山下。又东南有东
门山。东北有清江,自四川黔江县流入,一名夷水,亦曰黔江,卫境诸水皆入焉,
下流至宜都县入於大江。)领所一,宣抚司四,安抚司九,长官司十三,蛮夷官
司五。东北距布政司千七百里。
大田军民千户所洪武二十三年闰四月以散毛宣抚司之大水田置。(东有小关
山。西南有万顷湖,与酉阳界。又南有深溪关。北有硝场,产硝。)东北距卫二
百二十里。
施南宣抚司(元施南道宣慰司。)洪武四年十二月因之,后废。十六年十一
月复置,属施州卫。二十七年后复废。永乐二年五月改置长官司,属大田军民千
户所。四年三月升宣抚司,仍属卫。(东有旧治。后迁夹壁龙孔,即今治也。西
有前江,发源七药山,西南流与后江合,入四川彭水县界。)北距卫一百里。领
安抚司五:
东乡五路安抚司(元东乡五路军民府。洪武四年十二月改置长官司,后升安
抚司。领长官司三,蛮夷官司二。)
摇把峒长官司(元又把峒安抚司,后废。宣德三年五月改置。)
○上爱茶峒长官司
下爱茶峒长官司(二长官司俱元容美洞地。至大二年置怀德府,属四川南道
宣慰司。至顺二年正月升宣抚司。至正中,升军民宣慰司。太祖甲辰年六月改军
民宣抚司,后废。宣德三年五月改置。)
镇远蛮夷官司(宣德三年五月置。)
隆奉蛮夷官司(元隆奉宣抚司。洪武四年十二月改长官司,后废。宣德三年
五月改置官司。)
忠路安抚司(明玉珍忠路宣抚司。洪武四年改安抚司,二十三年废。永乐五
年复置,领长官司一。)
剑南长官司(宣德三年五月置。)
忠孝安抚司(元置。洪武四年十二月改置长官司,寻复故。二十三年废。永
乐五年复置。)
金峒安抚司(元置。洪武四年十二月改长官司。永乐五年复故。宣德三年五
月领蛮夷官司一。隆庆五年正月降为峒长。)
西坪蛮夷官司(宣德三年五月置。)
中峒安抚司(嘉靖初置。)
散毛宣抚司(元至元三十年四月置散毛洞蛮夷官。三十一年五月升为府,属
四川行省。至正六年七月改散毛誓厓等处军民宣慰司。明玉珍改散毛宣慰使司都
元帅。)洪武七年五月改散毛沿边宣慰司,属四川重庆卫。二十三年废。永乐二
年五月置散毛长官司,属大田军民千户所。四年三月升宣抚司,属施州卫。(南
有白水河,一名酉溪,自忠建宣抚司流入,又东南入永顺司界。)东北距卫二百
五十里。领安抚司二:
龙潭安抚司(元龙潭宣抚司。明玉珍改长官司。洪武八年十二月改龙潭安抚
司,属四川重庆卫。二十三年废。永乐四年三月复置,来属。南有清江。)
大旺安抚司(明玉珍大旺宣抚司。洪武八年十二月因之,属四川。永乐五年
改置,领蛮夷官司二。)
东流蛮夷官司(洪武八年十二月置东流安抚司,属四川,后废。宣德三年五
月改置,来属。)
臈壁峒蛮夷官司(宣德三年五月置。)
忠建宣抚司(元忠建军民都元帅府。明玉珍因之。)洪武五年正月改长官司。
六年升宣抚司。二十七年四月改安抚司,寻废。永乐四年复置宣抚司,属施州卫。
(南有白水河,源出将军山,西南流,车东河自容美司来合焉。)北距卫二百五
十里。领安抚司二:
忠峒安抚司(元湖南镇边宣慰司。明玉珍改沿边溪洞宣抚司。洪武五年正月
改沿边溪洞长官司,后废。永乐四年改置。西南有酉溪。)
高罗安抚司(元高罗宣抚司。明玉珍改安抚司。洪武六年废。永乐四年三月
复置。领长官司一。)
思南长官司(成化后置。)
容美宣抚司(元容美等处宣抚司,属四川行省。)太祖丙午年二月因之。吴
元年正月改黄沙、靖安、麻寮等处军民宣抚司。洪武五年二月改置长官司。七年
十一月升宣慰司,后废。永乐四年复置宣抚司,属施州卫。(西南有山河,即溇
水之上源,东入九溪卫界。)西北距卫二百十里。领长官司五:
