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渊这时候很慌,万一被告发,举义不成,他很可能面临杀头之罪,杨广的手段他是知道的。可是这时候,还不算举义的好时机。李渊心里清楚,若是仓促起兵,一旦兵败,后果不堪设想。
李天河知道李渊心中所虑道“卑职以为,可以将所征之兵,安置在城外,就说为了防止突厥袭扰,卑职亲去见二位副留守,以言辞说之,打消那二位的疑虑”
正在二人说话时,驿站军官来报说,马邑军官刘武周发动兵变,杀了太守王仁恭,占据城池,自立为定杨天子。
刘武周虽然日后必是唐朝一大劲敌,但这时候,可以作挡箭牌。毕竟枪打出头鸟,刘武周勾结突厥,自立定杨天子,自然会吸引朝廷目光。分散李渊的压力。
可这时候,李渊却愁眉不展。
“如今各地割据势力实力日渐壮大,河南王世充,河北窦建德,瓦岗李密,这又加上一个刘武周,这还不算地方武装的小股势力,如此长期拖延,若被他人所得,岂不白费功夫”
李渊说出心中所虑,李天河笑道“除了瓦岗李密,剩下的不足为虑”
除了李密之外,剩下的这些人,根本没什么雄心壮志。.ukashu.o打着反随的旗号,其实只是为了壮大自己的势力,根本不会考虑整个天下,但李密除外。
看李天河胸有成竹的样子,李渊才放下心中所虑。
这时候,刘文静突然说道“卑职与李密有亲戚关系,当年正是因为这层关系,而被捕入狱,如今卑职可亲自前往游说李密,唐军与瓦岗便可井水不犯河水。
“如此甚好”这样一来,又为李渊举兵除了一个心腹大患。剩下的便是如何将太原这些匪寇招至麾下了。
匪寇势力最大的分为三支,一支便是太原北部的刘冲,其二便是南部的王黑虎,第三便是东北部孙浩,这三支匪寇是太原境内最大的匪寇,剩下的便不足为虑,这几支匪寇加起来足有上万余人,这些年官兵上山剿匪,均无所获。之前这些匪寇打家劫舍,很是嚣张,直到李渊上任太原留守的时候,才渐渐有所收敛。
“这次剿匪,谁愿出任”李渊问道。
“儿愿去
“卑职愿往”
李世民和李天河几乎同时站出来说道。
“好,这次就命你二人同去,一人一千兵马,今日造饭,明日开拔,先胜者为头功”
一说头功激起了李世民的斗志,李天河却对这种头功没什么兴趣,他是为了早日把这些盗匪征至麾下,壮大唐军实力。可李世民就不一样了,李世民需要这份头功证明自己不比李建成差。
在隋唐演义中把李建成描写成一个不学无术的家伙,实际上,历史真实的李建成军事指挥才能绝对不比李世民差。
M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