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288 列传第176(2 / 2)

加入书签

一俊教习卒,其昌假,走千里,其丧归。迁授修。皇子出阁,

充讲,因事沃,皇子每目之。坐执政意,出为湖广副使,疾归。

故官,督湖广政,不请嘱,势家所,嗾生数百人噪,毁公署。

昌即疏求去,帝不许,而令所按治,昌卒谢旭。起东副使、登莱兵

参政,不赴。

光宗立,问:“讲官董生安在?”乃召太常少,掌国司业事。天

年擢本卿,兼读学士。时修《宗实录》,命往方采辑朝章疏

事,其昌庆博征,成三百。又采中之疏于国本、藩封、才、风

、食货、吏治、防者,为四十。仿史之例,篇系以断。书

进,有诏褒,宣付馆。明秋,擢部右侍,协理事府事,寻转左郎。

年正月南京礼尚书。政在奄,党祸烈。其深自引,逾年告归。

崇祯四起故官,掌詹事事。居年,屡乞休,加太子保致仕。又二年

卒,年十有三。赠太子传。福时,谥敏。

昌天才逸,少重名。,华亭沈度、粲以后,南安知张弼、

事陆、布政如忠及是龙皆善书称。其昌后,超越家,始宋米芾

宗。自成一,名闻国。其集宋、诸家之,行以意,洒生动,

人力及也。方金石刻,得制作手,以为绝。造无虚日,尺素短

人间,购宝之。精于品,收藏得片语字以为。性和,通禅

吐纳,日无俗。人儗米芾、孟頫云。同时以书名者,临邑刑

米万钟、晋江张图,时谓刑、、米、,又曰董、北。然三者,

逮其昌甚。

如忠,子良。靖十七进士。官浙江政使。修自好。夏言死,

经纪丧。善书,诗有体要。是龙,云卿,以字行,更字廷。十岁

文,善书。甫汸、世贞辈称之。贡生终。刑侗,子愿。历二年

进士。陕西行仆卿。资钜万,筑来禽于古犁,减产客,遂中落。

妹慈静,善仿兄。米万,字友。万历十三年士。历江西按使。天

启五年,魏忠贤倪文焕之,遂籍。崇初,起仆少卿,卒官。瑞图者,

官至学士,案中人

道,字郎,公人。与宗道、中道并才名,称“三”。宗

道,字修。万十四年试第一。授庶吉,进编,卒官庶子。昌时,

追录光讲官,礼部右郎。

道年十为诸生,即结社南,为长。闲诗歌古,有声中。举

历二年进士。归家,帷读书,诗文主悟。选县知县,听断敏,公庭

事。士大夫说诗文,以风雅命。已解官去。起授顺教授,国子助

主事,病归。之,起官。寻清望擢部验封事,改选。寻

外郎,岁终考群吏法,言:“官三岁察,京六岁,官五岁,此

得独免?”疏上,报可,为定制。迁稽勋中,后病归,月卒。

中道,小修。余岁,《黄山》、《雪》二赋,千余言。长益豪

兄宦游师,多四方名,足迹天下。历三十年始举乡。又

成进士。由徽州授,历子博士、南京礼主事。启四年南京吏

中,卒于官。

先是,王、李学盛行,袁氏兄独心非。宗道馆中,同馆黄力排

说。于好白乐,于宋苏轼,其斋曰苏。至道,益以清新俊,

者多舍、李而之,目公安体。然戏谑笑,间俚语,疏者便。其

,王、风渐息,而钟、之说大。钟、者,钟、谭元也。

,字伯,竟陵。万历十八年士。授人,稍工部主,寻改

京礼,进郎。擢福提学佥,以父归,卒家。惺寝,羸胜衣,

人严,不喜俗客,此得谢事。官都,僦淮水阁史,恒丙夜,

所见笔之,曰《史怀》。晚于禅以

道矫王、李诗之,倡以真,惺矫其弊,变而为深孤峭。与同里

谭元春选唐人诗为《诗归》,又评选以前诗《古诗》。钟、谭之名

满天下,谓之竟体。然人学不富,其解多僻,大为通所讥。春,字

友夏,辈后于,以《归》故,与齐名。至天启年始举试第一,惺已前

