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45 志第21(1 / 2)

加入书签

◎地

建 广 广西

福建《贡》扬之域。置福建宣慰使,(治州路。)属江浙

。至正六年正改宣慰为行中省。太吴元年二月平友定。

五月仍福建等行中书。七年月置福都卫。(与行中省同治。)

十月改州都卫福建都挥使司。九年六改行中省为承布政使

八,直州一,县五十。(为三千七九十七。)北至,(与

界。)西至州,(江西界。)南至安,(广东界。)东至。距南

百七十里,京六千一三十三。洪武十六年户八十万五千

七,口百九十万六千百六。治四年,户五十六千三九,口

万六千十。万六年,五十一五千三七,口百七十万八千

三。

州府(福州路,属福建。)太吴元年府。领九:

(倚。有钓台,亦曰台山。南有鼓。南有山,一甘果山,

下有母屿,巡检司。东南滨。南有江,亦建江,南平县入府界。

东南群川之,至府西曰洪塘,分二,南出陶江,出曰南江,至

山下合为一。又东南马头江,自永福流入,西峡江,又东有峡江流

焉,东南至虎门,於海。有闽安巡检司。)

(倚。西有旗山,有雪峰,有建,又有西禅浦。西南有阳、吴山、

凤冈、泽苗、泽、仙等六浦,皆建江分,仍正流入。西北怀安县,

洪武二年移郭内,闽、侯同治,历八年月省。西北有竹、又有

县寨巡检司。)

(府东南。东海,有堤。北马头江。又东有御梅花户所,

洪武二一年二置。东有石梁山、东有松下二巡检。又东小祉山

巡检司,后移治祉澳。)

福清(府南少。元福州。洪二年二降为县。东南际,有盐,海

有海坛,又有练山。有龙江,又有迳。东南海口,皆汇流海。

东有镇卫,东有守御安千户,俱洪二十一二月置。又有泽山、

牛头门、又南有头山三检司。东有海镇巡检,洪武十年移长乐

之松下。)

江(府北。东滨海,中有北镇巡检。南有江,东海。东

有守定海千所,洪二十一二月置。)

(府东。东滨。西有川,南分三派海。南应德镇。)

(府西。建江县南,南平县入,经南,有溪流合,谓之

水口。东南迳天岭下,江流至始出险平,东闽清县。东有洋镇,

出银坑,有巡检,后废。又西南谷口镇、西北有西溪镇二检司,废。)

闽清(西北。西南有大山。北建江,西南有梅流合焉。东有青

司,废。)

(府西。西南高盖山,又南有山。东东溪,诸山溪水,下

流会於清之龙而入海。又有漈巡检司,后移於口埕,复故。)

兴化(元兴路,属建道宣司。)武元年府。领二。北布政

二百八里。

田(倚。东南滨,海中湄洲屿,又有南山,俱与琉球相望。

南有兰溪,有延寿,东北荻芦溪,又有通港,俱流入海。又西北

兴化,正统三年四省。东平海卫,东南有御莆禧户所,洪武二

一年月置。有嵌头、西北有洋寨、南有吉三巡检。东有冲巡检司,

本治阳,后兴福。有青山检司,治武盛南哨,徙奉国。东南

南日巡检司,后徙新。东北迎仙寨检司,移鼓楼。东有头、东

有小二巡检,后废。)

(府西。北有二山。东有何岭。南临九湖,湖万山中,下流入

莆田县,合於寿溪。西有三会,即木溪上源。西有白巡检司,后迁於

文殊寨。南有枫市、西潭边市巡检司,后废。)

建宁(元建路,属建道宣司。)武元年府。领八。四正月

建宁都於此。年十月为福建都指挥使司。东距布政五百二五里。

建安(。东北凤凰山,产茶。有东溪,即建江,自浙江元县流此,

西合於西溪。又南有寿巡检司。)

(倚。西有西溪,源出崇县,东诸溪之,流入境,又合於东

溪,南延平府。西北营头街检司。)

建阳(府西北。西北有西山。东有锦江,亦曰交,有二,合流县东

山下,流达於溪。)

崇安(西北。有武夷,中有溪,九流入崇。西北分水岭,上

水关巡司。其西流者江西境,东流者县境,崇溪源。俗谓之溪,

城西而出,亦之西溪。其别源县东北岑阳山,亦曰东,西南合於

西溪,又合武夷而入建县界,锦江之源也。西北有林、岑、桐

、焦岭、谷口、竹、观等关,分水关崇安入。)