盘顺长官司(元元统二年正月置盘顺府。至正十五年四月升军民安抚司。洪
武五年三月改为长官司。)
椒山玛瑙长官司、五峰石宝长官司、石梁下峒长官司、水尽源通塔平长官司
(四长官司,俱洪武七年十一月置,十四年废。永乐五年复置。)
木册长官司(元木册安抚司。明玉珍改长官司。)洪武四年废。永乐四年三
月复置,属高罗安抚司。宣德九年六月直隶施州卫。
镇南长官司(元宣化镇南五路军民府,寻改湖南镇边毛岭峒宣慰司。明玉珍
改镇南宣抚司。)太祖丙午年二月因之,寻废。洪武八年二月复置,属施州卫。
二十三年复废。永乐五年改置,直隶施州卫。(有酉溪。)
唐崖长官司(元唐崖军民千户所。明玉珍改安抚司。)洪武七年四月改长官
司,后废。永乐四年三月复置,直隶施州卫。(南有黔水,即清江之上源。)
永顺军民宣慰使司(元至元中,置永顺路,后改永顺保靖南渭安抚司。至大
三年四月改永顺等处军民安抚司。至正十一年四月升宣抚司,属四川行省。)洪
武二年为州。十二月置永顺军民安抚司。六年十二月升军民宣慰使司,属湖广行
省,寻改属都司。(西南有水溪,即酉水也,下流入沅陵县界。)领州三,长官
司六。东北距布政司二千里。
南渭州(司西。元属新添葛蛮安抚司,后废。洪武二年复置,改属。)
施溶州(司东南。元会溪施溶等处长官司,属思州军民安抚司,后废。洪武
二年改置,来属。)
上溪州(司西。洪武二年置)
臈惹洞长官司、麦著黄洞长官司、驴迟洞长官司、施溶溪长官司(四长官
司,元俱属思州军民安抚司。洪武三年改属。)
白崖洞长官司(元属新添葛蛮安抚司。洪武三年改属。)
田家洞长官司(洪武三年置。)
保靖州军民宣慰使司(元保靖州,属新添葛蛮安抚司。)太祖丙午年二月置
保靖州军民安抚司。洪武元年九月改宣慰司。六年十二月升军民宣慰使司,直隶
湖广行省,寻改属都司。(北有北河,自酉阳司流入,东入永顺司界。又有峒河,
下流与卢溪县之武溪合。)领长官司二。东北距布政司千九百七十里。
五寨长官司(司南。元置,洪武七年六月因之。)
筸子坪长官司(司南。太祖甲辰年六月置竿子坪洞元帅府,后废。永乐三年
七月改置。)
浙江《禹贡》扬州之域。元置江浙等处行中书省,(治杭州路。)又分置浙
东道宣慰使司,(治庆元路。)属焉。太祖戊戌年十二月置中书分省。(治宁越
府。癸卯年二月移治严州府。)丙午年十二月罢分省,置浙江等处行中书省。(
治杭州府。)洪武三年十二月置杭州都卫。(与行中书省同治。)八年十月改都
卫为浙江都指挥使司。九年六月改行中书省为承宣布政使司。领府十一,属州一,
县七十五。(为里一万零八百九十九。)西至开化,(与江南界。)南至平阳,
(与福建界。)北至太湖,(与江南界。)东至海。距南京九百里,京师三千二
百里。洪武二十六年编户二百一十三万八千二百二十五,口一千四十八万七千五
百六十七。弘治四年,户一百五十万三千一百二十四,口五百三十万五千八百四
十三。万历六年,户一百五十四万二千四百八,口五百一十五万三千五。
杭州府(元杭州路,属江浙行省。)太祖丙午年十一月为府。领县九:
钱塘(倚。洪武三年四月建吴王府。十一年正月改封周王,迁河南开封府。
南有凤凰山,有秦望山。西南有灵隐山。南有钱塘江,亦曰浙江,有三源:曰新
安江,出南直歙县;曰信安江,出开化县;曰东阳江,出东阳县。汇而东为钱塘
江,至会稽县三江海口入海。西有西湖,源出武林泉。又北有运河,至秀水县北,
而接南直运河。又有安溪,即苕溪也,自余杭县流入,下流至乌程县东北,注於
太湖。)