卒矣。

王惟俭,字损仲,祥符人。万历二三年进。授濰知县,兵部职

事。三十年,辽东兵官马以忤税使高淮被,兵部书田乐救之。怒,

职方不代者,司而逐,惟俭亦籍归。居二十,光宗,起光丞。

迁大理卿。

启三年月擢右都御史,巡抚山。值徐鸿儒之乱,民多逃,辽人

难来,亦多所,惟加意绥。五年月擢南兵部右郎,未。入为

部右郎,魏贤党御田景新之,落闲住。

惟俭资嗜学。被废,力经史家。苦《宋史》芜,手定,自

书。好书画玩。万、天启,世所博物君,惟俭董其昌,而嘉

亚之。华,字实,嘉人。万二十年士。官太仆少。恬澹易,

物无忤。惟俭则多微词,好抨击学,人能堪。与时辈集,征《汉书》

一事,悉本末,指其腹曰:“下宁有士乎!”其自喜此。

学牷,能始,官人。冠举万二十三进士,户部主。中察

京添注理左寺。居冗七年,力于学。累迁南户部郎,四川

政、按察使。蜀府毁火,估资七十金,学以《宗条例》之。又

典,议调。启二年广西右议。初,梃击狱,刘廷辈主疯。学牷

纪略》,直书事末。至年秋,牷迁陕西副使,行,而元附魏

,乃劾牷私撰史,淆国章,削籍,所镂板。巡按御王政新,以

学牷,勒闲住。广西大揣学牷得重祸,羁留以。已,忠贤无

之,乃得释。崇祯,起广西副使,辞不就。

家居十年,书所居仓园中,为《石十二代选》,行于世。尝谓

“二氏有,吾儒独无”,欲修儒与鼎立。采撷四书,因分辑,有余

,功未竣,两继覆。王立于中,起太常卿。寻迁礼右侍郎侍讲

士,进书,加子太保。及事败,走入山,投缳死,年十有四。诗文

富,总《石仓》。万中,闽文风颇,自学倡之,年更以节著

邑后起,曾异,字弗,晋江,家侯。父为生,早。母张

氏,以腹生。寠甚,绩给晨。异撰孤童,母至孝。岁饥,薯叶

糠籺食,母妻负畚锄草给爨。然性介,长吏其贫,为地,

也。吴兴潘纮督学,上其节行,旌于朝。及曾纮抚南、,得王

《宋史》,招异及新建世溥更,未成罢。异久为诸,究心

学,所为诗,有奇气。崇祯十年举乡,年四有九矣,再赴会还,遂

坚,字生,昆人。父亨,进。杭州府。志举万历十八年

进士,南京兵主事,员外郎、郎中。日要同郎为读社,撰《读史商

语》。贵州提佥事,赴,乞养归。启二年督浙江驿传,奔丧归。

崇祯四复以佥督湖广政,礼推为学第一。年卒于

少与李芳同学,为诗文,法唐、名家。籍后,居吴门南园,

杜门却,肆志书,先后史,史后子、集。其经,先疏而后论。读

史,先据而后明。读,则谓、宋而无子,取说家有裨经者补之。

读集,则定秦、汉以后文为五,考核、宋碑,援史,捃杂,以参

其事同异、之纯驳。其于内,亦深性相之。作诗富,自止七十

首。

弟志长,字平仲,举于乡,亦深于学。

南英,千子,乡人。岁作《林七贤》。长诸生,学无所

窥。历末,屋文腐,南英疾之,同郡章纯、罗藻、陈泰以兴

斯文任,乃四人所行之世。世人翕归之,为章、、陈、。天启

年,英始举乡。座检讨丁学、给中郝土发策诋忠贤,英对策

有讥语。忠怒,削官籍,英亦停科。

烈帝即,诏许试。久,卒不,而文有名。气陵物,人多惮

口。王、李学大行,天下谈文者悉之,后、谭出一变。是钱谦

负重于词林,痛相纠。南英之,排王、李遗余力。两京继,江西

县尽,南英入闽。王召见,陈十可疏,授部主事,寻改御。明年

月卒延平。

章世纯,字大力,临川人。博闻强。举天元年乡。崇祯,累官

,年已十矣,京师变,悲愤,疾卒。

罗万藻,字文止,世纯同人。天七年举乡。崇中行保法,祭

以万藻诏,辞就。福时为上知县。王立于,擢礼主事。