城(府北。北渔梁山,建溪之出焉。有盖仙,有黎,又有

岭,名大竿,皆浙、闽通途。又东北柘岭,浙江丽县分界,柘水出

大溪。南有南溪,亦大溪,建溪也,下合建之交溪。东有高

有溪源、西北有亭三巡司。)

松溪(东。东万山。北有鹫山,接城及浙之龙泉。南有溪,

出浙江元县,谓之松水,又西有杉溪,下流俱於建溪。北有二四都

检司。有东关检司,迁於乌岭,又於铁岭,又迁於桥。)

政和(东。南七星溪,源出县之铜盘,下流於松溪。又东有溪,

经福安入海。东南有岩巡检。)

寿宁(府。景泰年八月政和县海村置,析福安地益之。东有蟾

宁州长上源也。东有渔巡检司,后迁县之官台,又迁滩镇。)

延平(元延路,属建道宣司。)武元年府。领七。东距布

司四百里。

平(倚。南有九山。东有衍仙。城东有剑溪,即建江,亦曰

溪,建宁府入,南黯淡滩,又西迳津,与西溪合。西溪出汀、邵二府

境,县西,於沙县沙溪,沙溪口;又东至津,合东溪;南至尤

口,於大溪,亦名南;又东福州府,入於海;俗亦谓三溪。南有苍

西有大历巡检司。)

(府西。南有天山。西有百丈。南有溪,亦大溪,西溪之

上源也。又西北梅溪,邵武界入,合大溪。北有万寨巡检。)

(府西。西北幼山。治南有溪,亦太史溪,自永安流入,

县东,有霹雳滩,下合於西。北有乡寨巡司。)

尤溪(南。北丹溪岭,一名桃岭,下丹溪。有尤溪,其上源

县,一德化县,合流於西南,北流会泉等二溪,北尤口,

溪,亦曰湖溪。西英果砦、又有高坂二巡司。)

顺昌(西少北。南有徘岭。西有顺阳,源出阳县,东经县

溪合,东经沙,合邵县之沙,又东县西,西溪合,西溪即

紫云溪,又东南平县,为南之西溪。又西北仁寿镇检司。)

永安(府西南。本沙县浮流巡司,正十四年永安千所於此。景泰

年改置,析尤县地益。东北贡川山。东南有罗山。西有燕溪,四源

流,经东北,流为沙之沙溪。又西有砂镇、西南有湖寨二巡司。

西北有杨巡检,废。)

大田(府西南。嘉靖十年二月尤溪县大田置,析永安、漳平、化三

地益之。北有五山。南大仙山。东有银山,产铁。又有尤溪,自龙

县流入,又东入溪县境。又东南花桥巡司。又西南有桃店巡检,本

漳平县,后来属。北有英、西南安仁隘巡检司,后废。)

汀州(元汀路,属建道宣司。)武元年府。领八。东布政

九百七五里。

长汀(。北有龙山。北有新山,贡出焉,入江西。西有

岭。东有鄞,即东,亦曰溪,自化县流,下流广东大县入海,中

百滩,谓之汀。又东有正溪,西有西,北有溪,南南溪,

溪。又西有古城巡检司。)

(府东。南有飞漈。有大溪,源出县万斛泉,分流为流县

清溪,正流入汀县,鄞江上。北有远寨巡司。)

上杭(南。西金山,有胆泉,浸铁能铜。西有羊厨,产矿。南

溪。)

武平(西南。有黄公。南有龙溪,流入广程乡县。西南有

城,洪武二四年正置武平户所於。东南象洞巡司,后於县西

隘。北永平寨检司,移县西之贝寨。)

(府东。南有山,东有铁石,南临龙溪,铁石矶巡检司。

西南清溪,宁化县入,东合半溪,又东南九龙滩入永安界,亦

龙溪,即燕溪上源。)

连城(府东南。本曰莲,洪武七年后“莲”“连”。东有莲山。

有文溪,下流达清流县清溪。西南有北寨巡检,后迁县南之村隘,

后又迁县西南新泉隘。)

(府东。成化年正月清流县明溪镇,析将、沙县、宁化三

县地益。北有岭。南归化溪,下流合乐县之溪。东夏阳巡司。)