仁和(倚。东北有皋亭山,有临平山,下有临平湖,后塞。北有北新关,成
化中设户部分司於此。又有塘栖镇。)
海宁(府东少北。元海宁州。洪武二年降为县。南滨海,有捍海塘。西南有
赭山,与萧山县龛山相对,浙江经其中,东接大海,谓之海门。东南有石墩镇巡
检司,本置县东北硖石镇,后迁於此,更名。西南有赭山镇巡检司,本置县西陈
桥北,寻迁赭山,更名,又迁文堂山上,仍故名。又西北有长安镇。)
富阳(府西。东有观山。西南有湖洑山。东南临富春江,即钱塘江也。西南
有东梓巡检司,后废。)
余杭(府西北。西南有大涤山。西北有径山。南有苕溪,源出於潜县天目山。
东北有石濑巡检司,后废。)
临安(府西。旧治在县西西墅镇。洪武初徙於今所,本吴越衣锦军也。西有
天目山,亦曰东天目,其在於潜境者为西天目。西北有南溪,即东苕溪也,源出
天目山,经县南,亦曰新溪。)
於潜(府西。北有天目山,浮溪出焉。县南为紫溪,下流至桐卢县入浙江。)
新城(府西南。西有葛溪,又东北有松溪合焉,至岘口入於浙江。)
昌化(府西。东南有柳相山。南有铜坑山。西北有千顷山。西有昱岭,上有
关。又西北有黄花岭,上亦有关。东南有柳溪,东流合於於潜之紫溪。又有双溪,
自县治南流入柳溪。西有手甗岭巡检司,迁县西南株柳村,又迁县西湛村,又迁
杨家塘,仍故名。)
严州府(元建德路,属江浙行省。)太祖戊戌年三月为建安府,寻曰建德府。
壬寅年二月改曰严州府。领县六。东北距布政司二百七十里。
建德(倚。北有乌龙山。西有铜官山。又新安江自淳安县流入,经城南,东
阳江自西南来合焉。又东北有胥溪,来入江,谓之胥口,亦曰建德江。东有管界
巡检司。)
桐庐(府东北。西有富春山,一名严陵山。桐江在南,即浙江也,亦曰睦江。
自建德县流入,经富春山之钓台下,曰七里濑,又东经桐君山下,曰桐江。有桐
溪自县东北流入焉,谓之桐江口,其上源即分水县之天目溪也。有桐江巡检司,
后迁桐君山,又迁窄溪埠。)
淳安(府西。南有云濛山。西有都督山,又有威平洞,亦曰青溪洞,又名帮
源洞。南有新安江,自南直歙县流入,亦曰青溪。西有街口、又有永平、南有港
口三巡检司,后废。东有锦溪关,嘉靖中置。)
遂安(府西少南。西有武强溪,有双溪流合焉,曰三渡口,经城南,东北注
於淳安之青溪。南有凤林巡检司,后废。)
寿昌(府西南。东南有岩峒山。西有寿昌溪,东北流至建德县,入新安江。
南有常乐溪,东南流至兰溪县,入东阳江。西有社田、西南有上梅二巡检司。)
分水(府东北。东有天目溪,上源即於潜县之紫溪及昌化县柳溪也,下流为
桐庐县之桐溪。又东南有前溪,自淳安县流入,东流於天目溪。东有吴村巡检司,
后废。)
嘉兴府(元嘉兴路,属江浙行省。)太祖丙午年十一月为府,直隶京师。十
四年十一月改隶浙江。领县七。西南距布政司百七十五里。
嘉兴(倚。南有南湖,亦曰鸳鸯湖,流合运河。又有长水塘,西南接海宁,
东北接海盐县界。又东有双溪,东出为华亭塘,南直松江府之漕舟,由此入运河。)
秀水(倚。宣德五年三月析嘉兴县地置。西有运河,北经闻家湖,达南直吴
江县之运河。东北有杉青闸、又有王江泾二巡检司。)
嘉善(府东。本嘉兴县魏塘镇巡检司,宣德五年三月改为县。南有华亭塘河,
东有魏塘河,东北有清风泾,皆流合焉。西北有分湖,与南直吴江县分界。又北
有章练塘水,亦流合华亭塘河,达华亭县之泖湖。东北有风泾、西北有陶庄二巡
检司,废。)
崇德(府西南。元崇德州。洪武二年降为县。西北有运河,自德清县流入。
东南有语溪,一名语儿中泾,又名沙渚塘。又东北有石门塘水,东南接运河,北
达归安之乌镇。)
