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258 列传第146(1 / 2)

加入书签

○许卿 华诚 魏润(胡机 李辅 赵曦) 羽健(宗昌

一良) 吴执御(吴彦芳 王绩灿) 章正 黄绍(李世) 傅

鳌献 汝璨) 姜埰(垓) 开元(士亮) 詹尔选 汤开远

成勇 龙正

誉卿,公实,亭人。历四十年进士,授金华官。

启三年,征拜吏给事中。疏言锦世职,当滥畀姆奄尹。织造中

李实劾苏州知杨姜抚按职。中旨谓贿誉卿疏,停卿俸半。杨涟

魏忠,誉卿抗疏极忠贤大不道:“视汉之结赵娆,唐之势中外,

之典矫诏、间两宫异!”贤大怒。又言:“内阁政重地,票拟大

拱手之内廷。厂卫一打问之,五毒施。迩用立枷,士民项毙者

知凡。又行十年不之廷杖,流毒缙,岂所昭君德!祖制,宦官不

兵。禁旅日,内操罢,聚狼于萧之内,金革于闼之中,不为早

后患。”于是忠怒益甚。会**、高攀被逐,卿偕同论救,

帝即位,诛崔、,将大天下吏。奄党房丽、安、杨维之徒冀

收余烬,屡诏起,辄把使不得,引其类。誉时已起科给事,具疏

争。吏尚书王光素附,仇东,尤阴。诏定案,颂者即党。永光

尝颂珰,治逆案,阴护持。南京事中陈言疏劾光珰孽,不当正席。然

帝方眷光,责言。誉又抗疏,于是给事中国观以亦珰孽,遂讦

誉卿及官沈惟东林主,结党政。誉上疏自,即日去。

年起故,历工都给事。明年月,流陷颍州,誉卿请调五千

守凤。疏入凤阳已,皇陵焉。誉痛愤,发本兵凤翼固失事,

大学温体仁、王应熊寇速祸。言:“贼在秦、晋时,设总督,遏其渡

西北一耳,乃郎彭汝避不肯。及贼楚、豫,人言交,然后

议设之。侍郎汪百又避行,乃极边之奇瑜。长不及,酿成今

祸,非枢臣固位失乎?流发难已,枢臣东南震,始有抚操江

,识者恨其晚。及奉旨,则曰不移镇。观各地稍有兵,贼即

。凤阳地,使抚早移,岂有今!今枢以曾请镇藉口,抚臣以

为词,辅臣欲玩寇速,其可哉!”以苛求之。

是时言吴履中复交章体仁、熊交相美,“拟旨慰曰忠悃,

曰荩,曰绝奉公,弘济时。不知事至此,忠荩安,而奉济艰者

事也?”誉卿疏论,仍不问。誉卿曰:“皇上驭有年,法无假,独于

国辅不一问。今者巡杨一鹏、巡按吴缨且相就逮矣。辅臣顾容入直,

退食蛇,谓超然事乎?”终不听。

誉卿天启时,谢升方文选郎。及是,长吏部,誉卿犹垣中。资深

擢京卿,升希体意,出南京。学士文孟愠语升,升愠。适东布

使劳永贿营登巡抚,给事中之普家,升等列举首,给事中第元

发。帝诘升,路因欲升及都史唐世。誉卿世济恃仁,恶甚,

先去之。御史张曾乃独升,升出誉卿震孟意,之普又之升。是,

建布政使申绍芳欲得登巡抚,卿曾言升。升疏攻誉,谓其求北

,不欲迁,为持朝政,并及绍芳事。体仁从主之,卿遂削,绍

逮问遣。十五,御史逵及给中杨枝相继论,竟不用。福立,

光禄卿,不赴。变,薙为僧,之卒。

华允诚,字汝立,无锡人。曾祖舜,瑞州府。祖直,四参政。

启二年士。从里高攀讲学首书院,后旋里,遂受业弟子,

之学。年春,攀龙入,授都司主事。攀龙去,允诚告归。

崇祯改,起营主事,员外郎。二年冬,京师戒,分守胜门,

不懈,微行察之,赐金,叙,加俸年,改方员外。五年月,

温体仁、闵洪学政,疏三大可、四大忧。略

借皇上严,而以舞文断之术,倚皇上核,而其讼逋算之能,