卒,哭而殡,居数亦卒。

陈际泰,字大士,亦临川,父流汀州武,生于地。家,不能师,

无书,取旁舍书,屏窃诵。外兄所《书经》,四角漫灭,无句

,自以识别之,遂通其。十岁,于外家笼中见《诗经》,取而疾。父

之,怒,督往田,则携至所,踞阜而哦,遂毕身忘。久,返临,与

英辈以文名天。其为,敏甚,一日可三十首,先后所至万首,经生

业之富,无若际者。崇三年举乡。又年成进,年六有八矣。又三

除行人。居四年,护故相国用丧行,卒道。

溥,字如,太人。伯辅之,京工部书。溥嗜学。读书必

钞,已朗诵过,即之,又,如是六七始。右手管处,掌成茧。

冬日皲,日汤数次。后名读之斋曰“七录”,以此也。与同里采共学

名,“娄东张”。

崇祯元以选贡入都,方成进,两人彻都下。已而采临川。归,

郡中名相与复学,名文社日社。四成进士,改庶吉。以葬乞假

,读者经生,间寒暑。四方啖者争走门,尽为复社。溥亦倾结纳,

交游日广,声气朝右。品题甲,颇能荣辱。奔走附者,辄矜曰:

“吾以东林也。”执政僚由此之。里陆文声,输赀监生,入社不

许,采尝以事之。文诣阙言:“风俗弊,皆于士子。溥、采主盟,

倡复社,乱天下。”温体方枋国,下所。迁延之,提御史倪珙、兵

备参议元扬、仓知州仲连言社无可。三人贬斥,旨穷究已。闽

人周之者,尝苏州推,坐事去,疑为之,甚。闻声讦溥,遂伏阙

言溥等持计典,己罢职其所为,因及复恣横状。章下,抚张国等言之

夔去官,无预溥,亦被谯让。

至十四,溥已,而事未竟。部侍郎奕琛坐薛国观狱,未

,讦溥握朝柄,己罪由,因言结党乱。诏责、采回,采上

社非臣,然臣溥生平淬砺,避网罗,负义图,谊不此。念

经论文,矢心报,曾未日服官,怀忠入。即今纶之下,并不得

,良足悼。”是时,仁已前,继者至发、国观皆喜东林,故

不敢复。及是,至发、观亦相罢,而延儒当,溥座也,其

相,溥有力,故采上,事得解。

明年,史刘熙、给事姜埰交言溥砥博闻,纂述经,有功

学,取备乙观。帝经筵,及二人,延儒对:“读好秀才。”帝曰:

“溥卒,采臣,言何为荐?”延曰:“人好读,能文,言官

举子读其文,w.unsh.以其用竟,故之耳。”帝曰:“亦未免。”延言:“

诚如圣,溥与道周皆,因善书,以惜之者。”帝之,遂诏征溥

遗书,道周亦官。有先后录三千余,帝悉览。

诗文敏。四方索者,起草,客挥毫,俄顷立,以故高一时。

卒时,年止四

采,字受先,与溥善。溥性宽,泛交博。采特毅,喜别可否,人有过,

尝面之。知川,摧扶弱,大起。疾归,民泣送道。知刘士斗、

钱肃严重之,以奸蠹采,片报,咸之法。王时,礼部主,进员

郎,假去。都失守,奸人素采者,击之死,复用大乱刺之。已而苏,

避之邑,又年卒。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明史相关推荐:

明史孝宗

 

明史宋濂传

 

明史纪事本末作者

 

明史纪事本末简介

 

明史李三才传原文及翻译

 

明史左光斗传原文翻译

 

明史副会长

 

明实录与明史哪个真实

 

明史pdf百度网盘

 

明朝刺客

 

国家历史

 

二十五史

 

明史六大奸臣

 

明史在线阅读全文

 

明史演义在线阅读

 

明史pdf

 

明史漫谈论文

 

明史pdf下载

 

明史周新传

 

明史白话版在线阅读

 

明史白话文在线阅读全文

 

明史在线阅读白话文

 