桐乡(府西少南。宣德五年三月以崇德县之凤鸣乡置。北有运河,与崇德县
接界。又有烂溪,北达吴江县之莺脰湖,西达湖州府浔溪。北有皂林镇巡检司。)
平湖(府东。宣德五年三月以海盐县之当涂镇置。东南有故邑山。南有雅山,
俗曰瓦山。又当湖在县治东,下流出海盐澉浦口入海。其西为市西河,自嘉兴县
流入,入於当湖。其分流南出者,则由县东南乍浦入海;北出者,则由县东北芦
沥浦入海。浦傍有芦沥盐场。又北有东泖,即华亭三泖之上流。东有白沙湾巡检
司,治广陈墅,后迁县东南独山。又东南有乍浦镇巡检司,后迁梁庄,仍故名。)
海盐(府东南。元海盐州。洪武二年降为县。南有秦驻山,又有长墙山。西
南有凤凰山。东北有汤山,又有独山,旧置盐场於此。东临海,有防海塘,洪武
初,以石为之,南北计四千八百丈。又有东、西、南三海口,而西海口在县东北,
尤冲要。东北有吕港,港口有盐场。西南有鲍郎市,有盐课司。东北有守御乍浦
千户所,东南有澉浦守御千户所,俱洪武十九年十月置。城东有海口巡检司,后
徙砂腰村,南有澉浦巡检司,后迁秦驻山,俱仍故名。)
湖州府(元湖州路,属江浙行省。)太祖丙午年十一月为府,直隶京师。十
四年十一月改隶浙江。领州一,县六。南距布政司百九十里。
乌程(倚。北有卞山,亦曰弁山。西南有石城山。南有岘山,本名显山。西
南有铜山,一名铜岘山。北有太湖,接南直苏、常二府界。东北有大钱湖、小梅
湖二口,府境群水皆於此入太湖。又西有苕溪,源自孝丰天目之阴,流经毗山下,
出大钱湖口。又南有余不溪,即杭州境内之苕溪,自德清县流经府南,汇为玉湖,
复东北出而汇於苕水,亦曰霅溪。东有后潘村巡检司,后迁南浔镇,仍故名。东
北有大钱湖口巡检司。)
归安(倚。南有金盖山,亦名何山。又有衡山。东有升山,亦曰乌山,一名
欧余山。又运河在城东,源自苕溪、余不溪二水,分流为运河,东北经南浔镇,
入吴江县界,合嘉兴之运河。又南有荻塘,亦曰荻港,东北接运河。其枝流东南
出乌镇,合桐乡之烂溪。又东有浔溪,即余不溪支流也,流经南浔。东南有琏市
巡检司。又西南有上沃埠巡检司,后废。)
长兴(府西北。元长兴州。太祖丁酉年三月改名长官州,壬寅年复曰长兴。
洪武二年降为县。西北有顾渚山,产茶,一名西顾山,一名吴望山。东北有太湖,
与南直宜兴县分中流为界。西有箬溪,下流入太湖。西南有荆溪,东南入於苕溪。
东北有皋塘、西南有四安二巡检司。又西有合溪、南有和平二巡检司,废。)
德清(府南少东。东北有敢三山。东南有运河,有余不溪,亦曰霅溪,即苕
溪别名。东北有新市镇巡检司。又东有下塘巡检司,后迁五柳港口。又东有荷叶
浦巡检司,废。)
武康(府西南。东有封山,一名防风山。又有禺山。西南有覆舟山。南有前
溪,东北有后溪流入焉,下流入德清余不溪。)
安吉州(元安吉县。)正德元年十一月升为州。(西南有故城。洪武徙於今
治。东南有白阳山,旧产锡。西有苕溪。又有龙溪,即苕溪支流。东南有独松关
巡检司,又有递铺巡检司,废。)东北距府二十里。领县一:
孝丰(州西南。成化二十三年析安吉县地置,属府。正德二年改属州。南有
天目山,有天目山巡检司。又西南为金石山,即天目最高处。又南有苕溪,出天
目山,此为苕溪之别源。又西有松坑巡检司。)
绍兴府(元绍兴路,属浙东道宣慰司。)太祖丙午年十二月为府。领县八。
西北距布政司百三十八里。
山阴(倚。南有会稽山,其支山为云门山,又有法华山。西南为兰亭山。西
北有涂山。北滨海,有三江口。三江者,一曰浙江;一曰钱清江,即浦阳江下流,
其上源自浦江县流入,至县西钱清镇,曰钱清江;一曰曹娥江,即剡溪下流,其
