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湘莲为何会行此举他也很清楚,户部束手无策只因掣肘太多。而对原本就涉嫌违禁的戏园加以重税,当不至于有人反对。
至于戏子反对,谁在意呢?就算有骂名,也是柳氏子一力担之!
只是,他和王泽业有相同疑惑——真能收到百万两吗?
这无需他操心,若最后证明是胡言妄语,自可追究责任!
柳湘莲肯主动捐出一月盈利,乃公而忘私的典型,须树立起来,昭告天下,全国学习!
想毕,他挥毫写下:“准!着柳湘莲全权办理戏捐征收事宜!”
这等小事又不是变动田赋、商税,无需交予群臣讨论,直接下发六科。
六科官员听说有人提议加税,皆干劲十足想要喷人,待看清题本内容竟是给戏园加税,一腔义愤之情顿时云消雾散,大感无趣。
……
递交题本后,柳湘莲开始筹谋今后的动作。
口口声声说要征收戏捐,实则他从没想过问戏班收钱!
因为办不到!
官商之家通常请戏班到家中唱戏,怎么收税?
农村乡下更难,底层戏班收入微薄,赚钱勉强糊口而已。他要敢去收税,定会被人堵住家门泼粪!
想收税,须得在大城市建大戏院,提供高端服务,如广和楼这般公开出售戏票。
盈利上去了才有征税可能。
他此举目的,一是以征收戏捐为名初步建立队伍,二是向外扩张广和楼,三是铺展消息网。
具体设想则是,招各大戏班、各方商贾、当地权贵等合建戏园,以推广新戏作为噱头,股东和员工得利的同时,朝廷也能得到税收。
并非异想天开,京剧相对于此时的其他剧种,乃是只能仰望的存在。不单单唱腔和内容,行头可是华丽精美太多。那是清朝几代皇帝尤其是慈禧老婆子喜好观戏、生生砸银子催化出来的,现今其他戏种根本无法相提并论!
京都广和楼的成功已证明其魅力,“举城若狂”绝非虚言。
而一座二三十万人口的大城,也完全有能力供养起一座戏园。
广和楼一家独大的状况或许维持不了几年就会被超越,于他而言完全够用了,他又不准备收一辈子的税!
待到下值,一出衙门,竟很多人在外等着他。
消息传的这么快?
柳湘莲暗自摇头,朝堂上真可谓漏风透雨,怪不得清朝要搞出秘奏制度来。
此时在场的不仅有广和楼的新晋股东,还有京中几大戏班的掌班与伶人。
他们已得知柳二郎提出戏园加税的消息,满怀激愤,拥簇上来将他围拢,引得路过的各部官吏侧目而视。
众人纷纷鼓噪,大声质问:“柳二郎欲夺我辈口食、逼死我等吗?!”
“相煎何太急!”“假公济私!”“与民争利!”……
这些指责柳湘莲早就想到,说来说去无非一个“利”字。
他摆手引起众人注意,吵闹声稍低,方说道:“此处不便,请诸位前往杏花楼一聚如何?柳某会详细解释此事。”
众人激忿不已,要他先作解释。
见状,与柳湘莲相伴而出的周瀚高声大喝:“尔等意欲何为?到底是要解决问题,还是想闹事?这里可是户部衙门!想进大狱的尽管闹!”
他们或许不惧柳湘莲,一来他官小,二来也算是同行,多少有点儿香火情。
周瀚却不同,见其发怒且开始招呼衙役,众人收声。
民不与官斗,自古皆然。
戏园杏花楼临时关门歇业,众位商号股东、京都各大戏班掌班济济一堂,人情汹涌。
戏班班主首先发难:“柳二郎为何要建言增设戏捐?难道不知我等本就饱受盘剥、衣食艰难?”
柳湘莲站在二楼,冲着满堂之人扬声道:“柳某若说此举是为国为民,诸位肯定嗤之以鼻,对否?”
众人闻言冷笑:“沽名钓誉!”
柳湘莲点点头道:“那柳某就说些实在的!京都戏曲繁盛,可朝廷素有禁令,只不过上下都不当一回事罢了,但各地确有官员厉行禁戏!”
