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没有足够的近战火力,鬼子们的自杀式万岁冲锋还是很有威胁的,毕竟华夏军队目前的白刃战能力和日军相比有显著差距,但是冯希山手里那支“二十响旁开门匣子”几乎完美的解决了这个问题。
冲上来的鬼子被冯希山用“二十响旁开门匣子”两枪一个地打倒在了冲锋的路上。即使个别冲得足够快,也被冯希山身后的战士们用步枪和刺刀解决掉了,没有一个鬼子对这个小组构成真正的威胁。
就在小鬼子发起自杀式冲锋的同时,副班长也没闲着。当他发现面前虽然被逐步挤压、却一直试图进攻的鬼子突然转入了防御,立即明白是班长冯希山正在攻击这些鬼子的背后。
他马上命令战士们投掷手榴弹进行压制,同时给已经打空的驳壳枪压上了一个桥夹十发子弹,随后利用手榴弹爆炸的效果带领战士们发动了进攻。由于手里有了一支奉造十响驳壳枪,他的底气更是足了许多。
而同时日军正处于腹背受敌的慌乱之中,也没有想到这些中国人竟然反应如此迅速,发起进攻如此果决,顿时吃了大亏。
副班长这组在仅仅付出一名战士轻伤的代价后,就迅速解决掉了负责防御的几个鬼子,并直接一路追击到了正在自杀式冲锋的那些鬼子身后。
由于担心友军误伤,副班长没敢一直追击,而是带着战士们对着日军的背后连开几枪,打死几个鬼子后就从面向第二道防线的北侧爬出了战壕,居高临下继续射击。
这就和在战壕内的冯希山一组形成了高低交叉火力, w.ukanshu.co毫无悬念的干掉了所有鬼子。
然而在离开战壕的掩护后,一名战士被远处的日军击中胸口,还没来得及留下什么遗言就牺牲了。
尽管有些损失,但是消灭了这么多鬼子,绝对是一个不折不扣的胜仗。只是相对于整条战线的战况而言,这个胜仗又显得如此微不足道了。
冯希山和副班长会合后,本打算转头消灭突破口另一侧的日军士兵,然而侧翼负责压制日军冲锋的轻机枪组尽管多次转移阵地,始终没有遭到日军的火力打击,可他们的机枪却在连续打空了几个弹匣之后突然发生卡壳故障。
最糟糕的是,机枪组成员在排障时发现这次卡壳似乎是因为抽壳钩断裂导致的,而这种故障必须要更换零件才能够修好。
随着机枪的哑火,不再受到火力压制的日军立即活了过来,他们又一次组织起对中国守军阵地的冲锋。
冯希山及时发现了这个情况,他很清楚如果想要阻止日军的这次冲锋,只靠自己这个班是绝无可能的,于是只好带着剩下的人退回了自己排的阵地。
而被突破的阵地上还有一些士兵,之前他们跟着副班长一起对鬼子进行了反击,现在冯希山当然不会眼睁睁看着他们送死,便将他们也一起带回了马含章排的防区。
由于马含章一直都担心自己侧翼的友军不能提供足够的保护,因此在结合部修筑了专门用于防御侧翼威胁的地堡和堑壕内工事。
随着冯希山等人的撤退,日军再一次攻破了第一道堑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