上源自嵊县流入,东折而北,经府东曹娥庙,为曹娥江,又西折而北,会钱清江、
浙江而入海。又西有运河,自萧山县流入,又东南迳会稽县,又东入上虞县界。
又南有鉴湖,长十四五里,俗曰白塔洋,有若耶溪合焉。又北有白水湖,旁通运
河。北有三江守御千户所,在浮山之阳,洪武二十年二月置。又有三江巡检司,
在浮山桃松庄。又西北有白洋巡检司。)
会稽(倚。东南为会稽山,其东接宛委、秦望、天柱诸山。又东有银山、锡
山,旧产银砂及锡。东南有若耶山。东有曹娥江。东南有平水溪,南合剡溪。东
北有沥海守御千户所,洪武二十年二月置。又有黄家堰巡检司,寻迁沥海所西,
后迁上虞县界纂风镇,仍故名。)
萧山(府西北。西南有虎爪山,东南有龛山,俱下临浙江。龛山傍有小山曰
鳖子山,浙江自县西东北流,出其中,东接大海,亦曰海门。东南有峡山,钱清
江经其中,复北折而东,入山阴县界。城西有运河,东接钱清江。又有湘湖。西
南有渔浦巡检司。又西有西兴,亦曰西陵,往钱塘者由此渡江。)
诸暨(府西南。元诸暨州。大祖己亥年正月改诸全州。丙午年十二月降为诸
暨县。西南有新城,在五指山下,太祖癸卯年,李文忠所筑。西有长山,又有五
泄山。南有句乘山。又有浣江,即浦阳江,亦曰青弋江。又西南有长清关、西有
阳塘关二巡检司,废。)
余姚(府东北。元余姚州。洪武初,降为县。南有新城,与县城隔江对峙,
姚江经其中。南有四明山,北濒海。姚江源自县西南太平山,一名舜江,西北流
至上虞县,乃东北出,经县南。又东为慈溪之前江。东北有烛溪湖,引流为东横
河。西有牟山湖,引流为西横河,俱注於姚江。又西北有临山卫,洪武二十年二
月置。东北有三山守御千户所,一名浒山,亦洪武二十年二月置。又东北有三山
巡检司,治金家山上,寻迁破山。北有眉山巡检司,治眉山寨,寻迁县西北湖海
头。又有庙山巡检司,治庙山寨,寻迁上虞县界中源堰,仍故名。)
上虞(府东。西北有夏盖山,北枕海,南临夏盖湖。西南有东山。东有覆卮
山,接嵊县界。又东有通明江,即姚江上流。又有运河,在县治前。又西北有白
马湖,北接夏盖湖,其相连者有上妃湖,亦曰上陂湖,引流为五夫湖,东北达於
余姚之西横河。又西有梁湖巡检司,本治梁湖,寻迁百官市,仍故名。)
嵊(府东南。东有丹池山。东北有嵊山。北有&p;lt;山雩&p;gt;山,又有清风岭。西有太
白山。南有剡溪,源出天台诸山,下流为曹娥江。西有长乐镇、西北有管解寨二
巡检司,废。)
新昌(府东南。东有沃州山。东南有天姥山。又东有东溪,源出天台山,西
北流入嵊县界。南有彩霞镇、又有丰乐、又有善政三巡检司,后废。)
宁波府(元庆元路,属浙东道宣慰司。)太祖吴元年十二月为明州府。洪武
十四年二月改宁波。领县五。西北距布政司三百六十里。
鄞(倚。东有鄮山。西南有四明山,周八百余里。东有灌顶山,旧产铁。
东南有阿育王山,有太白、天童诸山。东北滨海。有鄞江,一名甬江。东南有奉
化江,西北有慈溪,皆流合焉。西南有小江湖,又西有广德湖,东有东钱湖,皆
引流入鄞江。北有龙山守御千户所,洪武十九年十一月置。东有甬东巡检司,治
甬东隅,后迁定海县东南竹山海口,仍故名。又有岱山、又有螺峰二巡检司,后
废。)
慈谿(府西北。元曰慈谿。永乐十六年改“谿”为“溪”。西南有车厩山。
东北滨海。南有慈溪,一曰前江,即姚江下流也,蓝溪、文溪诸水皆流合焉。西
北有鸣鹤盐课司。又观海卫亦在西北,洪武十九年一月置。又有松浦巡检司,治
浦东,寻迁浦西。又有向头巡检司,治向头寨,寻迁洋浦,废,后复。)
