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武八年九月六日中午,乔端带着二十名宦官来到了乔贵妃所在的北宫城长兴殿。
“乔常侍,有什么事吗?”对于乔端的拜访,乔贵妃非常警惕,看到他走向自己时就从席上站了起来。
“乔贵妃,请随我到千秋宫,到那你就明白了。”在说完这句话后,乔端就走到了房外,打算在庭院中等候;但是他才刚在庭院中站稳,就发现乔氏已经走到房门。
对方神色紧张的问道:“常侍,请告诉我发生了什么?是不是劭儿出事了?”
“齐王倒没什么事,您跟来看看就知道了。”乔端并不想多说,回完这句话后,就走到了前头,乔贵妃跟在他右后方。
他们来到了千秋宫的偏殿,这处房屋一般是大臣或妃子待命的地方,在这里乔氏看到了十分反常的一幕:
皇子刘竑正趴在房间的左侧,此时的他光着上身,由于脸背着门,无法看到他的表情;但是在刘竑的身旁,有一件沾了大片血迹的深衣,太医也正往他的背上缠布。在太医身旁,站着征北将军赵岭,正神情严肃的看向刘竑。
“这是?”乔贵妃对眼前的场景感到疑惑,于是询问起在她身旁的乔常侍。这一声疑问也让正盯着刘竑的赵岭转过头来,这位四十岁、魁梧健壮的将军见到乔贵妃后,瞪大了眼,显得异常愤怒,接着大步朝乔贵妃走去。
赵岭气势汹汹,一副要教训人的架势。这把乔贵妃吓到了,她被盯得头皮发麻,于是转过头,并后退了一两步。
“赵将军!”这时,在房间正中央站着的女子叫住了赵岭,她依旧十分冷静。
“可是皇后,这人(乔贵妃)的小孩(齐王)对燕王下杀手了呀,我就没见过这种恶童。”赵岭迟疑了一下,然后不甘心的停了下来,转头看向皇后。
乔贵妃松了一口气,但当她回想赵岭的话后,立刻用眼睛在房中搜索自己的儿子。她在房间的右上角看到了她的儿子齐王刘劭;然后还发现了跪坐在距刘竑两米外的邢王和郑王,这两个人神情紧张,专注的看着趴在地上的刘竑。
“去问问你的儿子,听听他干了什么。”皇后没好气的对站在门口的乔贵妃说到。
“是......”乔氏屈膝致意后果断奔向在房角的刘劭。
刘劭坐在房角,不是跪坐,而是很不礼貌的将两腿伸直;这在周国是很挑事的姿势,对一个人用这种坐姿,完全可以被视为挑衅或者是侮辱。这刘劭不单坐的没规矩,脸上也一副天不怕地不怕的表情。突然,刘劭用余光瞟到了乔贵妃,于是猛地站了起来、伤心的喊道:“娘”,然后哭着朝乔贵妃跑去。
这一行为使室内的气氛更加沉重,因为它是不合时宜的。虽然还没了解详情,但毫无疑问,刘劭攻击了刘竑,刘竑因此负伤流血。造成恶劣后果的元凶,如今却以一副受害人的样子哭诉,这让在场的其他人十分反感;当然,乔氏除外。
乔氏抱住了自己的孩子,然后温柔的抚摸起刘劭的头,并没有询问她那可疑的儿子。此举直接激怒皇后、赵岭,以及正在同一房间的,之前在看守刘劭的、好脾气的中书令程瑜。程瑜三十九岁,长相十分文气。
“齐王将我儿子打伤,你却问也不问就安慰他?”皇后动怒了,瞪着乔贵妃,并对她的做法提出“质疑”。
乔贵妃听到背后传来的这声质问,顿时感觉背脊发凉,冷汗从她的额头冒出,面色也变得惨白。
刘劭注意到母亲的异样,于是问道:“娘,您怎么了?”但他也就问问而已,紧接着他就开始述说起自己的“冤屈”:
娘,刘竑还跟我一起玩哟,他算什么,就他那样,一推就摔倒,凭什么跟我玩啊。想以前,我总是把他打得在地上拼命的叫,(他)多滑稽;现在他居然敢直接盯着我......
“啪!啪啪啪!”听到这里,乔贵妃迅速往刘劭脸上甩了四个耳光。她用的力很大,以至于四个耳光后,刘劭两边脸颊全肿了。刘劭懵了,但反应过来后,他大吼着挥起拳头往自己母亲的脸打去;乔贵妃完全没想到会有这么一出,愣住了,拳头即将打到她的脸上。
“砰”,程瑜接住了刘劭打向母亲的拳头,然后“刷”的一下,再次将刘劭摔到地上。不过这一回,程瑜没有在刘劭撞到地之前接住他,而是直接让他摔到地上。尽管如此,毕竟面对小孩、还是皇子,所以程瑜也拿捏着分寸,他让刘劭在木板上摔疼,但又不至于真的出什么事。
摔在木板上的刘劭抱着自己的肚子,嚎哭起来,他从未受过如此“屈辱”。不理会在地上大叫的刘劭,程瑜转向乔贵妃;此时的乔贵妃还没缓过神来,但泪水已经涌上眼睛。
“教得真好,才七岁就能对哥哥下死手,还能动手打母亲。”程瑜看着乔贵妃,挖苦了她。这话刚一说完,乔氏再也忍不住了,眼泪大颗大颗的滴落,已经控制不住眼泪的她赶忙捂住嘴巴。
乔贵妃的长相本就惹人怜爱,如今又是一副伤心欲绝的模样;看着看着,程瑜心中对乔贵妃的怒火就消去了大半。同样,赵岭此时也感觉她有点可怜,没了追究她责任的打算。但是,同样看着这出戏的皇后可不会这么想,不管对方可不可怜,该做的事她一样都不会少做。她将目光从这对母子身上移开,看着已经走到自己身旁的两位“大人”,轻声说道:
“赵将军、中书令,如果这乔氏哭一下,那刘劭受点疼就可以了事,那我的竑儿算什么?”说完,皇后瞟了一下刘竑。此时刘竑正咬紧牙关、双手紧握。即使如此,仍旧不时会疼的叫一声。皇后看着刘竑,继续说道:
看看他现在咬牙忍痛的样子,我就心疼。这让我回想起他四月时的那场重病。二位大人并没见过他当时昏迷的样子,我见过;那时要是有人跟我说竑儿不会出事,我一定会认为是在骗我。之所以会生那么一场病,那边那对母子难辞其咎;竑儿最终能保住命,实在是要叩谢上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