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湘莲用画大饼的方式,暂时消解了众同行和商号股东的怒气,笑逐颜开散去,酒楼内冷清下来。
因他从户部衙署出来时受到围困,柳落与倪二闻讯赶来,一直在他身旁严密护卫,防止有人怒极失智动手偷袭。归家路上,柳湘莲询问倪二组建蹴鞠队的进展。
先前在城外买了座面积不小的农庄,改建成训练基地,招纳人手组织训练。
倪二锦衣皂靴,不复此前街头混混的打扮。经过这段时间历练,精气神有很大改观,言谈举止越发像个豪客。听到询问,喜笑颜开道:“大伙儿都盼着蹴鞠场早日开业,常常念叨二爷,谢二爷给了活命的营生。”
“详细说说。”柳湘莲道。
想了想,倪二答道:“二爷要组蹴鞠队的消息传出后,来投者不计其数。小的记得二爷的吩咐,只选年纪轻、无恶行、水平高的,如今也有四五十人了。按照各自水平高低,每人每月可领二到五两银子。这些人原没什么正经营生,无非是给人帮工,偶尔给有钱人陪玩得些赏钱,做梦也没想到凭踢球还能得到正式活计,都称二爷是‘活菩萨’,让他们‘耍着把钱赚了’!现在就盼着蹴鞠场开业可以多赚些,都干劲十足,严格按照二爷说的方式训练、比赛,不曾懈怠。”
“刚还有人骂我,到你嘴里却成了‘活菩萨’。”柳湘莲笑道。
“那是他们不了解二爷,二爷何时坑过人?向来是带大伙儿发财的。”
倪二奉承不断,好像装神弄鬼吓唬人不是某人出的主意。
柳湘莲道:“蹴鞠场正在建,用不了多久就能开业。你继续准备,踢得精彩才会有人看,看的人多才能赚钱,你把道理与他们讲明白。”
又道:“营业后必有人以此设赌,肥水不留外人田,你也操办起来。不要想着踢假球骗钱,但凡被我知道,必不留人!”
“定然不敢!”倪二听了喜不自禁。
他早想到了设赌之事,一直不敢说就是怕被驳回,正犹豫要不要偷偷搞呢,柳二爷既然让他负责此事,将来自然又添一份收入!
行至兴隆街,倪二告辞,柳湘莲与柳落归家。进门后,在前院就被柳三拦下,三人进屋落座。
柳三面带忧色,蹙眉问道:“二郎,下午都中传言纷纷,说你利欲熏心、横征暴敛,究竟怎么回事儿?”
“哈哈!爹你信他们胡说?!”
不待柳湘莲开口,柳落先笑了,将此后发生的事简略说明,笑说道:“爹你是没看到,那些人气势汹汹而来,欲要问罪二郎,最后无不好话说尽想要合作。果然是‘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柳三听罢稍稍松口气,仍不放心,“二郎,你不过是个八品照磨,随便做些文书工作得了,收税定会得罪人,何必卷入风口浪尖?咱家也不缺钱!”
“三叔说的是。”柳湘莲点点头表示赞同,随后却面色沉重:“皇帝的意思很明显,断我从军之路,同时敲打不省心的小郡王。他心里早将我打入另册,不作出一番成绩,怎得青睐?不得青睐,如何破此困局?再说,如今内忧外患,局势危若累卵,朝廷上下醉生梦死,待到东虏打进关来,或是天下烽火四起,我家能独善其身过安稳日子?”
柳三摇了摇头:“有老爷的影响,皇帝老儿未必肯重用你。”
“那倒不怕。”柳湘莲笑道:“我爹自己想不开,同他有何关系?难道为此我就要心怀愤恨?身为帝王不会这么看的。关键是我要展现独一无二的价值。”
自从舜流放鲧而重用禹,多少皇帝刚杀完老子又重用儿子的,柳湘莲对此并不担心。
柳三略作沉吟,又道:“即便如此,设戏捐也太过儿戏,戏子受尽欺辱压榨,很难收税,难道全靠广和楼一家?终究难济大事。”
“不然呢?”柳湘莲冷笑:“我岂不知戏捐只是微末之利?谁叫我现在位卑权小?只能割肉饲虎。只要做出成绩,不怕得不到赏识,那时自可收旁人的钱!此事我早有谋划,三叔不必忧心。”
他转头问柳落:“招募人手办得如何了?”
