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法,率而行之。祖母及父丧未举,断酒肉,远室家。训邻邑,朔望归,则号哭
殡所,如是三年。妇失爱于母,出之,独居奉养,疾不解衣。母或恚怒,则整衣
竟夕跪榻前。祭享奠献,一循古礼,乡人莫不钦重。副使罗璟立社学,构养亲
堂,延闵为师。提学佥事周孟中捐俸助养。知府王弼每祭庙社,必延致斋居,曰:
“此人在座,私意自消。”置田二十余亩赡之,并受不辞。及母殁,即送田还官,
庐墓三年。弟妇求分产,闵阖户自挝,妇感悟乃已。
弘治中,佥都御史林俊上言:“伏见皇太子年逾幼学,习处宫中,罕接外傅,
豫教之道似为未备。今讲读侍从诸臣固已简用,然百司众职,山林隐逸,不谓无
人。以臣所知,则礼部侍郎谢铎、太仆少卿储巏、光禄少卿杨廉,可备讲员。
其资序未合,德行可取者二人,则致仕副使曹时中、布衣刘闵是也。闵,臣县人,
恭慎醇粹,孝行高古。日无二粥,身无完衣,处之晏如。监司刘大夏、徐贯等恒
敬礼之。臣谓可礼致时中为宫僚,闵以布衣入侍,必能涵育薰陶,裨益睿质。”
时不能用。其后,巡按御史宗彝、饶瑭欲援诏例举闵经明行修,闵力辞。知府陈
效请遂其志,荣以学职。正德元年,遥授儒学训导。
杨黼,云南太和人也。好学,读《五经》皆百遍。工篆籀,好释典。或劝其
应举,笑曰:“不理性命,理外物耶?”庭前有大桂树,缚板树上,题曰桂楼。
偃仰其中,歌诗自得。躬耕数亩供甘膬,但求亲悦,不顾余也。注《孝经》数
万言,证群书,根性命,字皆小篆。所用砚乾,将下楼取水,砚池忽满,自是为
常,时人咸异之。父母殁,为佣营葬毕,入鸡足,栖罗汉壁石窟山十余年,寿至
八十。子逊迎归,一日沐浴,令子孙拜,曰:“明日吾行矣。”果卒。
孙一元,字太初,不知何许人,问其邑里,曰:“我秦人也。”尝栖太白之
巅,故号太白山人。或曰安化王宗人,王坐不轨诛,故变姓名避难也。一元姿性
绝人,善为诗,风仪秀朗,踪迹奇谲,乌巾白帢,携铁笛鹤瓢,遍游中原,东
逾齐、鲁,南涉江、淮,历荆抵吴越,所至赋诗,谈神仙,论当世事,往往倾其
座人。铅山费宏罢相,访之杭州南屏山,值其昼寝,就卧内与语。送之及门,了
不酬答。宏出语人曰:“吾一生未尝见此人。”时刘麟以知府罢归,龙霓以佥事
谢政,并客湖州,与郡人故御史陵昆善,而长兴吴珫隐居好客,三人者并主于
其家。珫因招一元入社,称“苕溪五隐”。一元买田溪上,将老焉。举人施侃
雅善一元,妻以妻妹张氏,生一女而卒,年止三十七。珫等葬之道场山。
沈周,字启南,长洲人。祖澄,永乐间举人材,不就。所居曰西庄,日置酒
款宾,人拟之顾仲瑛。伯父贞吉,父恒吉,并抗隐。构有竹居,兄弟读书其中。
工诗善画,臧获亦解文墨。邑人陈孟贤者,陈五经继之子也。周少从之游,得其
指授。年十一,游南都,作百韵诗,上巡抚侍郎崔恭。面试《凤凰台赋》,援笔
立就,恭大嗟异。及长,书无所不览。文摹左氏,诗拟白居易、苏轼、陆游,字
仿黄庭坚,并为世所爱重。尤工于画,评者谓为明世第一。
郡守欲荐周贤良,周筮《易》,得《遁》之九五,遂决意隐遁。所居有水竹
亭馆之胜,图书鼎彝充牣错列,四方名士过从无虚日,风流文彩,照映一时。
奉亲至孝。父殁,或劝之仕,对曰:“若不知母氏以我为命耶?奈何离膝下。”
居恒厌入城市,于郭外置行窝,有事一造之。晚年,匿迹惟恐不深,先后巡抚王
恕、彭礼咸礼敬之,欲留幕下,并以母老辞。
有郡守征画工绘屋壁。里人疾周者,入其姓名,遂被摄。或劝周谒贵游以免,
周曰:“往役,义也,谒贵游,不更辱乎!”卒供役而还。已而守入觐,铨曹问
曰:“沈先生无恙乎?”守不知所对,漫应曰:“无恙。”见内阁,李东阳曰:
“沈先生有牍乎?”守益愕,复漫应曰:“有而未至。”守出,仓皇谒侍郎吴宽,
问“沈先生何人?”宽备言其状。询左右,乃画壁生也。比还,谒周舍,再拜引
咎,索饭,饭之而去。周以母故,终身不远游。母年九十九而终,周亦八十矣。
又三年,以正德四年卒。
陈继儒,字仲醇,松江华亭人。幼颖异,能文章,同郡徐阶特器重之。长为
诸生,与董其昌齐名。太仓王锡爵招与子衡读书支硎山。王世贞亦雅重继儒,三
吴名下士争欲得为师友。继儒通明高迈,年甫二十九,取儒衣冠焚弃之。隐居昆
山之阳,U w.knsh.co构庙祀二陆,草堂数椽,焚香晏坐,意豁如也。时锡山顾宪成讲学东
林,招之,谢弗往。亲亡,葬神山麓,遂筑室东佘山,杜门著述,有终焉之志。
工诗善文,短翰小词,皆极风致,兼能绘事。又博文强识,经史诸子、术伎稗官
与二氏家言,靡不较核。或刺取琐言僻事,诠次成书,远近竞相购写。征请诗文
者无虚日。性喜奖掖士类,屦常满户外,片言酬应,莫不当意去。暇则与黄冠老
衲穷峰泖之胜,吟啸忘返,足迹罕入城市。其昌为筑来仲楼招之至。黄道周疏称
“志尚高雅,博学多通,不如继儒”,其推重如此。侍郎沈演及御史、给事中诸
朝贵,先后论荐,谓继儒道高齿茂,宜如聘吴与弼故事。屡奉诏征用,皆以疾辞。
卒年八十二,自为遗令,纤悉毕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