明史国学导航

 

明史十讲

 

明史罗伦传

 

明史古诗文网

 

明史罗伦

 

明历史

 

皇明

 

明朝历史

 

明儒学案

 

辽史

 

清史

 

明史TXT

 

宋史

 

明史欧阳伦

 

明史儒林传原文及翻译

 

明史马世奇传翻译

 

明史案简介

 

明史而知兴替下一句

 

明史秦良玉传注释

 

明史秦良玉转翻译

 

明史王祯传翻译

 

明史欧洲四国传注释

 

明史odf

 

明史书籍

 

明史 王振

 

明史仁宣之治文言文翻译

 

明史奇侠武功排名

 

明史方孝孺传

 

明史欧阳铭

 

明史专家

 

明史epub下载

 

明史后妃传

 

明史eupb百度网盘

 

明史演义蔡东藩在线阅读

 

明史名臣传

 

明史欧阳铭传

 

明史翻译

 

明史孝义翻译

 

明史案说明了什么

 

明史王思传

 

明史刘基传

 

明史up主知乎

 

明史纪事本末卷之七十六翻译

 

明史职官志

 

明史isbn

 

明史左光斗传文言文翻译

 

明史纪事本末卷四十二翻译

 

明史里面有关于汤显祖的传记

 

明史秦良玉传翻译

 

明史对朱棣的评价

 

明史张溥传文言文翻译

 

明史马文升传原文及翻译

 

明史徐光启传

 

明史海瑞传翻译

 

明史案后人是什么意思

 

明史王阳明传

 

明史王思传文言文翻译

 

明史纪事本末弘治君臣翻译

 

明史列传第一百二十九陈道亨

 

明史纪事本末太祖起兵翻译

 

明史白话文在线全文翻译

 

明史哪个版本比较好

 

明史欧阳一敬传

 

明史文苑传翻译

 

明史文苑传

 

明史爱好者

 

明史白话文在线阅读

 

明史南炳文

 

明史而

 

明史儒林传

 

明史up主

 

明史修了多久

 

明史epub

 

明史而知兴替

 

明史南炳文pdf

 

明史的曲笔隐晦之处体现在哪里

 

明史欧洲四国传中提到了五大洲的是

 

明史万观传文言文翻译

 

明史欧阳铭翻译

 

明史可以知兴替

 

明史海瑞传全文

 

明史偶笔

 

明史马世奇传

 

明史孝义麹祥翻译

 

明史up

 

明史作者

 

明史戚继光传文言文翻译

 

明史纪事本末卷之七十六郑芝龙受抚翻译

 

明史王守仁传

 

明史孝义

 

明史戚继光传

 

明史equb

 

明史epub南炳

 

明史对明代历史而言是什么材料而明代档案是什么材料

 

明史郑芝龙传

 

明史魏忠贤传

 

明史张居正传翻译

 

明史海瑞传原文及翻译

 

明史孝义麹祥品质

 

明史青文胜为民请命翻译

 

明史本纪

 

明史日本传

 

明史况钟传原文及翻译

 

明史王守仁传原文及翻译

 

明史贰臣传

 

历史书籍推荐

 

为什么领导喜欢读明史

 

明史经纬

 

明史孝义之麹祥

 

明史秦良玉传文言文翻译

 

明史书籍推荐

 

明史辑略

 

明史秦良玉传

 

明史于谦传

 

明史纪事本末河漕转运文言文答案

 

红色百年行明史感党恩

 

明史杨廷和传原文

 

明史演义

 

明史张居正传全文翻译

 

明史纲要

 

明史白话文

 

明史研究

 

明史翻译全文阅读

 

明史海瑞传

 

明史张居正传

 

明史讲义

 

明史目录

 

明史稿

 

明史多少字

 

明史可信度高吗

 

明史杨慎传翻译

 

明史石璞传翻译

 

明史是谁修的

 

明史案

 

明史

 

明史纪事本末弘治君臣

 

明史在线阅读

 

明史秦良玉传原文及翻译

 

明史列传

 

明史纪事本末江陵柄政

 

明史是谁写的

 

明史纪事本末开国规模

 

明史纪事本末仁宣致治翻译

 

明史杨信传翻译

 

明史纪事本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