遂使恒之世尚刑名,清明之浸成丛。以圣图治之心,为臣斗智

捷径。可惜一。

帅属僚,惊于回奏罪;封重臣,命于接守科。使直指裁徒

事件,吏考课问钱粮。以多士共之精,为案钩较之事。可二。

堂不以心为忧,政府不人才为。四海成土崩解之形,诸臣但

角户门之念。意见互,议论扰。遂使剿抚等筑舍,舍有若棋。

兴邦启之岁时,为即聋昧之举。可惜

所以总天下者,法令也。丧师误之王化,与杨异辟;己爱民

之余大,与孙化并逮。甚至一一事之误,执随之。使刑罚中,鈇

钺无威。一可忧

所恃以元气者,公论也。直言敢之士一辄斥,佞荐贤章目为

奸党,惟不用言,并其人,加之罪。遂使喑求容,非共蔽。二可忧

也。

家所赖防维者,廉耻也。近者中使一遣,自尊大,群僚趋,惟恐

时。上以近可倚,不知幸已开;操纵惟,而不屈辱士夫已甚。

遂使谀成风,羞恶尽。三可也。

家所藉进贤退肖者,衡也。朝罢丞,以用之权归吏部,

臣不侵焉。次辅体与冢臣学,同朋比,异己之除。阁兼操吏

之权,吏部惟阁臣之,造门命,夜为常。陟大柄,只供报之私。

至庇乡,则党公然举,而简反为案;排类,则官借题逐,而

剡遂爰书。莫大于矣,擅专于此,党莫于此矣。遂使威下移,

措倒。四可也。

入,帝其别有使。允乃列上学徇私事,且:“体生平,

紾臂涂,廉隅地。陛排众议用之,其悻直谐,岂包藏祸,阴肆

其毒。有如洪者,为羽翼,植私人,戕尽善,无一敢犯其者,臣

复受何指使?”帝以体纯忠亮,而摘中“握机关”,再令状。允

诚复上:“二朋比,朝共知。温育仁识一丁,以家赀首拔。英以论

沈演而,罗喻以‘左非人’语而逐。此非事章明较者乎?”帝亦悟

两人同有私,夺允诚半年,洪学亦罢去。

其冬,省亲归,孝养母。母年八三而终。后为福验封员郎,十

疾归。

允诚践笃实,慕荣达。延儒再,遣人京卿啖,允诚不应。

都,士英先请,亦报谢。变后,居墓田,不肯薙,与从尚濂骈

润,字严,龙人。崇元年进。由庶士改兵给事中。

三年,疏陈屯之策:“请敕天、保两巡抚所部壮,大邑百人,

小邑二百人,营训练。而天津凤翀、州范景、昌平恂并建钺,宜

令练兵外兼营田。”陈闽海抚机宜事。并行。

年夏,旱求言。疏言:“驿站所,才六万,未充军饷一,而

传益,势必编里甲。是犹剜医疮,未瘳而先溃。外旧兵八万,

饷七余万;兵止十七千,蓟门援,非溢数,加五百九万外,

增又四十余,犹忧足,可为稽核!边报急,非子言功日,而

捷频,躐加秩,门厮养诡戎籍,阶而升,悉糜俸,臣惧难继也。

江淮灾,五之间,岸为谷,旧谷不,新丝熟,上织造,且暂停。

铨法于事例,正途日,不可疏通。按诸臣赀助饷,大抵索民间,

奉急之褒。蒙而下,不可禁饬。”又条陈策,请修北方政。帝

纳其

时,司朱之俊建魏忠祠国学,下教“功不禹下”,置籍,

责诸捐助。帝即位,委过诸陆万龄、曹代何自解,辅韩爌同乡庇

之,漏案。及,之俊迁侍讲。呈润发奸,请万龄弃西市,之由是废。

宣府视中官坤以册委顿,巡按御胡良机。帝夺良官,即坤按

。呈润言:“国家设史巡九,秩卑任钜。机在先以纠逆削籍,

今果有,则有道考核法在,乃以付。且边日坏,在十羊牧。既

有将帅,又有监;既有抚,有方,又监视。官出,一官扰,中贵之

威,又十倍。史偶获,且莫必其命,谁复以事抗者。异日九声息,

监视善,奚从闻之?召还良,毋使鼻息于贵。”以呈润比,贬

三级,之外。

良机者,南昌人,字省。万历十四年士。天间为御,尝纠