奉化(府南。元奉化州。洪武二年降为县。南有蓬岛山,又有天门山。西北
有雪窦山。北有奉化江,亦曰北渡江,又谓之剡溪。东有市河,东北有赵河,皆
南流入焉。东有塔山、东南有鮚琦二巡检司。又有公棠、连山、栅&p;lt;山虚&p;gt;、东宿四
巡检司,废。)
定海(府东北。东有候涛山,一名招宝山,上有威远城,山麓有靖海城,俱
嘉靖三十九年置。东北皆滨海。海中有舟山,有金塘山,有蛟门山,又有普陀落
伽山,有大谢、小谢山。南有大浃江,其上流即鄞江,分流为小浃江,并入海。
南有清泉等盐场。又东北有定海卫,本定海守御千户所,洪武十四年四月置,二
十年二月升为卫。东南有穿山后千户所,洪武二十七年九月置。又有霩衢守
御千户所,大嵩守御千户所,俱洪武十九年十一月置。又有舟山中中千户所,舟
山中左千户所,本元昌国州,洪武二年降为县,二十年六月,县废。改置。南有
上岸太平岙、西有管界寨二巡检司。又西北有施公山、南有长山二巡检司,后废。
又南有霞屿巡检司,本名崎头,正统间更名,后废。又舟山东南有宝陀、西北有
岑港,又舟山东有岱山、西南有螺峰四巡检司,后废。)
象山(府东南。南有石坛山,亦曰坛头山。东南北三面皆滨海。其南有三萼
山,一名三仙岛,俱在海中。南有玉泉盐场。又西南有昌国卫,本昌国守御千户
所,洪武十二年十月置於舟山,十七年九月改为卫。二十年来徙县南天门山,二
十七年迁县西南后门山。又山西南有石浦守御前、后二千户所,俱洪武二十年置。
西北有钱仓守御千户所,洪武十九年十一月置。西有爵溪守御千户所,洪武三十
年十二月置。北有陈山巡检司,治陈山,寻迁县东南。西有爵溪巡检司,迁治姜
屿渡。南有石浦巡检司,迁治青山头。又东有赵岙巡检司,自宁海县迁此。俱仍
故名。)
台州府(元台州路,属浙东道宣慰司。)洪武初,为府。领县六。西北距布
政司四百四十里。
临海(倚。西南有括苍山,一名真隐山。又东南有海门山,有金鳌山,皆滨
海。南有澄江,一名灵江,流合天台、仙居诸山之水,至黄岩县入海。又大海在
东,中有芙蓉山、高丽头山。又有杜渎盐场。又海门卫亦在县江,洪武二十年二
月置。其北为前千户所,洪武二十八年置。东北有桃渚前千户所,洪武二十年九
月置。东有蛟湖巡检司,迁治海口陶屿。又有连盘巡检司,迁治海口长沙。俱仍
故名。)
黄岩(府东南。元黄岩州。洪武三年三月降为县。南有委羽山。东有大海。
西北有永宁江,即澄江下流。东南有盐场,又有长浦巡检司。)
天台(府西南。西有天台山。北有赤城山,又有石桥山,皆天台支阜也,其
绝顶曰华顶峰。又西南有始丰溪,即澄江上源。又东有楢溪,产铁。其东为甬
溪。又西有胡窦巡检司,废。)
仙居(府西南。西北有苍岭,即括苍山。又有永安溪,下流亦会於澄江。又
西南有曹溪,东有彭溪,俱流合於永安溪。西有田寺巡检司,后废。)
宁海(府东北。北有天门山。西北有龙须山,旧产铜铁。东滨海。东北有鄞
江,与象山县界。南有海游溪,有宁和溪,又有东溪,东有铁砂,冶之成铁,俱
导流入海。又有梅岙镇,旧有铁场。又南有健跳千户所,洪武二十年九月置。东
有越溪、又有长亭、北有铁场、南有曼岙、东南有窦岙五巡检司。)
太平(府东南。成化五年十二月以黄岩县之太平乡置,析乐清地益之。南有
大雷山。西北有王城山。西南有灵山,与玉环山接。东南滨海,曰大闾洋,中有
松门、石塘、大陈等山。又东有迁江,一名新建河,至县北曰官塘河,北抵黄岩
县,东入海。东有松门卫,本松门千户所,洪武十九年十二月置,二十年六月升
为卫。东北有新河千户所,洪武十九年十二月置。南有隘顽千户所,西南有楚门