永定(南。成十四年上杭县南里之心地置,析胜运四里益

西大溪,汀水,上杭县经此,东入广大埔县。东南三层岭

司。东北有平巡检,后徙坡。西有兴化检司,溪南里镇,寻

,后迁上杭县峰头。)

邵武(元邵路,属建道宣司。)祖吴元为府。县四。南距

政司六七十里。

邵武(倚。东三台山。东南有台山,有道人。又有溪,源樵岚

,经城,出北,合紫溪,流顺昌县顺阳溪。又东南水口巡司。

东有拿、南有巡、东有杨坊巡检司,废。)

光泽(西北。有云际。西北杉岭,关在其,与江西南城县界。

川出焉,亦名大,下流紫云溪。又有大寨巡检,在杉东。又西北有

土关。)

泰宁(府西南。西有金山。西有大杉。西有十四溪,南有滩流合

,下流於樵溪。)

(府西。北有丈岭,溪出焉。南有绥,源出饶山,名濉江,

亦名溪,至城口,蓝溪流泰宁县。西有西安巡检,本治心保,

迁丘隘,寻,后复,后又新安保黄泥铺。)

府(元州路,福建道慰司。)洪武元为府。县七。距布政

司四百里。

江(倚。东北有山,一清源。南有宝山。南灵源山。东南滨

场。海有彭湖屿。南有江,自安县流,经城西石塔山,又东

屿入海。北有洛江,南入海。东南有宁卫,有守御泉千户

武二十年二月。东南祥芝、有乌浔、南有深扈、又围头四

司。西南有平城,靖中筑。东南有湖城,历中筑。)

(府西北。东滨海。有黄龙,即晋之上流,西有桃溪流入

焉。南石井巡司。又西北有澳、西南达河二检司,废。)

同安(西南。西有文圃。南滨,有盐。西北西溪,合县东

溪、县西之溪,又南注於。西南守御金千户所,西有守高浦千所,

洪武二一年二置。又西南有永中左千所,在禾屿,厦门也,洪武

十七年月置。西有苎溪、南有塔山、东有田浦、又有陈四巡检。又

西南有白巡检司,后移於西之珝寨。东有烈屿检司,移於石港口。

又有官巡检司,后移於石寨。有峰上检司,移於县西之下店口。)

惠安(东北。南滨海,有盐场。西有洛江。又南有守崇武千所,

武二十年二月,嘉靖移於县北。城有黄崎、南有獭、东南

泎、东北有尾四巡司。又北有涂、又有格、东有小兜巡检司,

洪武十年废。)

(府西。西北有耳山。有蓝溪。又西北源口渡检司,迁白华

堡,寻。)

春(府西北。西有雪山,桃林溪焉,东南安县,北合蓝,为双

口,东迳南县,南於黄龙。西有岩寨巡司,洪中废。)

德化(府西北。西北有云山。西有太湖。南有溪,又浐溪,

,入兴仙游境。又西北高镇巡司,本西团,徙治,名。东

关。)

漳州府(元漳州,属福道宣慰。)洪元年为。领县。东北

七百里。

龙溪(倚。东岐山。西有天宝。北有封岭,名龙头。东南海,

中有丹等屿。东北有龙江,名北溪,其上源长汀及县,流县界,

历龙头下,谓峡中,县东出,为柳江,又有南溪入焉。东南为

镇门港,入於海。有柳营巡检司。又南有龙岭巡司。)

漳浦(南。南梁山,东南有山,与山相峙。东北有武山。

面皆滨。南有江,亦云霄溪,合李澳入於海。又有石溪。东

海卫,有守御鳌千户。澳东有古雷、又有后、东有尾澳、西

陀岭四检司。东南有山巡检,后徙月峙,西南有霄镇,

十一年月内置。)

(府西。东有龙山,又东宝山,旧产银。西有金山。有九侯

山。又有龙川,下流入平界,九龙江源。东有雁石检司,移於皞

林口。)

长泰(府东。有长泰,下流九龙江。东南有天岭巡司,后於溪

。)

靖(府西。旧治西南,溪之北。嘉靖四五年北大帽山。万历

十三复还旧。北有寮山。有双溪,入龙溪界,为溪。北永丰、西

北有溪二巡司。又小溪、溪二巡司,后。)

