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势渐渐朝着明朗的方向发展,伪蜀王张余派出帐下猛将刘闯为先锋,在成都城外安营扎寨,他所带领的队伍,乃是张余手中的精锐,武器装备上可以跟官军不相上下。
要知道农民起义大都是由锄头镰刀起家,只有靠墙夺官府武库,才能够获得兵刃。而且兵器的分发也没有什么规章制度,完全是放任自由的,所以战斗力也就表现的参差不起。而刘闯带来的这三万兵马,人人都有甲胄在身,手里的兵器也非是庄稼把式,已经属于难得了。
张公公这边加大了城市内的巡防,派人加固了城墙,又准备了大量的巨石横木,更在要紧处埋入半截大水缸,专门用来听取地下是否有人挖掘地道。守城的士兵虽然算不上官军的精锐,但仍能够有一拼之力。
攻城的一方在先期的时候往往占据着一定的主动权,而守城的一方在双方经过一定的较量之后,才能够蓄足全力反戈一击。现在刘闯掌握着暂时的主动,他当然不会放过先机。
在部队准备完毕之后,他就迫不及待的开始发动攻城战斗。
当密密麻麻的步卒,顶着盾牌,执着各式各样的兵刃,聚拢在城前,使我们都以为要发动的时候,突然从部队后面跑上来一人一马,那人坐在马上,嗓门特比大,头一句话就喊道:“大蜀国奉天讨郑!……”还没听清后面几个字,就看到一支箭羽从城上射出,斜插在那人两步之前。那人吓得立刻拍马转身而去,顿时惹得城上的官军哈哈大笑起来。
下面的起义军自然个个愤恨不已,没过多久,战鼓便咚咚咚咚响起来,起义军开始发动攻城之战。
突然,鼓声大振,起义军一起发喊,持盾冲前,来到据城墙一百步内的地方蹲了下来,躲在盾后,数千弓箭手随后冲至,躲在盾牌手后,挽弓发射,一时漫天箭雨往墙上洒来。
官军将领们大声传令,命令士兵们全躲到城垛之后,不用还击。
正在大家都仓促躲避间,又有另一批弓努手从敌阵中窜出来,齐齐挽弓拽弩,向城墙上发射出第二波箭雨。前两次的发射,因为是突然发动,大家躲避不及,造成的少量的伤亡,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等到第三波箭雨,城上的士兵早已经有所准备,自然也就轻松躲过这一波杀伤。
但是城下的起义军却趁机架上攀墙的云梯,出动步兵争夺城墙,更派出擂木车,由三十多个持盾的士兵保护着,朝城门前进。
守城的官兵又哪能坐以待毙?统军的将领开始指挥各自的队伍,进行反击。只见一声令下,城墙上箭如雨发,脱离了盾牌保护的登城士兵纷纷中箭倒地,侥幸冲到城墙下躲过箭雨的人,则被从天而降的巨石砸的稀烂。
起义军的弓箭手马上出来压制城墙,结果双方都冒着箭矢向对方展开还击。而登城的起义军跟城墙上的官军则展开了厮杀,往往是刚刚爬上来一个人,就被守城的士兵砍落下去,更有甚者,直接将架在城墙上的云梯推出去,那云梯向后一倒,上面的人全都摔了下去。攻城的擂车也被城上抛下来的巨石硬生生砸毁了。
仔细算下来,起义军的伤亡跟损失要比官军大得多,官军本就有城垛保护,再加上将士无不用命,自然是杀得敌人血流成河,尸横片野。
刘闯一心要立功,受到的抵抗越强烈,他就越加猛烈的攻击,而且手段也正加了许多,有时候是以带火的箭矢攻击,有时候则是发动强攻,甚至要在城墙下面安放土地雷,以达到炸毁城墙的目的。但是种种手段,最终都化作无用功,不但没能够占领半面城墙,反倒损失了上万的士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