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弹窗在线阅读本站域名手机同步阅读请访问
在日本的文化诉求中,对武士来说最主要的还是作为战士的身份。
他们建立起一种恒久的崇尚勇气的传统———甚至是自杀的勇气。
1274年,蒙古皇帝忽必烈在带领他的铁骑踏遍从俄罗斯西南部直到朝鲜的亚欧大陆之后,又发动了一场战役,试图将日本纳入他的版图。
一个由450只船组成的庞大舰队首先在位于朝鲜和日本列岛最南端的九州之间的壹岐岛和对马岛这些小岛停靠,1。5万名士兵在此登陆。
驻防在那里的一小队武士被全部杀光了,但是他们以牺牲生命为代价消耗了侵略者宝贵的时间。
在蒙古人还未及在九州的博多湾登陆和布防之前,台风季节就到来了,面对恶劣天气的危险,蒙古舰队最终撤离了。
为了防止侵略者卷土重来,武士们沿着博多湾的海岸线修起了围墙,并且做好了在其中战死的准备。
1281年,大汗忽必烈再次派出了他的军队,这次共有15万名精兵,装备着像能发射火药弹的弩炮这样令人胆寒的先进武器。在长达53天的战争中,处于绝对劣势的武士们击退了蒙古人冲倒围墙的所有企图。
然后,在8月14日,一场突如其来的台风将蒙古舰队打成了碎块,从而将日本本土从最可怕的威胁中解救了出来。日本人很自然地将这场台风看做上天的护佑,他们将之称为“神风”。
就在神风带来拯救的26年之后,又有另一场风暴改变了日本的命运:它将一批葡萄牙商人刮上了岸。
众所周知,这批人是第一拨踏上日本土地的西方人。而西方航海家走到哪里,基督教传教士就会跟到哪里。因此,1549年,由一个巴斯克教士弗朗西斯?萨彼埃尔率领的传教团来到日本。看来耶稣会士们受到了热烈的欢迎,因为萨彼埃尔不久后记述道:“我觉得我们可能在异教徒中再也找不出另一个能和日本人相比的民族了。这些人们从整体上都十分优雅、友善,毫无恶意,他们是一些令人惊异的可敬的人,而荣誉在他们的世界里也拥有着无与伦比的崇高地位。”
然而,富有戏剧性的是,基督教在日本几乎找不到立足之地,日本人对这种新的信仰的兴趣,远不及他们对西方来客所携入的武器来得大,因为事实证明这些武器大大改变了武士们的装备。
这种武器就是毛瑟枪,日本人很快就能纯熟地制造和使用它们。火器在长达十年的内乱中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现在,天皇既然出面,南下和北进两派很快被压下,而这时,摆在日本政府和军方高层面前还有一件更重要的事情,就是早点结束对华战争,日本拖不起。
随后举行的一次会议上,日本政府决定,在南京成立了中国派遣军总司令部,准备任命西尾寿造大将为总司令官,板垣征四郎中将任总参谋长。
发出电报的岗村宁次,还不知道国内有新的决定,这会,他还在布置着他的围剿行动。
“司令官,前线急报。”
岗村拿起一看,原来是关于廖磊兵团动向的,这次出兵针对章非,是第一步,第二步就是二十一集团军,看到对方竟然按兵不动,岗村感觉很可惜,他可是安排了一个大套准备给对方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