众人不知他到底想说什么,有人问:“这与我等何干?”
“怎么没关系?若是收戏捐呢?还有理由再禁吗?还需要打点衙役吗?圣上同意了,谁还敢反对?”柳湘莲反问。
众人冷哼,怎么可能这么简单!该敲诈勒索的一点儿都不会少!
柳湘莲也知凭此说服不了人,笑道:“你们所关心的无非是会不会问你们收钱。柳某在此保证,只对戏园公开演出收取戏捐,绝不对向戏班征收,如何?”
有人嗤笑:“柳二郎莫非当我等都是傻子不成?你可是声称要年入百!现今有几家戏园!”
柳湘莲反问:“兄台想必已看过题本抄件,难道不知其中提到‘一城一园’?”
众人面面相觑,有人似乎意识到什么,面现急色,忙追问道:“二郎究竟何意?不妨明言!”
众人皆噤声不语,纷纷瞩目望来。
柳湘莲朗声道:“意思就是——广和楼拟开分号!今后一城一园!诸位可愿共襄盛举?”
好个柳二郎!好大的胃口!众人“恍然大悟”,此举醉翁之意不在酒,竟是想将其他戏班通通鲸吞!
其他戏班虽说抵挡不住新戏攻势,吃饭还是没问题的。但如果能够加盟,赚的岂不是更多?谁不知广和楼戏子的收入是同行的两三倍!
“不知这分号是什么规矩?”有人问道。
柳湘莲简明扼要道:“规矩嘛,一城一园,一园一班!诸位掌班和名角若愿意加盟,皆可获赠三和商号股份!”
众人回味此言,尚未完全反应过来。
柳湘莲继续抛出重磅消息:“现在首选天津作为下一站!以后将会保定、真定、开封、济南……一路往南推过去!凡人口超十万的大城,皆有广和楼!”
谁不知广和楼大赚特赚,连戏子收入都远高于同行,掌班的收入岂不更丰厚!
众位掌班纷纷意动,转眼之间,局势大变,愤怒转为狂热,踊跃表示加盟意愿。
柳湘莲当即命在场的顾如意负责接待,暂时只记录姓名,听取有何意向。
顾如意作为广和楼掌班,较当初勉力维持枕云班时不可同日而语,收入不知翻了几番。
他现在年纪也不大,年近三十,红光满面,气度不凡,哪儿还有往日嗫嗫喏喏模样?领命后与众戏班掌班商议起来。U.uunshu.co
虽没有确定最终合作方式和待遇,这些人已经心满意足,前途可期!
他们怀着期盼走了,而商号股东仍未离开。他们实在想不通,增加戏捐且罢了,以广和楼威势之盛,何必捐出一个月的盈利?真真痛如割肉一般!
面对他们,好歹算是自己人,柳湘莲轻松许多,笑说道:“诸位,你们是三和商号的股东,不是广和楼的股东!如今三和商号的收入多少来自戏园,外人不知,你们会不知?店铺租金、各项消费……才是更大收入,马上开始的歌舞馆、蹴鞠场将带来更多人流,戏票收入所占比重将会越来越低!
捐赠是为了增加广和楼名气,说白了就是邀名!其他商贾能为朝廷效力,为何戏班便不能?将来不论谁提到广和楼,都要说句‘好样的’!而不是当作销金窟,当作误人子弟!捐了这点钱,简在帝心,谁还敢来找麻烦?以后可省多少打点花销?岂不划算!
作为补偿,原拟一年一出戏,我会另写一出新戏,名为《精忠报国》!不在约定的十部戏内。眼界放长远些,待各地广和楼开起来,增加的岂止一个月收入!”
在座的多是新股东,感觉心疼,可如果真按柳二郎所设想的那样发展分号,还真值这个价!对他擅做主张的行为只能暂时忍了。
而几位原始股东,如贾琏、薛蟠、冯紫英等,更没一点儿异议——他们早认定了柳湘莲“无利不起早”,必有后招!
谜底解开,众人乐不可支,勾肩搭背,相约吃酒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