平(府西北。成六年以岩县九乡置,居仁等里地益。东南

象湖。南有家畲洞,踞龙岩、安溪、溪、南、漳平县之交。又有九

溪,龙岩县经此,流入龙县。南归化巡司,后於县东析溪口。

又东有溪南检司,废。)

平和(西南。德十四六月以靖县之头大洋置,析浦县地之。

南有三山。东大峰山,河头溪出,分流达海,又西有溪流合。有

溪巡检,后迁头板,名漳汀检司。)

诏安(府南。南诏守千户所,弘治十年置。靖九年二月改县。

临海,滨有川山,海有南澳。又东东溪,河头溪流,东流入

。又南守御玄千户所,东有守铜山千所,俱武二十年二月。东

金石、淡二巡司。西有分水,漳、分界,检司治。)

澄(府南。嘉四十五十二月龙溪县靖海馆,析漳县地益

滨海。西有南溪,自龙溪流入,柳营江流入海。东有海巡检司,后

青浦社。东北有门巡检,本治沧洋,迁县东之嵩屿。东有岛

。又西有石马。)

洋(府西北。本岩县之西洋巡司,正十一年。嘉靖十五年

二月置县,析大田、永安二地益之。南有香山。东有东洋,溪流所

也。)

福宁(元属州路。)洪武二八月降县,属州府。化九年月升

州,直布政司。(北有首山。有松山,山下有火门水,正统年自

中三沙移此。北有大山。东滨海,中有嵛、台山、官澳山、屏风

屿。东有水江。西有长溪,源出寿县界,县西南镇门入。东有宁卫,

南有守大金千所,俱武二十年二月。西北柘洋巡司,又芦门巡

检司,移桐山。又东有大筼巡检司,后移秦屿堡。又有清湾检司,

后徙牙堡。南高罗巡司,后闾峡堡。又有延巡检司,后移下堡。又

东北有洋,又小澜,西北有小、库溪,西南有田,南西臼六检司,

后废。)领县二。西南距政司五四十五

(州西。洪武年属福府。成九年来。北有童山,龟屿。

东南滨,中有扈山,有官井。又东瑞峰,在海中。西有穹窿溪,西

南有赤湖,北外渺溪,下流俱於海。有东洋岭巡检,后徙村,又

徙县东之云淡,又徙东之黄,后还治。南南靖关。东有长镇。)

福安(西北。武二年福州府。成化九来属。西南有城。海在

西有长溪,东南入宁州境。西北有石巡检,后徙县东南黄崎镇。)

广《禹贡》扬州之及扬州外。元广东道慰使司,(治广路。)

属江西中书省。又置海海南道慰使司,(治雷路。)湖广行书省。

洪武二三月以北海南属广西中书省。四月改广东道为广东等处中书省。

六月海南海道所领属焉。年十一置广东卫。(行中书同治。)

八年月改都为广东指挥使。九年月改行书省为宣布政使司。领

十,隶州一,属州七,县七十。(为四千二八。)至五岭,(与江西

界。)东至潮,(与建界。)西至钦,(与广西界。)南至琼。距南

四千百里,师七千百三十里。洪二十六编户六七万五五百九

九,三百万千九百十二。治四年,户四十万七千百九十,口一百

十一七千三八十四。万历六,户五三万七一十二,口五百万六百

十五。

广州(元广路,属广东道宣司。)武元年府。领一,县五:

海(倚。西北有门山、女山。滨海。南有三口。三者,一

西江,上流合、郁、三水,广西梧府流入;一曰北,即浈;一曰

江,龙川水。俱与西会,经禺县南,入於南。西北三江巡司,本

侧水,后迁堡。又金利、西南有神、又有鼎、又江浦四检司。

南有斗口巡司,后磨刀口,又迁佛镇。)

番禺(。在城番、禺山,县以名。有鹿步、南有沙、北有德、

南有茭、又有岭五巡司。)

顺德(西南。泰三年,以南海大良堡,析新县地益。西北西

江,南有马、北有泥二巡司。西江村巡司,后县西北浦。北

检司,迁都粘。又东有马冈检司,废。)

东莞(东南。滨海,中有三,有南、屯门、鸡栖、堂门、

门、冷水角、老万山、零丁洋澳。北东江。西有中堂、西南有沙、又

三巡检。东北京山巡司,本茶园,迁京口,更名。又西南

关,洪二十七置。)

