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国天下约有一千五百座城市;处于淮江与大江之间的冯源,占据了其中的五十四座;在元武八年前的六年中,冯源的这片土地因为位置偏僻,成为仅次于大江以南的乐土,因此吸引了许多周国境内的百姓到此避难。大量涌入的外来人口,补充了此处的劳动力;到元武八年时,这里已没有人口低于一千的城市,也基本没有只剩老人、孩子和女子的乡村;反观周国,则凄凉的多,部分地区的枢纽城市都几乎没人,并出现了大量的废弃村庄。
但是这片乐土的平静即将结束,周元武八年九月二十一日,周国征南将军任灵率领的五万将士已抵达平林以西六十里,在一处废弃的村庄中,任灵见到了此战的“引路人”。
“拜见征南将军!”这引路人名叫黄奕,四十五岁,长相平平,但是他在冯源那边的官位却很惊人——度支都尉。黄奕一看到任灵,悬着的心总算落下,他来到任灵跟前,向这位周国大将行起了臣下之礼。
任灵双手将黄奕扶了起来,说道:“足下就是为我引路的人啊!之后就劳烦了”。
在出征前,皇帝让任灵到此处与内应碰面,并要求任灵按照对方提供的情报行事。为了保密,任灵让军队留在了距此处五里的平地,依照皇命带领五十名亲兵前来这一村庄。
眼下任灵总算见到了皇帝说的内应,但是黄奕的长相和表现,都让他不太放心;于是在客套了一番后,任灵开始盘算怎样试探对方。
任灵对于黄奕颇为猜忌。一方面是因为他对于行军打仗不敢怠慢,毕竟此次行动要依据黄奕的情报,如果黄奕不可靠还听信他的,毫无疑问会将大军带向险境。另一方面,黄奕明显是文官,与行军打仗似乎扯不到什么关系。
最后就是心理因素;任灵看重相貌,他虽然已五十有二,看着却像是不到四十,从外貌中依旧可以看到二十年前那位清秀青年的身影。而黄奕的外貌却离不开平凡,衣着也有些邋遢。黄奕这“不合格的外表”也不免让任灵有些轻视。
也许有人会说,皇帝让他听此人带来的情报,他任灵听命就是。但是一方面皇帝看走眼的情况已经不止一次;另一方面,任灵要根据对方的情报拼杀,自然应该弄清楚此人是否可靠。稍微思考了一下后,任灵开始试探:
我看足下在伪吴(冯源建吴国,周国称他的这个国家为“伪吴”)的官阶很高,为何会主动归附大周?
黄奕一刹那面露苦色,但很快就用平静的语气答道:“将军呀,我在这伪吴虽有都尉名号,却不能管事。若是能无所事事,清闲度日倒好,可如今已是性命堪忧,所以八月就从汤州逃了出来。在此之前,我本就有心弃暗投明,如今这么窘迫,自然就不再犹豫,所以来此为大周尽心竭力”。
看来足下受了不少冤屈,能跟我说一下吗?
如今军情紧迫,还是先议论该如何作战吧;我的私事,日后将军愿意听的话,我一定讲。
这无妨,将士们赶了三天的路,刚好需要歇几个时辰;只是此地确实不宜久留,请足下跟我一同回营......足下会骑马吧?
会,只是骑术不太好。
不至于马一跑就摔下来吧?
那倒不会。
“那请用我的坐骑。”说着,任灵向他身旁的一位亲兵发出指令,士兵立刻将他的战马牵到黄奕跟前。黄奕看着那匹四肢坚实的棕马,又看了看任灵,这应该是最优等的,马他可不太敢接。此时任灵已骑上另一匹马,看到黄奕还在犹豫,便说道:“此马灵性、很好驾驭,你骑上它会省力不少。”黄奕这才宽心,揖手行礼后爬上战马。
返回军营,任灵让人给黄奕送上一整只的烤鸡,以及一壶美酒;在黄奕吃完后,他再一次请黄奕讲述他归附周国的动机。
见任灵如此执着,黄奕没办法,只好领命,他小酌了口酒后讲道:
将军,冯源看着刚强,实则优柔,不能决断大事。他每遇到要事,必向冯光(冯源的叔叔)征询意见,冯光若不同意,他也没有二话,可以说冯光才是伪吴真正做主的人。
其实这种做法在元武六年前也没什么问题,那时冯光还算慎重,也做过不少好事;但是就在当年十一月,他唯一的儿子死了,此后这人很快变得放纵狂妄。
到元武七年的年初,他开始经常让几名甚至数十名歌妓陪伴在身旁。他的饮食也由一日不足四餐、每餐不到五个菜,变成常常要吃六餐;这并非是他变得能吃、他常常几口后就不再饮食,即使如此他每餐仍要二十八道菜,剩下大量的菜也不分人,直接倒掉。此外,在使用器物上,他也开始重视花纹和金线,甚至连那跪坐用的席,都要绣鸟兽、镶金线。
若只是变得奢侈荒淫尚有忍耐的余地,但冯光的残暴实在让人发指;一名下人不小心将汤汁溅出几滴,他发现后竟将此人杀死;不单对下人,普通的官吏如有不从,也是没几天就会不见踪影。
哪怕冯光变得跟厉鬼没区别了,那冯源,明明是手握大权的一地之主,却仍旧醉心于吟诗作赋,听闻冯光的恶行也不制止。这两年境内的官吏、百姓在冯光的淫威下真是度日如年,民心不再像前几年那么依附。
说到这里,黄奕壶中的酒没了,他摇了摇酒壶;任灵立刻命人将备好的第二壶酒送上。又灌下一杯酒后,黄奕接着说道:
上面的人变得如此不道,也让我极为担忧,为了免祸,我在家外的一言一行都会仔细思考,想好了才说,想好了再做。但是八月的时候,一不留神,还是开罪了那冯光。
我记得清楚,八月五日(元武八年),冯光如往常一样,将我和另外几位都尉叫到他府中,陪他饮酒。我们这几个闲人大白天也不做事,就在那喝酒、同歌妓玩乐,但是当天有些反常;那冯光不断给我灌酒,其他几人也没帮我招架的意思。我酒量不错,百杯不醉(周国的酒烈度一般不如甜酒),但也经不住他一壶一壶的倒,终于有了醉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