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女神跳起了一种动人心魄的舞蹈,充满了热情,以致天照大神也忍不住从洞里向外偷看发生了什么事情。由于看见了镜子中反射出来她自己的影子,天照大神忍不住从藏身处一点一点地探出身子,结果被众神中的一位一把拉了出来。看,这下世界又恢复了光明。
须佐之男因为他的恶行而被从天上赶了下来,于是来到日本最大的岛———本州居祝但是他又向天照大神献上一把宝刀。
在早期的日本,通过私通关系来维持皇族的世系是毫不受到非议的,裕仁天皇的父亲就是明治天皇和一位宫廷女官的儿子。
然而,最根本的是,天皇与他的祖先有着可能最接近的血缘关系,因为他就好像日本这棵参天大树的主干,而日本人民则是它的侧枝。裕仁对于他的所谓高贵血统和神圣权威远不是那么深信不移,但是他完全清楚天照大神的神话将他变成了日本这个民族大家庭的象征之父,而日本人民将会为他献出生命。
在神武天皇的世系建立之后,有时天皇的朝廷会被贬谪到一个有名无实的地位。
公元645年,一个由藤原不比等领导的家族夺取了日本政府的主导权,从此日本进入了一段几乎长达四百年的影子政治和贵族文化变革时期。
综观这一时期,藤原氏有力地统治着日本,他们的统治总是打着天皇的名义,总是以摄政或者内大臣的身份从背后操纵政权。
这个狡猾精明的家族认识到,保留天皇这一名义上代表世袭权威的象征,对于他们是很有助益的。
但同时他们也认识到,如果要天皇过多地参与决策过程,那些不受人民欢迎的、不明智的和不成功的政策将会使天皇失去光彩,他的神圣的光环将会消散,人们会把他视为一个普通的人,发现他也会有明显的谬误和愚蠢。
因此,在藤原政权以及他的继任者们的统治中,天皇恰当的政治地位便是“高出云表”,而那些政府中的世俗事务,则留给了任何一个碰巧掌权的集团去处理。
藤原氏发展出一个完善的制度来通过天皇维持他们的权力。一位藤原氏的少女会被嫁给年轻的天皇,而天皇则往往在有了继承人之后被劝退位,藤原氏的成员总是在年幼的天皇成年之前顺利地担起了摄政的角色,然后,又一位藤原氏的新娘会走上前台,又一位继承人会出生,又一位天皇会顺从地退位,同时,又一位藤原氏的摄政将会掌权。就这样,形成了一个永无止歇的循环。
由于日本列岛和中国的海岸线之间隔着宽达450英里的大海,早期的日本人和他们那个文化高度发达的邻居之间几乎没有什么交往,但藤原氏最初的执政者们对他们所衷心钦仰的唐朝还是有所了解的。
他们在中国唐朝的繁盛中看到了将落后的日本带入东方主流文明的机会。
他们全盘照搬了唐朝的一切,但同时他们又显示出了惊人的天赋,能够将借鉴来的思想和技术加以改造,使之符合日本人的口味和需要。而这一点是后来西方国家在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之后才学到的。
还有许多人前往唐朝游历,包括学者、工匠、艺术家和工艺家、官员以及武士们。作为唐朝风尚的缩影,无论是诗歌和绘画,建筑和造园,方法和技能,统统都被吸收并改造,使之更为简约,更具有日本的本土风格。在按字母顺序排列的基础上,单音节的汉字被借用来创造出发音符号,从而改造成多音节的日本文字。
为了发展出一个高度中央集权的政府,藤原氏按照唐朝的模式,将全国分为郡县,并创造出一种城镇附带乡村的行政组织机制。在以奈良为首都的藤原氏的统治下,唐朝精密的官僚体制被改造成了具有日本特色的制度。U.uknshum
官僚们建立起了一个“天庭”,以此来显示它与天皇宗教性的功能有所联系,同时还建立起了一个帝国贵族院,这是在实际掌权者们和作为象征的天皇之间隐性的一层政府结构。
武士的出现,是后来日本开始被人侵略,这些人带头抵抗侵略者而出名,并成为了一种荣誉的象征。
然而武士们却变成了当时社会的推动力量。
他们的头戴兜鍪的形象被描绘在卷轴上,作为坚毅不屈的典型加以纪念,手里还握着象征身份的长剑。
与西方的那些目不识丁的中世纪骑士们不同,武士们的家中都充满着由诗歌、绘画书法和其他高雅艺术所营造出的优美氛围。
他们还醉心于佛教,这种精深的印度哲学是6世纪时从中国传播到日本来的。武士们对于禅宗尤其感兴趣,因为它的宗旨就是崇尚忠诚和漠视痛苦。
G70211B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