新安(东南。东莞守千户所,洪武十年八月。万历年改为

海。有鹏守御户所,洪武十年八月。东南官富、西北有福

司。)

三水(北。嘉五年五以南海之龙凤置,析安县地之。西

南,北江在西。又西有三江、北有胥、东有西南镇三检司。南有横

。)

城(府。东有江,南东江。西南有乌、西北茅田二检司。)

龙门(府东。治六年增城县星冈置,析博罗地益之。南有龙水,

曰九淋,流入江。东上龙门检司。)

香山(府南。滨海。有零丁。北有圃巡检。西北大揽巡司,

名香山,后更名。)

(府西。南滨,中有山。东有西江。西南有平江,名岘冈

水。东有潮连、西有牛湾二巡司。又西北有乐巡检司,后迁县之石螺

冈。又北有大巡检司,本治中都,后鸾台村。又南有村巡检,本治

大神冈,后迁仙村,又长沙村,后复故。)

宁(府西南。弘十一年新会县行都之坑蓢置,析文章五都

益之。滨海。有恩平,一名沙河。南有广卫,洪二十七九月

。西有高巡检,西南城冈巡司,后。)

化(府北。弘二年以禺县横村置,增城县益之。年迁於

溪马曲。东有流溪检司,治县北潭村,迁神冈。)

远(府。东有宿峡。西有大罗。又浈在县东,东南潖水来

合焉,之潖江,有潖巡检司。又西南回岐、西北有滨二巡检

有横石巡检司,后废。)

连州(元桂阳,直隶广东道。)洪武二三月省连州。月,连废,

属连山。三年九,连山,地属山。十年置连於此,府。(北有

水。西湟水,曰洭水,自湖广远县流,东南浈水。西北有朱

。又有西岸巡检,治仁乡,后阳山县。)东距府五六十里。领

(州东。元属阳州。武二年月,桂州废,连州。月,连

州废,韶州府。十四年月改为州,徙於桂阳旧治,置县,焉。南

有阳溪,即洭水。西北有子巡检。东有西岸巡检,自连移此,青莲

口。又有湟谿、阳山二。)

山(州西。元连治此,隶广东。洪武年四月,州废,韶州府。

三年月省入山。十年十一复置。四年四属州。治在县西北钟山。

永乐年徙县西程山下。天顺六又徙小。南有连山。有高良,又名

获水,东至州入湟水。西有宜巡检司,即程山旧县治。)

府(元庆路,广江道。)洪武年为府。领州一,县十一。南距布

政司二三十里。

高要(倚。北石室山。南有铜山。东高峡山、烂柯山。城南有西江,

南有新,东南苍梧水,俱流入。东南古耶巡司,治池都之村,

迁县东横槎下。东有步巡检,初在村,后上村水。东有槎巡

司,初上半都,后迁水,寻废。)

(府东。本高县高明巡检司,成化十年十二改为县,析清泰

等都益。南有步水,名沧江,下流入西江。北有太巡检司,治太平

都,后县东都海口。迁县西山台寺,又迁县清溪申奇海滨。)

(府北。南有北。东有津巡检,治黄村,寻县东南津水口。)

(府南。元新州,直隶广东道。武二年月州废属。东新江。

西南有将巡检。又南禄缘巡司,后。)

平(府。本恩县之开屯。明改为县,析新兴、新会二地益之。

南有平江,出旧恩县西北城山,流合乌水,下入广州会县界。

东南沙冈巡司,本沙冈村,后迁平都之长村。又有松柏、北有四

合二巡司。)

阳春(南。元南恩州。洪武元属新州。二年四,新州,属府。西

阳江。有古良检司,废,后置於县西,又迁乡都小口。又

巡检司,后废。)

阳江(府南。南恩州此,直广东道。洪武元,南恩废,改新州。

二年四,新州,属府。南滨海。中有海山,山西北为鹤山,海巡检司

在焉。西有漠阳,源出铜陵县云浮山,南流阳春县,会诸水,经南恩

旧城,通北津门,入海。东有海朗御千户,西南双鱼守千户所,

俱洪二十七置。又北有莲堡,西太平堡,俱嘉靖筑。)

恩平(南。本江县之平巡检,初治东北之平故县,后迁恩堡。

化十四六月改为县,新兴、会二县益之,迁巡检於县东之城

,仍故,后又白蒙屯。县南有平江。)