柳落掏出一份名单:“依你吩咐,先后从城外辽东难民中选拔了二百少年,身体康健,识字识数和会武艺的优先。初来时大多身体羸弱,经过半个多月调养,恢复的差不多了。日常读书、操练都有人负责,家人尽量招纳做工。即便做不了活,单凭补贴也足以供养父母一日三餐。人心稳定,皆视二郎如再生父母。”
熙朝仿前明,对辽东女真各部奉行分化压制之策,又以互市限制双方经济交往。朝廷官员欺凌压榨、关内商人欺诈剥削,彼此之间早就积累了不知多少仇恨。
女真坐大后不乏报复,杀人不少,甚至有屠城之举,令辽东风声鹤唳。但凡能离开的,无不想着早日逃离。
关内大城,京师乃是最近一个。除了渡海前往山东,就属京师汇集的难民最多。有钱人可自行安置,普通百姓只能做佃户和雇工糊口,可一时间哪里需要这么多人?
今年战事再起,难民又汹涌如潮而来。
柳湘莲看不上京师本地人,或许识文断字,文化水平稍高,但性情行事不敢恭维。连京营都腐化堕落,弄的皇帝没脾气,普通民众更不堪做兵源。至于京师地区的穷苦小民,如佃户之流,则依附大地主,不容易离开土地。
因此辽东难民就入了他的眼,在城外设置了粥铺,顺便拣选收纳人手。
柳湘莲吩咐道:“继续收人,条件要严格——必须是少年,除非特别有才华。当然,那等人物也不大可能碰得上。家人可安排做工,免去后顾之忧。当前尤其要教会如何看账记账,着实不堪教授但有一身武力者,分列出来专习武艺,将来都有用处。”
他又道:“另外,选出十个武艺强性子老实的,来家里做护卫,让三叔管着。现在无事,以后免不了得罪人,须得早做防备。”
柳三和柳落各自应下。
内宅,正房。
沐浴罢,秦可卿温柔细腻的替他更衣。
想起昨晚的事,正欲开口,却听可卿说闲话似的说道:“夫君,今儿我让尤二姐搬进了西厢房,尤三姐仍在碧竹居同她母亲作伴。”
柳湘莲微怔。她解释道:“我知夫君曾许诺她们独住一院,只是这样一来岂不疏远了?家里也没几口人,住在一起热闹些,等添了人口再分院独居不迟。”
先斩后奏,安排的明明白白。柳湘莲醒悟过来,这是在提醒他妻妾尊卑之分。
封建家族的礼数严格,只是他不甚明了,妻妾如何相处更不清楚。不过也知道,贾政的周、赵二位姨娘都住在王夫人院里,日间要在旁伺候,以明尊卑之序。
又不是皇帝,难道还想搞什么三宫六院轮换翻牌子?
回过味儿来,秦可卿这是要趁着新婚,先下手为强办定此事。
他对此无所谓,轻轻揽上可卿纤腰,口中道:“内宅之事,全听夫人的。”
初次处置内宅家务,秦可卿虽装作不在意,难免有几分紧张。听到他同意,方松了口气,笑靥如花,又说道:“明儿是归宁之期……”
“嗯,我去衙门点个卯就回,也不是什么正经官。”他随口说道,心神沉浸在指尖的温软滑腻,这是探索的快乐。
秦可卿娇躯微颤,娇颜愈红,尽力忽视他愈来愈深的侵犯,眸中带着忧色,低语嗔道:“什么不是正经官!新官上任三把火,头把就烧到自家身上!”
“咦?你派了眼线跟我?”
“还需要派眼线?乱嚼舌的多了去了,谁还没耳朵呢!”
“外事无需你操心,只是我有些累,今晚换你骑马好不好?劳烦夫人了。”
“嗯……”
……
次日,户部衙署。
户部主管天下钱粮,此前工作轻松,无非核对文书而已。不少人挂名领俸,都不坐衙。
永隆帝是个工作狂,督促严格,六部就在眼皮子底下,不得不紧起来。
柳湘莲到了衙门,想告假后就回,却有人来通知他过去议事。
不用想也知是为戏捐征收,看来诸位大佬比他还急。
议事大厅内,尚书顾克贞、督饷侍郎王泽业、主事周瀚并几位同僚在座。
柳湘莲起床后晨练那会儿,顾尚书和王侍郎正参加早朝呢,是以都面现倦色。
本可稍作休憩再处理公务,户部又不用开门办案。可皇帝不仅批了题本,还特意在早朝上宣布此事,要户部尽快拟出征收细则来。
与以往众志成城反对加征商税不同,大多数官员都当作笑话来听——想收百万戏捐,简直白日做梦!
他们不知,有时候单是有梦想便足够美好。
顾、王二位差不多也是同样心思,广和楼毕竟是特例,柳湘莲又是大股东,有一言决之的实力。他既同意,收税不成问题。可其他的呢?
一方面不能对作为演出场地的茶园、茶馆收税——他们要缴纳门摊税还有各类杂税和摊派,都是地方收入,户部岂能横插一脚?
另一方面,也别想对戏班收税,不是阻力大,而是投入产出比太差。要耗费多少人力?最后又能收到几文钱?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