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冯希山带着他这一组的战士们冲进堑壕时,他们几乎没有遭遇任何有效的抵抗。
本身这里防御的鬼子人数就不多,两轮手榴弹还炸死了六个、炸伤了四个,剩下的几个鬼子还被炸的晕头转向,自然不是冯希山等人的对手。
他们势如猛虎地冲进战壕,迅速消灭了残余的敌人,然后给每个倒在地上的鬼子身上又补了一枪或一刺刀。直到这时,两翼正在激战的鬼子们还没搞清中央阵地上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趁着这个机会,冯希山立即让四名战士负责防御右侧敌人可能进行的反扑。同时自己则带着剩下的战士向左侧进行清扫攻击。
此时左侧的敌人并不知道他们已经腹背受敌,他们还以为中央阵地的日军是遭受了中国守军的报复性炮击。
冯希山当然不会给他们反应过来的机会,他一马当先地率领战士们发起了快速突击。
通过蜿蜒曲折的战壕,冯希山等人很快就逼近了日军的背后,他们甚至已经透过纷乱的枪声和爆炸声听到了鬼子们的嚎叫。虽然听不懂他们在喊些什么,但可以确定不会是什么好事。
冯希山暂时停下了脚步,他回头和自己的部下们悄悄进行了一番协调。在把自己的作战意图传达给每一个战士之后,他做了一个开始行动的手势。
所有战士们都默默掏出了一枚手榴弹,做好了投掷准备。在冯希山的示意下,几乎同时向着日军的位置扔了过去。
毫无防备的日军士兵顿时被炸的鬼哭狼嚎、晕头转向,冯希山趁此机会操着他那支“二十响旁开门匣子”冲杀了过去。
在这种堑壕争夺战里,马含章配发给他们的那些“二十响旁开门匣子”发挥了如同冲锋枪一般的作用,在贴身近战中提供了压倒性的火力优势。
配合之前手榴弹爆炸对日军士兵大脑所造成的震荡效果,冯希山几乎没费什么力气就一连干掉了六个鬼子,占据了原本由他们把守的三段战壕。
不过冯希山也打完了二十发子弹,只能暂时停下进攻的步伐,先给“二十响旁开门匣子”里重新压满两个桥夹二十发子弹。其他战士们则再次投掷了一轮手榴弹进行掩护。
只是这时候日军也已经反应了过来,他们意识到自己背后出现了敌人,不管身后这些敌人是从哪里来的,事实就是他们已经陷入了腹背受敌的境地。
但日军士兵的确战斗意志十分坚定,他们丝毫没有投降的打算,甚至连投降这个词都没有在他们的脑海里浮现过。
他们选择了就地反攻,原本进攻的方向直接转为防御,主力掉过头来无视了手榴弹的爆炸,向冯希山的这个小组发起疯狂反扑。
当连续几个挺着刺刀边冲边高喊着:“板载!”的鬼子死在他的驳壳枪下时,冯希山猜测前面的鬼子应该已经不多了,而且他们的手榴弹应该基本耗尽。所以他们才会在绝望中发起这种孤注一掷的自杀式冲锋。
冯希山的猜测还是很贴近事实的,日军的确人数不多了,他们也确实缺少手榴弹。不过真正促使他们发起自杀式冲锋的还是侧翼被轻机枪阻断了的援兵,腹背受敌、外无援兵,这些鬼子自知已经必死无疑,于是便发挥了鬼子家自杀式冲锋的传统艺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