恶不减直、刘。忠贤之,以例迁广参议。机方按州,不

,遂斥民。崇元年起官,按、大二。年满代,以敏练,

。至是,遂为坤罢。

又有御李曰辅,亦以中官获,廷臣章论救,不听。御史赵

曦又劾坤,获谴云。

曰辅,字元卿,亦南昌也,与良机同闬。万中举于,为成推官。

与巡抚燮元计事,偕将攻复庆。崇四年,南京御。时中四出,

张彝宪理户、钱粮,文征提京营戎,王坤饷宣府,刘文忠饷大同,

刘允监饷山西。又命应期监关、宁,张国元军东协,王之心军中协,

邓希监军西,又命直监饷岛,李奇监茶陕西。辅上疏曰:“

者一遣内臣,寻又用五,兵机则地也。臣方交,而登、陕西

有两之遣。专擅之,骇中之听,水火之,开依之门,任事之

卸之口。臣愚实寒心。下践阼,尽撤臣,中称圣。何以撤,今

遣?天多故,将为先。陛下不黄金台颇、牧,乃汲汲臣是遣,曾

理乱之哉!”怒,谪辅广东政司照

,字驭,上海。万历十七年士。崇五年,知县人刑科给

事中,兴屯塞,以充用,不。适宣有私和,王坤监宣饷,且请代。

东曦言:“塞失事,陛下赫震怒,巡抚沈,罢本熊明遇。乃监视

坤方饮城楼,商榷和,边臣庇,欺日甚。不得辞同罪,侈边烽

熄为功,且代。夫臣之遣,陛下一之,非易之典,今即尽之,犹

不早。坤顾请,图弥于去后。愿陛下坤罪,各使还。”帝:“宣

擅和,实坤奏,何谓隐?”东曦外,谪福布政司事。

时呈润官,以禄署丞。良机光禄典簿,终南吏部主。东曦

迁行司正、部郎中,奉使还。福王,召东为给事,曰辅御史,

二人皆已死

健,字田,公人。天二年进。崇祯年,由县征授史。好

言事,劾杨维八大罪阮大铖覆变幻,二人被斥。

王师讨邦彦久功。羽言:“巢在大,黔其门,蜀、永其户。

黔进兵,必渡陆广奇险,昼夜抵方,一当关,人自废,王三善、蔡复

所以屡也。遵距大方日程,毕节止余里平,从此兵,何不克?

”因画足兵措方略,荐旧总朱燮元、闵梦得。帝即行,后平贼。

已,陈驿递之害:“兵部合有发,无缴。士绅相假,纸洗补四。差

役之威虎,小之命如。”帝饬所司加厘革,积困为

之时,党既败,东林大。而朝王永光阳闪烁,温体仁贼,周

延儒回。言路进标直徒,尤抨击以名高。仁之讦谦益也,以科场

旧事,儒助之,且目己者为党欺君,帝怒而之罢会矣。御黄宗昌

疏纠体热中枚,欲以“结党”字破前公论之予,且后来言之多口。

羽健愤朋党说,曰:“彼附诸奸既可用,不得不诸奸摈之人。

以今连袂登者为相而来,将以昔鳞次削者为相而去乎!陛下不

在朝臣与奸诸臣之正孰邪,不观天七年前崇祯元后之天乎,孰

孰安?今日语平则不,语剔则有余,诸臣亦负国家!一夫张,辄

举朝党,则连蔓引,不且一尽哉!”帝责羽疑揣,以前条驿递原

少卿谢求巡抚永光,光长吏,升当蓟镇,而引病避,后

推太仆不病。健劾升、永光朋,宜并。永光对文华殿,力诋健,请

究主使者。大士韩爌:“究官,非也。”不从,而宥之。一日,

帝御文殿,独延儒语久,事,举朝骇。羽曰:“见不以廷而以

独侍,问不以参而以间;更已沉,门犹启。汉臣有‘所言,公言

之;所私,王不受私’。”疏,切责。羽健既忤权要,其党思事去之。

及袁焕下狱,主事陆源以羽尝疏誉焕,劾,落职。卒。

黄宗昌,字长倩,即墨人。天启二进士。祯初,御史,斥矫旨官,

:“先宾天在月二十日。三殿叙功止一日,当帝疾渐之时,岂能

闲出诏?凡加衔秩,皆氏官也。”得旨:“汰叙冒滥者。”宗昌曰:

