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马上任后,在孙元化的支持下,洛樱开始了艰苦的研发历程。孙元化将原先手下的能工巧匠全部集中至军器局,其中还有几名葡萄牙技术人员,为首的叫做菲德尔,能说中文。韩霖本身就是火器方面的专家,在他的运作下,制造材料及机具也在十几天内迅速集中。在洛樱制定的研发计划及关键技术方向的指导下,军器局先是掌握了砂模的工艺代替以前的泥模工艺,使枪管更加标准、光滑,造成炸膛最重要的砂眼问题也改善不少,因为枪管内壁的光滑,火铳的射程、射速都有了很大的提高。
第二步解决的就是火药的问题,传统手工制作的黑火药颗粒粗糙,燃烧不充分,而采用机械加工火药,研末的粉末更细腻,纯度更高,随后,将粉状火药通过压制、烘干、抛光等流程,得到颗粒状火药,使火药效能增加三倍。
第三部就是燧发机构的设计制造,其实燧发构想早已有之,但是因为机构过于复杂还未形成有效燧发方案。洛樱将燧发机构原理图画于纸上,由工匠细化设计制造。
在日常的工作中,洛樱也经常告诫大家,火器制造涵盖化学、冶炼、铸造、机械等多个学科,中国历来在科技方面都是重实践轻理论,造成科技的进步总是停留在表面,无法根本性的进步,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黑火药出现已经几百年了,到现在还是没有一点进步,反而让欧洲国家赶超上来。因此,洛樱决定在局里同时成立理论研究组,有没有实际作用洛樱也不知道,U.ukansh.c但他觉得这是绝对在正确的一步。
上帝视角制造火器果然事半功倍,因为方向清晰,技术路线正确,军器局很快克服了一个个技术难题,完成了标准化制造图纸,进入量产阶段,此阶段就由韩霖具体负责了,原料组,铸造组,火药组、组装组,各部门各司其责,有条不紊。并经过不断的试验,确定了最佳发射药使用量和弹丸尺寸,完成了定量纸包弹。首批计划造枪2000支,纸包弹药十万包,投入实战,检验功效。
量产事宜交给韩霖后,洛樱马不停蹄出关前往抚宁,因为他知道时间紧迫,后金军很快就要打过来了。
进入抚宁军营,卫所镇抚列队升帐,洛樱宣读袁督师军令,在抚宁卫成立火枪营,编制2000人,洛樱任正千总,授骁骑尉,赵信任副千总,授飞骑尉。原火器营并入火枪营,另挑选精壮人员充实编制。选拔工作由赵信具体实施,火枪营虽名义上受卫所镇抚军令节制,但左良玉深知这支军队是受袁督师强烈关注的,所以具体工作未多插手,只是全力支持。
2000支新式火枪由韩霖按时押送进营,洛樱也集其毕生所学,完成火枪营操练手册,并面授赵信,吩咐马上投入训练,一定要尽快掌握“三段式”攻击阵型。
火枪营的操练吸引了全卫所军士的目光,大家全都变成吃瓜群众,议论纷纷,左镇抚也对新组建的火枪营不抱很大希望,毕竟他在战场上是真正使用过神机营的,弹丸发射,火药轰鸣,震慑作用大于歼敌作用,拭目以待吧。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