千户所,俱洪武二十年二月置。又东有盘马、西有二山、又有蒲岐三巡检司。南
有沙角巡检司,本治岐头山下,后迁今治。西南有小鹿巡检司,迁治楚门所之横
山后。西有温岭巡检司,废。)
金华府(元婺州路,属浙东宣慰司。)太祖戊戌年十二月为宁越府。庚子年
正月曰金华府。领县八。东北距布政司四百五十里。
金华(倚。北有金华山。南有铜山,旧产铜。城南有东阳江,亦曰婺港,自
东阳县流经此。又有南溪,自缙云县来合焉,谓之双溪,亦曰縠溪,合流至兰溪
而会於信安江。)
兰谿(府西。元兰谿州。洪武三年三月降为县。东有铜山,旧产铜。西南有
兰溪,即彀溪也,亦曰大溪,一自衢州之衢港,一自金华之婺港,会於西南兰阴
山下,北入严州界。西北有平渡巡检司。北有灵泉乡、龙岩乡二巡检司,废。)
东阳(府东。东南有大盆山,东阳江出焉,经县北,谓之北溪,亦曰东溪,
西南有画溪,下流至义乌县入焉。东有永宁巡检司。又东南有瑞山、玉山。南有
兴贤、仁寿二巡检司,废。)
义乌(府东少北。南有乌伤溪,即东阳江。西有智者同义乡、南有双林明义
乡、北有龙祈镇三巡检司,废。)
永康(府东南。东南有铜山,旧产铜。南有南溪,亦曰永康溪。又东有孝义
寨、南有义丰乡、东南有合德乡三巡检司,后废。)
武义(府南少东。东北有永康溪,又有茭道市。西有苦竹市。又北有白溪口
市。)
蒲江(府东北。西有深袅山,蒲阳江出焉,东流入诸暨县界。东有杨家埠巡
检司,后废。)
汤溪(府西南。成化七年正月析兰溪、金华、龙游、遂昌四县地置。南有银
岭。西北有縠江,即信安江。)
衢州府(元衢州路,属浙东道宣慰司。)太祖己亥年九月为龙游府。丙午年
为衢州府。领县五。东北距布政司五百六十里。
西安(倚。永乐二十二年建越王府,宣德二年除。西有岩山。南有烂柯山,
又有爵豆山,旧出银。又西北有铜山,旧出铜、锡、铅。城西南有衢江,其上源
曰大溪,自江山县流入。又有西溪,亦曰信安溪,自开化县发源,流至此与大溪
合焉,曰双港口。又东有定阳溪,一名东溪,自遂昌县流入,合於衢江。西南有
严剥、东南有板固二巡检司。)
龙游(府东。东有龙丘山。北有梅岭。又有縠溪,即衢江也,一名盈川溪,
又南有灵溪,自遂昌县流经县南灵山下,又东北入焉。东有湖头镇巡检司。又北
有水北、南有灵山二巡检司,废。)
常山(府西。有三衢山。东有常山,即信安岭也。北有金川,一名马金溪,
自开化县流入。东有文溪,自江山县流入,合於金川,为信安溪上源。北有下坑、
东南有镇平二巡检司,废。)
江山(府西。东南有江郎山,有仙霞岭,仙霞关在其上。城东有大溪,仙霞
岭水所汇也。又西有文溪。南有东山巡检司,本治仙霞岭下,后迁岭上。又有小
竿岭巡检司,废。)
开化(府西北。金溪在城东,其源一出马金岭,一出百际岭,至城北合流而
南,即金川上源也。北有金竹岭巡检司。又西有云台、北有低坂、又有马金、南
有华埠四巡检司,废。)
处州府(元处州路,属浙东道宣慰司。)太祖己亥年十一月为安南府,寻曰
处州府。领县十。北距布政司七百三十里。
丽水(倚。大溪在城南,一名洄溪,自龙泉县流经此,下流至永嘉县,入於
海。又东有好溪,本名恶溪,东南达於大溪。)
青田(府东南。西有大、小连云山。南有南田山。又有南溪,即大溪也,亦
曰青溪,自丽水县流入。西南有小溪流合焉。南有淡洋巡检司,又北有黄坛巡检
司,废。)
缙云(府北。东有仙都山,亦名缙云山。又有管溪官山。西南有冯公岭,一
名木合岭,一名桃花隘。又东有好溪,源出县东北之大盆山,有管溪自东流合焉。
又北有南源溪,亦曰南溪,下流为永康溪,入於东阳江。)
