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远离人间的偏僻山村,一到冬天,生活总是这么孤寂,到处是积雪覆盖。
连那些猫在洞里,无聊得舔脚的黑瞎子,也叫漫长的冬夜憋得受不住,慢腾腾的爬到雪地上来了。
人们离了这个村子,基本就没处可去,说起来,他们一来是没处可去,二来也是害怕出门。
当初,老乡们大多是深更半夜,悄悄带领家口,偷偷越过狄子岭,逃到这里来的。
这种经历,使他们总是怀着一种说不清的恐惧。
大地方,可不能去呀!
大地方的强盗骗子可多啦,听说他们专掏庄稼人的腰包,还抢穷人的漂亮媳妇儿!
大地方的大道上,净是穿黑衣裳的警痞和扛枪的大兵,还有不少吃人大财主,要是叫他们给盯上,可就完蛋了。
达三是最先来到这个地方,安家立灶的。
他的老家,在厚峙岭,失去田园之后,他就想找个与世隔绝的地方生活,一直流浪到了这儿。
这儿已经离镇百余里,是梨树沟的尽头了。
整整一个冬天,他们一家就蹲在窝棚里过活。
第二年春天,他们开始垦荒。
就在他们朝长着枯草的荒地里点火时,一对背着奶娃和大小烂包裹的年轻夫妇,也越过岭子来了。
他们就是十年前的允涉一家。
那年秋天,又来了会宁一家人。
第二年春天,明灿大娘拉着儿子的手,在到处寻找,不知去向的丈夫之后,也来到这个山沟里落脚了。
这里,虽然土地贫瘠,但也算是处世外桃源,这些没有主人的土地,出力开垦,多少也能产些粮食,于是人们便渐渐迁到这地方来,邻居一家一家的多起来。
这个山沟,也渐渐地形成了一个村落,逢年过节,人们就互相赠送一些黄米糕,土豆粉冷面和小豆。
达三的父亲,有生以来第一次做生日,就在这里,他看着人们给他准备的生日饭菜后,无限感慨,悲伤地说:
“我也有自已的生日吗?”
在场的邻居,听了这话,都含着眼泪笑。
秋天,准备好一冬的口粮后,人们就踏着雪路,互相串门儿,故乡的各种风俗,也被带到这个穷乡僻壤来了。
人们把炕烧得热乎乎的,男的坐在上屋,女的坐在灶间,w.unshm互相拉歌,此起彼落。
到了下半夜,接连不断的歌声将要停止,肚子有点俄了的时候,就把人们唱的歌子评定等级,分出胜负,由输的一方出面出粉做宵夜。
对这种做法,不论是男的还是女的,都没有意见,对这些离乡背井,被赶到这个山沟里的人们来说,能够这样和睦地过活,就是最大的乐趣和幸福了。
明灿在没娶媳妇的时候,歌子唱得就很好,女人们婉转的歌喉也抵不上他的有点粗嗄,朴素自然而又善于表现各种情态的歌声。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这种热闹的聚会,总是以梨树家大娘的张罗开始,以明灿的打令结束,这已成了一种惯例。
允涉两口子,是没有唱歌和说笑的才能,但他们两口子为人善良,总想为人们做点什么和拿出点什么。
就因为人品好,村里聚会玩乐的地方,总是定在他们家,去年冬天,小宝闹疹子,串门的人少了些,孩子的病一好以后,人们照例又聚集到他们家来。
冬去春来,接着就是农忙季节,村里如果有什么事,也是自然地凑到允涉家里来商量。
“如今吆,春光过了,
菊花香,来枫叶红哟,
济瓦喳,好呀!”
明灿突然唱出西道谣来,他的歌声一开头,就高得发颤,搅动了房间里的沉重的空气
“嘘,嘘,静一静
《船夫谣》
“明灿露要一手啦。”
乡亲们叽叽喳喳时,会宁老头却用非常严厉的目光,又把大家镇得鸦雀无声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