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一大早,李天河还在睡梦中,便听见府外面乱糟糟的,李天河起床推开房门,看见一群身上穿着破破烂烂的大汉正站在门外,约莫六七百人。
在这六七百人前面,站着一男人,身高八尺,面相虽然此人尽力在伪装,但还是隐隐露出威严之色,有龙凤之姿,天日之表。李天河打量一番,就已知晓此人定是后来的秦王,太宗李世民。
就连李密作为一代枭雄,初降李唐,奉旨到幽州迎接李世民。后私下对殷峤说:“真英主也。不如此,何以定祸乱乎?”对李世民诚服之心,溢于言表。
李世民也看到了李天河,走上前去对他道“天河兄,多日不见,身体可安?”
“回少主。卑职已经好了”李天河一边回答着一边打量着李世民,与电视剧中三国演义中演赵云的张山无太大差别,只是比张山多了一丝举手投足间与生俱来的贵族气势。
“天河兄吉人自有天相,大难不死,必有后福”李世民哈哈笑着道。李世民从记事的时候,便和李天河在一起玩耍,那时候大哥和三弟就不太喜欢自己,依稀听见父亲和母亲说过,自己好像还有个四弟李玄霸,只可惜早夭了,只有李天河会陪自己玩耍,所以他一直是把李天河当作亲兄弟看的。
“借少主吉言”二人边说边走进府中,
进入大堂,正好看见李渊坐在面前,李世民上前道“儿近日在太原招兵买马,然今年战乱不断,年景不好,百姓困乏,对征兵一事颇为厌倦。连连几日,只征得数百人,
这数百人加上李渊原有的府中兵马,加在一起不过三千余人,对于李渊的野心来讲,是远远不够的。
看见李渊面露不悦之色,李世民马上上前道“父亲不必忧虑,儿在去征”不过这时候李世民虽然站出来说再去征,可如今这世道,去哪里征呢?家家户户由于战乱,本来就少子,都征走了,百姓家中的劳动力又去哪寻找呢?
“卑职有一计,可不必征兵,只消数日,便能凑集数万人”这时候李天河看李世民面露难色上前道。
李渊眼睛一亮,这个参军,对军事打仗这一块真是个奇才,也许他对征兵这一块有什么好的见解,于是道“说来听听”
“卑职以为,当前叛乱时有发生,朝廷动荡,各地盗贼四起,占山为王者不尽其数,仅太原一处,就有大小数十处盗贼,何不将其征至麾下,加以整治,一来扩大数量,二来训练起来总比平民容易些,三来,不至于引起那两位监军的注意。”李天河道。自古以来,义军以盗匪为名的数不胜数,这些盗匪多是些青壮年,如果不是被眼下这个时代逼的吃不上饭,谁又愿意干这些掉脑袋的勾当。
“好。参军所想正合我意,就这么办”李渊痛快的道,这些盗匪占山为王,如果按照李天河的计划,将他们收入麾下,一来可以恢复当地治安,而来,为起兵做准备,两全其美。
就在这时,李世民突然道“儿此次征兵也不是全无收获,儿带来两个人,父亲可见一见,一人乃是晋阳宫副监裴寂,二是晋阳县令刘文静,此二人于儿倾心相结,愿助一臂之力”
李天河一听说是这俩人,心中暗自激动了一会,这俩人可是大唐的开国重臣,后来为李唐天下立下了汗马功劳。可谓是元老级人物了。相比于裴寂,李天河喜欢刘文静多一些。此人能征善战,刚正不阿。
对于后来天下平定,裴寂偷告刘文静,导致刘文静被杀一事。导致李天河对此人印象不佳。
“卑职拜见太守”正在这时,裴寂刘文静二人从门外进来,看见李渊,纳头便拜。
“二位义士快快请起,有二位相助,我大事可成矣”李渊急忙前走几步,把二人迎了进来,事实上,唐朝的成立,这二人可谓是功不可没。
“与太守同举大事,是我二人之幸,卑职府中尚有银钱万两,各差役五百余人。随时可听候调遣”裴寂道。李渊和裴寂是旧相识,刘文静和李世民也是旧相识,听闻李渊举事,这二人便义不容辞的前来相助。
为了掩人耳目,李渊命二人暂时到驿管休息,其实这时候,李渊的动静已经引起了副留守王微和高俊雅的注意。李渊此时虽然是封疆大吏。但是按照隋朝规定,地方官员私自招兵超过一千人便是死罪。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