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老头一听花明德跟着去,也来了兴趣,花明德跟他关系最好,一口应下,王道士急了,大早上的来花街下棋,棋友都走了,只留他一个人孤单单的没意思,也想跟着去,但是身上穿着道袍,他一个老道进人家的寺庙,怕是不好看。
灵机一动,给他徒弟打了个电话,让他徒弟拿着便装,在玲珑山景区门口等着。
说好了就出发,花明德当仁不让坐了副驾,僧道不同路,周老头夹在后座一僧一道中间,五个人的座位正好坐满。
到了玲珑山,王道士接过徒弟送来的便装,去旁边的景区管理处换装,他的青云观香火很盛,这点面子还是有的。
等王道士换了装,已经是上午九点,天色阴沉,到了吴房城,花满衣选择向东而行。汝南县在吴房县东南,没有直通的道路,往南可以走驿城市,东边的蔡都县也有通汝南的路可以走。
驿城人多,红绿灯也多,虽然近了一点,但是并不好走。
过了黄埠镇,花明德发话了,说是让他向南,沿着汝河的河堤走,花满衣忐忑不安,他的车是轿车,不是什么路都能走,别把底盘给碰坏了。
到了汝河桥,这才放下心来,河堤上是宽敞的水泥路,看了眼手机上的地图,沿着河堤斜插而过,就快到汝南县城了。
行至半途,眼前出现一个大湖,阴沉沉的天色下,白茫茫一片,一眼望不到边,花明德跟后面的周老头有些坐不住,打开窗户朝着外面看。
“爷,我咋不知道这还有个恁大的湖呢?”
“乖孙,这就是宿鸭湖啊,没听说过?”
“听过,但没来过。”
“你周爷爷俺俩年轻时在这出了不少力啊,唉。”
“咦,咋没听你说过啊,讲讲呗?”
“让你周爷爷给你说。”
见了宿鸭湖,周老头也是心潮起伏,娓娓道来,宿鸭湖原本是块大洼地,因为地势太低种不了装甲,驿城市境内好多河流一泛滥,水都冲到这里,周围民不聊生,建国后的1958年春天,上面终于下决心除掉这个心头大患,一声令下,周边五个县的十几万精壮汉子在此汇集,用简单的铁锨、扁担、泥兜子,历时小半年,将这一片荒凉的泽国,改造成现在风景如画的宿鸭湖。
原本吴房县没有被抽调,但那个时候人心齐,吴房离的近,怎么可能坐视,紧急抽调了几千劳力加入战斗,花明德和周老头都在其中。几个县齐心协力,赶到夏季汛期来临之前,终于完工,创造了“人定胜天”的神话,宿鸭湖也是平原上最大的人工湖。
“想象那时候啊,人心是真齐啊,不跟现在一样,挖掘机、钩机、大拖拉机都有,俺们那时候啥都没有,淤泥用铁锨铲到泥兜子里,用扁担挑走建堤坝。十几万人齐上阵,敢叫日月换新天啊。”
后面坐俩宗教人士,智空和尚显然经历过那个年代,也插言附和道:“人心齐,泰山移,是这个道理。”
王道士才六十多岁,肯定是没赶上那个激情似火的年代,心驰神往道:“只恨晚生了十年。”
花明德语气却变的低沉,道:“那时候有那时候的好,现在有现在的好,水库建好第二年,咱这就遭了灾,唉,不说了,再说都是泪啊。”
几个老头齐齐住了声,不再说话,花满衣顿时纳闷,怎么了这是,说着说着就不吭声了?
“遭什么灾了?爷,你说啊。”
“乖孙,开你的车吧,别多问了。”
汝河流经宿鸭湖,又向东蜿蜒而去,下河堤又走了十几里地就到了汝南县城,智空和尚要去的地方叫做“南海禅寺。”
南海禅寺建在汝南县城里,在几人看来,肯定要比智空和尚的“普化寺”强的多。真正到了地方,除了智空和尚之外,几个人都被眼前宏伟的建筑震慑,南海禅寺的山门牌楼长约五十米,气势宏大庄严,上书“南海禅寺”四个金字,门口是宽阔的停车场,山门外人山人海,还有很多穿的僧衣的和尚。
停好了车,智空和尚去买了四张票,南海禅寺也是个景区,四A级,票价不贵,一张二十。
“本来我有邀请函,厚着脸皮也能带你们进去的,但是咱人多,就不想麻烦了。”老和尚笑着给几人解释。
“行,票钱回去给你。”智空和尚的破庙香火不盛,日子过的紧巴巴的,花明德不想占他的便宜。
“说的什么话,你们是陪着我过来的,和尚再穷,还能让你们破费?”