广宁(府西北。嘉靖三八年十以四会地置。治县东潭圃山,后

大圃村星山下,即今治。北有江,又龙口屯千户所,亦嘉靖十八

置。西有金溪检司。有扶溪检司,治东乡口,后扶溪口,又迁

埠。)

德庆州(元德庆,属广道。)武元年府。九四月降州,以

县省入,来属。(西有小峡,西经其中,端溪自北流入。东有

检司,悦城故,后迁溪水口。)东距二百十。领县

(州西。元封州此,直广东道。洪武二三月,废,改。南有

西江,西有贺江,西北有安江,流入焉。北有文巡检司,初治县西北大洲

口,后县西贺口,后迁於此。)

(州西。元属州。洪二年三改属。西有开江,一名封,即贺

江之下。北有令巡检,治古村,后县东北褥村。)

韶州(元韶路,属广东道宣司。)武元年府。领六。西布政

八百里。

曲江(倚。永二十二建淮王,正统年迁於西饶州。南有花山。

东北有石山。西有桂山。浈水在,东南曹溪水,西有武,俱流焉,抱

城回曲,故谓之江,下即始兴。东北平圃、有蒙浬巡检司。)

(府西。南有山。东有灵君。西有泷水,武水。有九峰、

西北黄圃、有罗家三巡检。东有胜巡检,后废。)

(府西。元英州,直广东道。洪武二三月降县,来。南有

皋石山,一名浈峡。又水在县,一名水,洭在县西,一名洸,至

西南合,谓之口,有口巡检。又南泷头水,与浈水。又东象冈、

北有清、西有洸三巡司。又有南崖检司,。)

化(府北。治西村,迁城口。西北吴竹岭,吴溪水焉,下

为潼,入浈。东北有溪巡检。又北恩村巡司。)

乳源(西。本虞塘,武元年於洲头。西有岭,五之一。西

北有水,自广宜章流入,武阳巡司。)

翁源(东南。属英德。洪武年三月属。故在西北,今治本

,洪武,迁於。北有山。东灵池山,滃溪出,即泷水。东

桂丫巡检司,初治茶铺,后南浦。)

南雄(元南路,属广东道。)洪武元为府。县二。西距布政千九

里。

昌(倚。大庾岭北,亦梅岭,有梅关,浈水所。西北凌江水,

流合,南至禺入海,谓之北。又县有小庾。西北百顺、南有平

二巡司。又北有红巡检司,旧治梅下,后於此。)

始兴(府西。西有始兴,即浈。南有化径巡司。又北有黄巡检

,本治珞铺,迁黄塘口,又黄田铺。)

府(元州路,广东道慰司。)洪武元为府。州一,十。西

北距布司三百十里。

归善(。南滨。西江西南。有东江,自江西远县流府境,

江,西至番禺,会西入海。南有平守御千所,洪二十七

。又有外管理、又有碧二巡检。)

罗(府西北。西有罗浮。南有江。西石湾、西北有政里二

检司。)

(府西。隆庆三正月以善县鸿洲置,韶州府德、翁二县

益之。历元年治君子下。南新丰江,下流入江。西&p;lt;土&p;gt;坪检司。

又北有峒巡检,后废。)

(府东。隆庆年正月归善县民镇置,析长乐地益之。西有东

江。西有宽仁巡检司,治苦竹,后迁子园。有驯雉巡检司,治凤凰

冈,后县东乌屯。寻还故治。)

(府东。北有五岭。南海,一长沙海。又东南碣石卫,东有甲

子门守千户所,俱洪武十七年月置。有捷胜御千户,洪武十八年

二月置,初名捷,三月名。有子门巡司。又西有鹅埠巡检司。又西南

有长沙巡检司,后迁谢。)

川(府北。元州治此,直隶广道。洪二年四,州废属。东

霍山。南有龙,即东上流,江西安县流入。东有通巡检司,后迁老

埠,还故治。东北有一都巡司。)

长乐(东北。属循州。洪武四四月来。旧治紫金山。洪武

今治。南有兴江。南十二都检司。西有清巡检司,后废。)

兴宁(府东北。元属循。洪武年四月属。南兴宁江,东入潮府程

县界。南有水巡检司,治水口,后废,复置於岸,寻於上岸东。

北有十都巡检,后迁水砦,复故。)

