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子姓陈,名陈忠,十年前北方外夷进犯,烧杀抢掠,被迫南下,一路逃到了广陵郡。
奈何妻子感染了风寒,无力医治离开了人世,独留陈老汉和女儿陈兰兰。
朝廷下令安抚流民,这才分得薄田几亩,在此安定了下来,本来过着安居乐业的日子。
好日子没过两年,遭遇灾年,栖霞寺以粮食换土地,不得已把官府分到的几亩薄田换了粮食,成为了栖霞寺的佃农,上交一半的粮食,剩下一半是自己的,丰年还好,灾年就只能忍饥挨饿啃树根活下去。
一个月前,镇里大户请慧英法师驱鬼,听说老员外的孙子霸占了府里长工的小娘子,小娘子不甘受辱投井自尽了,员外孙子因此一病不起,噩梦连连。
法事回来的慧英法师路过小人村子,赶上兰兰给我送饭,遇上慧英法师,非说小女与佛祖有缘,让小女去栖霞寺修行。
后来又派了小和尚来催了两次,各种威逼利诱,小人不肯,本以为事儿已经过去了。
哪知道今日刚从田里回来,路上就被堵住了,这才有了遇见恩公的一幕。
陈忠让陈兰兰炖了家里唯一的老母鸡,煮了点吃的,边吃边和墨白聊着,要不是墨白再三要求,连桌子都不敢上。
“栖霞寺不是名门大派,又是出家人,理应慈悲为怀,怎会做出如此天怒人怨之事?”
“恩人有所不知,八年前上任主持圆寂后,栖霞寺就变了,开始了大肆屯田,对栖霞山下农户威逼利诱,在栖霞寺二十里外的山上养了一伙山贼,听说管事的都是栖霞寺的僧人,栖霞寺解决不了的事就会让他们出手。”
“强抢良田,霸占民女,见有点姿色的女子,一句你与我佛有缘,就强行掳上山去,在推给山贼,买通官府,为非作歹。”
慧觉此人,墨白有点印象,一年前上栖霞山时,一身袈裟珠光宝气,带着一圈粗大的镀金佛珠,禅杖与人齐高,头穿四空,珠宝玉石点缀。
当时墨白只出了七分力,就败了他,两股战战,不足为惧。
“大叔,此处你们待不下去了,等栖霞寺发现慧英等人出事,必然会查到这里,我送你们到广陵城避避风头,我处理了此事再接你们回来,你看如何?”
“全凭恩公做主,这命是恩公救的,恩公安排就是,只是避难又不是什么刀山火海,当年从北边逃难都过来了,还能更难吗,哈哈。”陈忠豪爽笑道。
“那事不宜迟,现在就走,收拾收拾,带点衣物就好,到广陵城里找个客栈休息几天,我保证,不出十天就能处理好。”
陈兰兰躲在帘子后偷偷看着墨白,墨白一转头忙惊慌的别过脸去,余光还能看到通红的耳朵。
“小人这就去,恩公稍坐片刻,马上就好。”言罢陈忠起身,收拾细软衣物去了。
先把父女二人送到广陵,在调查一番,如若属实,那这事墨白管定了,墨白暗暗思索。
当晚出发,不眠不休,第二日傍晚便到了广陵城,给父女俩安排客栈住下。
是夜,墨白一身玄色劲装,轻身越过城墙,没有引起城中守卫丝毫注意。
在野外过了一夜,初晨,抵达了一个镇子,就是陈忠所言的那个镇子。
找了个客栈,靠窗坐下,点了一碟花生米,要了一壶本地特产杏花酒,自饮自酌起来。
要打听消息,还得是这种人流往来的地方方便一点,现在为时尚早,也不急于这一时半刻。
晌午,客栈人满为患,来往商客,贩夫走卒皆有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