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我已经感觉头晕的时候,看到那冯光踢了一位奴婢,估计又是跟以往一样,一高兴就乱来。我本就不耻于这种粗鄙的行为,那时喝的有点上头、没了以往的谨慎,对他叫到,我记得当时好像说:“王叔(王的叔父)过了!为何踢他?”我不觉得这话过分,好像也没对他大吼,可他当时就红了脸、拔出刀,幸好周围的人百般劝说,他才作罢。
之后回到家中,我十分恐惧,遣散了家中仆役,也让妻儿逃命;当天夜间,我偷偷的靠近家,发现府邸已被查封、数十名兵士在府门进进出出。
我实在气愤,我就只是劝他收敛一下,他就想用刀砍我,还封了我的家、没准他是想都杀了。于是逃到平林附近,我想了一下,决定让二子给安义太守(周国边郡太守)秦录送信,信中希望他将我引荐给圣上(周国皇帝)。作为礼物,我附上了从府中带走的伪吴收支记录、以及平林布防图。另外,我也是此地名门,人脉甚广,与怨恨冯光的人也有结交;因此我也在信中强调,如果圣上要收复此地,我能发动部分怨恨冯光的官吏作为内应。
再往后的事就是听闻圣上决定信赖我,并让我等候将军,我感激不尽、连夜赶来,在此等候将军大驾。
任灵并不喜欢跟人聊家常,之所以让黄奕讲述他归附周国的原因,也是希望借此考察黄奕。在听完黄奕的描述后,任灵觉得理由合乎情理,但还是继续问到:
你是文官,怎么得到这平林布防图的?
平林的南门守将,是我妻侄,他与我亲近,听闻我们的遭遇后感到愤恨,决定同我一道弃暗投明,这图就是他给我的。
你能确定这图是真的吗?不要跟我说因为是亲戚给的,就没去考查。
“此图不假,将军您看”说着,黄奕指向图中两处水流之间说道:“我到这之前,特地验证了这两处溪流,也确认了溪流之间的这几个哨所位置无误”。
在与任灵交谈的过程中,无论是被要求讲述自己的经历,还是被质疑带假消息,黄奕的神色都很自然;让他讲难堪的经历时,他不自觉的露出为难;怀疑他带来的消息时,他在回答的时候语气中也有着一丝愤怒。而且他讲述的话语并不像事先准备好的,描述的过程中时常要停下来组织语言。至此任灵对黄奕的疑虑消除了不少,他向对方作揖道歉:
失礼了,我作为一军大将不得不谨慎行事;我屡屡冒犯足下,还望见谅。
黄奕揖手回礼:“将军如此尽责,下官敬佩”。
试探结束,重新坐好以后,任灵进入正题:
足下对冯源的国情有多少了解?请简要跟我说一下此地的人口、官吏以及军队。
好的。
前年统计的时候,编入户口的有九十五万人,今年应该破百万了;平林一带的人数,约有十五万。
官吏的话,整个伪吴除了守卫汤州的杨烈,没有其他突出的将领;因为冯光的暴政,官员们也大都心存不满。我可以说,一旦进军,整个伪吴负隅顽抗的县令不会超过五人,多数人很快就会归顺。
至于军队,总数有八万。但我想您也知道,这五六年来此地算是乐土,没有出现饥荒;前些年河北盛行的伤寒对这的影响也不大。不过这短暂的和平了五年后,伪吴的军队、城防都已大不如前。
现在,哪怕是面向大周的哨兵也总是擅离职守、有的哨所少人了、半年都补不齐。将士的训练也装模作样,很多将官甚至大中午就跑到酒肆和青楼作乐。w.knshum可以说眼下这里的士兵,除了杨烈统领的两万人,其他的人就是普通的农户、甚至可能比普通农户(战斗力)还要差。城防也是,这几年没几个地方会修理城池,有的地方护城河堵了也不管。
任灵听到这里满意的点了头,说道:“关于伪吴的概况我就先了解这些,请讲一下这座平林城吧,此战正是要拿下此城、同时还要保住城中的存粮”。
好的,平林城周边水流密布,城北、城西几乎就是靠水建的,城东之外就是山区,唯有城南比较平坦,但在城南的城墙之外还是有一道宽十五步(约22.5米)的护城河,而且城南的马面(城墙中突出的部分、有利于防守)比其他三处要密集。
城中的话,军属家眷其他民户共有四万人,并备有可供这三万人吃三年的粮食;城中可用的水井亦不下千处。
具体守城的话,有八千军士,不过都是新兵,又基本没有训练。至于城中的守将,名叫牛灿,只是一个庸人而已。
为何说这牛灿是个庸人?
伪吴除了杨烈,其他将领均不值一提。这牛灿进入平林后不但不备战,还把城中的道路拓宽;他有那余力还不如加固城防,城北的城墙年久失修,好几处地方都有龟裂,这么明显的破绽也不管。将军,这人如此不分轻重,能有什么才干?
任灵听闻后点了点头。
此后黄奕进一步为任灵介绍了“整座城市的防卫部署”,随着他的介绍,在任灵心中,一个大胆的方案逐渐成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