松阳(府西。北有竹&p;lt;山客&p;gt;岭。西有松溪,南有竹溪流入焉,下流至丽水县,
入於大溪。又西南有净居巡检司,废。)
遂昌(府西。南有双溪,有二源,至县南合流。又东经西明山南,分为二,
其一入龙泉县之大溪,其一为东溪,入松阳县,为松溪。北有马步巡检司。)
龙泉(府西南。南有匡山,建溪之水出焉。南有大溪,源出台湖山,又有灵
溪,自县北流合焉,东入云和县界。南有庆元巡检司,治查田市。)
庆元(府西南。洪武三年三月省。十三年十一月复置。西南有松源水,南流
入福建,为松溪县之松溪。)
云和(府西南。景泰二年析丽水县地置。南有大溪,西有黄溪流入焉,东入
丽水县界。又西有七赤渡。东有石塘隘。)
宣平(府北。本丽水县之鲍村巡检司。景泰三年改为县,而徙巡检司於县之
后陶,仍故名,寻废。西北有砻坑山,旧产银。南有玉岩山,又有会高山,产矿。
又南有虎蹐溪,会流於丽水县之大溪。)
景宁(府南。景泰五年析青田县置。南有敕木山。东有矿坑岭。西有彪溪,
东北有大汇滩,下流皆注於青田县之大溪。北有沐溪巡检司,迁县南大漈仍故
名。又西有卢山巡检司,后废。东有龙首关,又有龙汇关、白鹿关,俱嘉靖中置。)
温州府(元温州路,属浙东道宣慰司。)洪武初,为府。领县五。西北距布
政司八百九十里。
永嘉(倚。西有岷冈山,又有铁场岭。南有大罗山。东滨海。又永宁江在城
北,一名瓯江,一名永嘉江,自苍括诸溪汇流入府界,又东注於海。江中有孤屿
山,与北岸罗浮相望。又西北有安溪,东北有楠溪,俱注於瓯江。城西南又有会
昌湖,东有宁村守御千户所,洪武二十年二月置。东南有中界山巡检司,后迁县
东永昌堡。)
瑞安(府南。元瑞安州。洪武二年降为县。正德六年五月徙县城於故城西,
去海三丈五尺,以避潮患。西有陶山。北有帆游山。城南有安阳江,源出福建政
和县及青田县界,合流至此,曰瑞安江,亦曰飞云江,渡处有飞云关,东接海口。
又县东海岸中有凤凰诸山。又县东北有海安守御千户所,县东南有沙园守御千户
所,俱洪武二十年二月置。东有东山巡检司,本名梅头,治梅头寨,后迁,更名。)
乐清(府东北。东有北雁荡山。南滨海,有玉环山,在海中。又西北有荆溪。
又县治傍有东、西二溪。西南有馆头江。西有象浦河,东北有石马港,下流皆达
海。有长林盐场。又西有盘石卫,洪武二十年二月置。东有盘石守御后千户所,
成化五年置。东北有蒲岐守御千户所,亦洪武二十年二月置。西有馆头巡检司,
迁治县西南岐头寨。后复。东南有北监巡检司,治玉环山下,寻迁县东北蔡岙,
又迁县东白沙岭,又迁鹗头,又迁窑岙山下,仍故名。)
平阳(府西南。元平阳州。洪武三年降为县。西南有南雁荡山,有玉苍山。
又东南海中有大岩头山,.ukansh. 有南麂山。又西有前仓江,亦曰横阳江,东南经江口关
注於海。南有天富南盐场。又南有金乡卫,有蒲门守御千户所,东北有壮士守御
千户所,皆洪武二十年二月置。东南有舥艚、又有斗门二巡检司。南有江口巡
检司,治下埠,后迁渡头。又东有仙口巡检司,迁县南麦城山,仍故名。又东南
有龟峰巡检司,废。)
泰顺(府西南。景泰三年以瑞安县罗洋镇置,析平阳县地益之。南有分水山,
上有关,为浙、闽分界处。又西有白溪,下流至福建宁德县入海。又东有仙居溪,
流入瑞安境入海。北有池村巡检司。南有三冠巡检司,本洋望,后更名。东南有
鸦阳巡检司,后废。又罗阳第一关在县东。)
阅读更多章节请访问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