连平(本连县。)祯六年和平县化都置,析长宁、河源二及韶

府翁源地益之。寻升为。(西银梅水,源出杨坪,即水上源。南有

吉里、南有忠里二巡司。)北距府八十里。领县二:

河源(州北。属府,祯六年属州。城在西。洪武年徙於寿春市。

万历十迁於今。南有江,即川江,流为东。又北新丰江焉。又

东北有口巡检。)

平(州北。正十三年月以龙县之和司置,河源县益之,

府。祯六年属州。有九连。西北浰头山,三浰水焉,亦和平

,有浰巡检司。)

府(元州路,广东道慰司。)洪武二为府。县十一。西距布

政司千百九十

(倚。滨海,急水门。东有鳄,一名溪,亦韩江,名意溪,

东入海。西有潘田检司。有枫洋检司,迁县南头村。)

潮阳(府南。南滨海。西南有江。南海门守千户所,洪武二七年

。东有宁、西有门辟、北有桑三巡检。又有安巡检,治氵水都

山下,迁贵屿。)

阳(府西。西北揭岭。有古溪。东南滨。西有寨巡检,本名

口,湖口村,后迁棉寨,更。东有寨巡检,本治西北冈山,后

县东鸟石山,寻还治,后迁县东山铺前。)

(府西。元梅治此,隶广东。洪武年四月,州废来。南有

梅溪,兴亭江下流,名恶溪,西北有江合焉。西有太乡巡检,治梅

塘堡,迁县西石镇村。东南丰顺乡检司,在县西平远县,后迁

松口市。)

(府东。成化二年十以海阳三饶地,治下。东南海,海

中有南山,有成守御户所,武二十年置。有黄冈、西有凤山二巡

检司。东南有林寨。)

惠来(府西南。嘉靖三十月以阳县惠都置,惠州府丰县地之。

滨海。西有三河,以大河、小河、远河三交会而,即韩之上源。东南

靖海守千户所,洪武二七年置。南有神巡检司,本名北,治县西北山

,后迁泉村,名。)

镇平(北。本远县石巡检司,崇祯六改为县,析程乡地益之。西

窟溪,流入於江。东蓝坊巡司,自窟司迁,更名。)

(府东。嘉靖五以饶平大埔村,析氵洲,清二都地之。南

有神泉,即福汀州府鄞江。西有恶。东北虎头沙、西有三镇二巡

检司。南有大巡检司,后迁黄。西南乌槎巡司,后高陂。)

平远(府西北。嘉靖四一年五以程乡豪居都林子营,析福之武

、上杭,江西之远,惠府之兴四县地之,属西赣州。四十年正

还三县地,止兴宁程地置县,来属。)

普宁(府西南。嘉靖四二年正以潮阳氵戎水置,析乌、黄二都

益之,治贵山之贵屿。万历十移治黄,以洋、氵戎二都还阳。

西有冬瓜,冬瓜出焉,流为揭县之古,与南、北二溪,下流澄海

入於海。西南有落径巡司。)

澄海(东南。海阳县辟望巡司。嘉四十二正月改县,析阳、

平二县益之,徙辟望检司於北之南府,仍名。南海,亦鸣洋

。西南蓬州守千户所,洪武二六年四置。又驼浦巡司。)

高州府(元高州,属海海南道,治电白。)洪武年为府。七年十

州。九四月复府。后治茂名。领州一,县五。南距布司一千

(倚。武七年一月省,十四年月复置。南滨海。城西有江,源

出信宜,东北,鉴江焉,西流入化界。南赤水巡司。东有平山

巡检司,治红花,后迁东北之白故县。又西南博茂巡司,后。)

白(府。旧治西北。治本神卫,洪二十七十月置。成化三

九月於此。滨海。西北有立巡检司,后废。)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明史相关推荐:

明史孝宗

 

明史宋濂传

 

明史纪事本末作者

 

明史纪事本末简介

 

明史李三才传原文及翻译

 

明史左光斗传原文翻译

 

明史副会长

 

明实录与明史哪个真实

 

明史pdf百度网盘

 

明朝刺客

 

国家历史

 

二十五史

 

明史六大奸臣

 

明史在线阅读全文

 

明史演义在线阅读

 

明史pdf

 

明史漫谈论文

 

明史pdf下载

 

