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天河和李世民各领一千兵马,向匪寇盘踞的太原东北部孙浩的地盘进发,经过俩人商议,李世民为主将,李天河为副将,二人合兵一处,先去匪寇势力最弱的东北部。
经过俩人商议,李天河亲自前往游说孙浩,功劳全部让给李世民,李世民一开始还推脱,觉得不好意思,无功不受禄,后来经不住李天河劝说,只得同意了。
俩人带着这两千兵马很快到了孙浩地盘二龙山,在距离二龙山十余公里的地方安营下寨。
据李天河这一路上和周围村民以及身后士兵的了解得知,孙浩是当地三支匪寇中最弱的一支,因为弱,不得不寻找靠山,而王黑虎这些年一直想要吞并孙浩和刘冲,这两人只能共同结盟,对抗最强的王黑虎。
“报,大王,唐军在距离山寨十余公里的地方下寨了”正在孙浩和属下小弟们喝酒的时候,外面的哨兵急忙进来道。
听到这个消息,属下小弟们的神经马上紧绷了起来。
“不必紧张,你看清楚了吗,唐军带了多少人马?”孙浩放下手中的酒杯问道,经过多次对抗官兵,孙浩早就总结出经验来了,这些官兵带的干粮不多,只能坚持数十日,山下通往山上的寨子只有一条很窄的小路,易守难攻,一旦粮尽,这些官兵便不攻自退。
“大概千余人”
“去,命人守好山寨,多加人手巡防”孙浩根据自己多年对抗官兵的经验,知道只要自己坚守不出,时日一久,这些官兵必然会因为缺粮而退,可这次他却打错了算盘。
当晚,李天河和李世民拿着这座山寨周围的地形图在研究,明日一大早,李天河自己去山上游说孙浩,为了以防万一,李世民则在山下等候,听得山上有异常动静,就率兵攻山。
“天河兄,我听跟以前那位太守剿匪的人说此人诡计多端,明天天河兄还需小心行事”以前许多在太原任职的太守都对这二龙山的盗匪束手无策。
“放心,卑职自有应对之策”看着李天河胸有成竹的样子,李世民也不再多说什么了。李天河虽然是个文官,但是行军作战却丝毫不落于那些校尉。不光下属对李天河的行军布阵赞不绝口,就连父亲也对其赞赏有加。李世民自认为熟读兵法,可李天河有些计策,是兵法上都没有的。
第二天,李天河和李世民吃过早饭后,便收拾准备上山了。
“天河兄,我给你挑选了一百名精干的士兵,让他们跟着你,一来路上有个照应,二来见到那孙浩万一有什么不测,这些士兵会保你下山的”李世民有些不放心的道。
“就我一人去便可,多带人的话,恐令孙浩生疑”李天河摆摆手拒绝了,一个人去的话,万一有什么事,也好逃脱,带着这些士兵,对李天河来说,是个累赘,可这话他不能明说,容易打击士兵士气,古代打仗,百分之七八十靠士兵的士气。
李天河一人到了山寨门外,只见山寨门口大门四开,门外只有两个站在门口的小兵。本来山上一开始是四五个人为一队两队日夜巡防,后来孙浩见官兵难以攻打上山,警惕性日渐衰退,寨主警惕性都衰退了,那些喽啰自然也就松懈了。
那俩小兵懒洋洋的抱着长枪,靠在大门口,眯着眼站岗,突然其中一个被人拍了一下肩膀,一阵火辣辣的疼,睁眼便看见了李天河,动静惊动了另一个。那小兵上前问道“你是何人,胆敢擅闯山寨”
“我乃太原府参军李天河,我要请见你们寨主,快去通报”李天河这时候突然提高了声音,这些年这些盗匪气势太嚣张,不这样恐怕镇不住他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