“别多说了,赶紧去忙你的吧,有事回去再说。”
智空和尚急着去会议现场报到,匆匆而去,花明德游兴大发,俩老头带着一个年轻人还有一个便装道士,兴致勃勃的逛了起来。
南海禅寺原名南湖观音阁,又称小南海,民国军阀混战期间神像被破坏,十年浩劫时彻底损毁,上世纪九十年代,弯弯省的高僧明乘法师出资一点五亿修建而成,占地五百多亩,坐落在汝河之畔,有高僧舍利塔、钟楼、鼓楼,最为壮观的是大雄宝殿。
花满衣在大河读书期间,曾去中岳瞻仰过那座世界知名的古寺,眼前这座南海禅寺论规模气象,比起那座古寺来,更有过之而无不及。
“咋样,比你那小道观排场吧?”周老头揶揄王道士,想出了下棋下不过的恶气。
“那不一样的,我道家讲的是自然随性,不注重这些表象,哪像这些和尚心口不一,嘴里说着五蕴皆空,实际劳民伤财,建了这么大一座寺庙。”
王道士的青云观是玲珑山上的一处有名的景点,平时人也不少,就是地方小了点,看着眼前金碧辉煌的南海禅寺,说不羡慕是不可能的。
“你可小声点吧,等会人家听见了把你打出去,没看上面写的么,是弯弯省的高僧捐献的,怎么就劳民伤财了,哈哈。”周老头平时脾气很好,但这两天被王道士赢的有点心态失衡,嘴巴上不肯放过。
王道士心知这老头不怀好意,不跟他多纠缠。
“梦淮,你老家不是汝南的吗?要不要回老家看看?”
花满衣正想爷爷这是喊谁呢,只听周老头叹了声气,原来这老头叫周梦淮啊,很难想象枯瘦的周老头,有个这么雅致的名字。
周老头叹气说道:“德哥,这个汝南跟我说的那个汝南不一样,我老家应该是在车舆县,都搬出来几百年了,哪里找得到,地图上都没显示的。”
“啥意思,.uknshu.汝南就是汝南,咋还一样不一样呢?”花满衣好奇道。
乖孙来问,花明德有问必答,说道“汝南那啥来着?问你周爷爷吧。”
花老头说不上来,周老头又叹了一声气,答道:“我家祖上是汝南安城周氏,我这一脉还是嫡传,清朝初年才搬到花街的。”
纳尼?听起来很不一般的样子。
王道士不信,过来问道:“吹的吧,你说的都是真的?”
“吹?我都一把年纪了,在你面前吹牛有啥好处,你给肉吃啊?”周老头没好气的回道。
“呦呵,真没看出来,你这老头还是世家出身呢,汝南安城周氏那可不一般,号称是最后的贵族呀。”
“那都是祖上的荣光,跟我有啥关系,因为这倒是吃了不少苦是真的。”
“周爷爷,你说的汝南跟汝南不一样是怎么个说法?”
“大孙子,咱脚下踩的这块地是汝南县,而在古代,是没有汝南县这个称呼的,汝南是个大郡,辖了三十多个县呢。”
“那原来这个县叫啥名?”
“这说来就话长了,一时半会说不清楚,回头你去俺家,我给你好好掰扯掰扯。”
王道士正听的津津有味,见周老头卖关子,就想出言嘲讽,想想又忍住,一看时间都快十二点了,就去找智空和尚一起上街吃饭。
找老和尚也好找,哪有和尚扎堆就过去问,见了智空,老和尚说寺院里已经准备了素斋,不跟他们出去吃了,今天也回不去,要留下来开会,让几个人别等他,逛完就回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