明史周新传

 

明史白话版在线阅读

 

明史白话文在线阅读全文

 

明史在线阅读白话文

 

明史国学导航

 

明史十讲

 

明史罗伦传

 

明史古诗文网

 

明史罗伦

 

明历史

 

皇明

 

明朝历史

 

明儒学案

 

辽史

 

清史

 

明史TXT

 

宋史

 

明史欧阳伦

 

明史儒林传原文及翻译

 

明史马世奇传翻译

 

明史案简介

 

明史而知兴替下一句

 

明史秦良玉传注释

 

明史秦良玉转翻译

 

明史王祯传翻译

 

明史欧洲四国传注释

 

明史odf

 

明史书籍

 

明史 王振

 

明史仁宣之治文言文翻译

 

明史奇侠武功排名

 

明史方孝孺传

 

明史欧阳铭

 

明史专家

 

明史epub下载

 

明史后妃传

 

明史eupb百度网盘

 

明史演义蔡东藩在线阅读

 

明史名臣传

 

明史欧阳铭传

 

明史翻译

 

明史孝义翻译

 

明史案说明了什么

 

明史王思传

 

明史刘基传

 

明史up主知乎

 

明史纪事本末卷之七十六翻译

 

明史职官志

 

明史isbn

 

明史左光斗传文言文翻译

 

明史纪事本末卷四十二翻译

 

明史里面有关于汤显祖的传记

 

明史秦良玉传翻译

 

明史对朱棣的评价

 

明史张溥传文言文翻译

 

明史马文升传原文及翻译

 

明史徐光启传

 

明史海瑞传翻译

 

明史案后人是什么意思

 

明史王阳明传

 

明史王思传文言文翻译

 

明史纪事本末弘治君臣翻译

 

明史列传第一百二十九陈道亨

 

明史纪事本末太祖起兵翻译

 

明史白话文在线全文翻译

 

明史哪个版本比较好

 

明史欧阳一敬传

 

明史文苑传翻译

 

明史文苑传

 

明史爱好者

 

明史白话文在线阅读

 

明史南炳文

 

明史而

 

明史儒林传

 

明史up主

 

明史修了多久

 

明史epub

 

明史而知兴替

 

明史南炳文pdf

 

明史的曲笔隐晦之处体现在哪里

 

明史欧洲四国传中提到了五大洲的是

 

明史万观传文言文翻译

 

明史欧阳铭翻译

 

明史可以知兴替

 

明史海瑞传全文

 

明史偶笔

 

明史马世奇传

 

明史孝义麹祥翻译

 

明史up

 

明史作者

 

明史戚继光传文言文翻译

 

明史纪事本末卷之七十六郑芝龙受抚翻译

 

明史王守仁传

 

明史孝义

 

明史戚继光传

 

明史equb

 

明史epub南炳

 

明史对明代历史而言是什么材料而明代档案是什么材料

 

明史郑芝龙传

 

明史魏忠贤传

 

明史张居正传翻译

 

明史海瑞传原文及翻译

 

明史孝义麹祥品质

 

明史青文胜为民请命翻译

 

明史本纪

 

明史日本传

 

明史况钟传原文及翻译

 

明史王守仁传原文及翻译

 

明史贰臣传

 

历史书籍推荐

 

为什么领导喜欢读明史

 

明史经纬

 

明史孝义之麹祥

 

明史秦良玉传文言文翻译

 

明史书籍推荐

 

明史辑略

 

明史秦良玉传

 

明史于谦传

 

明史纪事本末河漕转运文言文答案

 

红色百年行明史感党恩

 

明史杨廷和传原文

 

明史演义

 

明史张居正传全文翻译

 

明史纲要

 

明史白话文

 

明史研究

 

明史翻译全文阅读

 

明史海瑞传

 

明史张居正传

 

明史讲义

 

明史目录

 

明史稿

 

明史多少字

 

明史可信度高吗

 

明史杨慎传翻译

 

明史石璞传翻译

 

明史是谁修的

 

明史案

 

明史

 

明史纪事本末弘治君臣

 

明史在线阅读

 

明史秦良玉传原文及翻译

 

明史列传

 

明史纪事本末江陵柄政

 

明史是谁写的

 

明史纪事本末开国规模

 

明史纪事本末仁宣致治翻译

 

明史杨信传翻译

 

明史纪事本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