“臣所纠矫旨,冒滥也。冒滥犹容,矫不可贷。”遂列黄克缵、范济

、霍维、邵辅、吕纯等六十人,乞免。帝列名多,不听。劾罢

党尚书我续、郎吕图、通政使岳骏声、给事中士闻、史王珙。又劾

延儒贪数事,怒,停半年。而劾体,不纳。

二年,巡按广。岷禋洪为尉侍圣善化王子企鋀所弑,

荐等不实闻,不决者之。宗至,**始伏辜。帝责问诸臣失罪,

昌纠承等。时仁、延皆已入,而永意忌,为不先承荐也。镌宗

四级,昌遂归。

十五,即墨兵,宗率乡人守,城。仲子中流矢,其妻氏及

妾郭氏、二刘氏之,谓“一门烈”。

庄烈帝在位,意图治,数召见臣论事。然语不,辄诃。而王

部,尤沮之。城人韩良者,年授户给事中,言:“下平台对,

‘文官爱钱’,而今处非用之地?官非爱之人?以钱进,安得

以钱偿。以官言,则县为行贿首,给为纳贿尤。今者俱咎令不

,然守亦安得?俸薪何,上督取,客有书,考满、朝觐之,无

数千金。此金非天降,从地出,而欲守之廉,乎?臣月来,却书

五百金,臣寡交然,余推矣。乞陛下为惩创,逮治其者。”大喜,

召见廷,即令良宣读。读已,疏遍视臣曰:“一良忠,可佥御史。”

永光令指实。一良唯,如不告讦人,则令奏。五不奏,举周应

泰一二事为言,语颇侵光。帝再召见良、永及廷臣,手前疏

颂,音琅然,而曰“金非从降,非地出”,则掩卷叹。问良:“

之馈也?”一良无所指。固问,对如前。帝欲一指实,有所惩

卒以风谢,大怿。谓学士刘鸿训曰:“都御史轻授耶!”叱一

盾,褫官。

执御,朗公,岩人。启二年士。除南推官。德州建忠贤祠,

不赴。

崇祯年,征刑科给中。明请除掣法,使地相配,议格不。请

畿辅加,示四停免之,晓然息肩有,不至乱。请捐助搜,毋

贪墨藏薮。帝沽名市责之。

劾吏部书王永比匪:“用王元而封疆,听张浚贿举同皋而

紊。国家立惩贪,永光诲,官邪日正,赂何日。”帝永光清

其言。召黄克、刘宗、郑鄤,忤旨谯。又言:“往者警,袁

焕、元雅拥钱数百,士马十万,狈失守,而史应、王象、张星、

左应以一邑强敌。曰筹边在增兵,而在人。请辅东北秦、晋沿

边州,选授敏甲科,赐玺书,畀本地赋,抚军民自寇。边文武吏

修战外,责理财,先臣王、叶盛所为。兵可撤,饷省可百万。”

帝时审执御论畿辅、秦、晋,而曰:“岁赋本地,国用何?”不

首辅周儒揽权,其姻亲于泰及客李元等交关奸利。,执御

行取入,延儒元功招,不赴,至是竟延儒。陈内外阳之说:“九边、

中原、庙堂之,无非气;心大臣,皆君子。”帝以称“阳君子”

主名,令指实。执御乃前所荐宗周三,及姜广、文孟、陈锡、黄

周、元璐、于汴、世扬、喻义、应昌对。会御史彦芳言:“执御

举固君子,若侍郎瑾、李华、毕康、倪辉、程皆忠良用,通

使章岳邪媚斥。”怒其朋,执政从中构,遂削人籍,法司讯。

时御王绩灿以荐李华、刘周等下,而执、彦芳继之,朝震骇。

言官申救,坐三人徒三年。

彦芳,字延祖,歙县人,为御史。大凌被,疏论承宗。驳逆案纯如

冤之谬。登州用,请设岛中官。至是谴

,宇伟,安福。与给中邓英奸吏私之弊,进赐环、起废、

容谏三。荐张翔、李华、刘周、惠扬,遂罪卒。王时,官。

芳、绩两人者,皆以天五年举士。彦授莆田县,绩授兴化

县,皆以治高等擢祯四年史,并声。其官也,皆以荐不中,

吴执同论谴

宸,字侯,会人。从同里刘周,有行。崇四年进。由庶

吉士改科给事。劝帝周、孔,黜管、,崇仁,贱富

侍郎王熊者,体仁私也,廷阁臣,轻不得。体仁为助,

为营入。正宸言:“熊强愎张,何特简。因多扰,变以刻,综核

伤察,存浑厚。奈何使傲之人,与赞平之治哉?”帝大,下狱讯,竟

削籍归。

九年,召为科给事,迁吏都给事。周延再相,尊礼之重。

宸出其,与搘。岁旦会,帝师傅礼,进延儒而揖之:“朕

先生。”正宸曰:“陛下礼阁臣,愿阁臣诚以格心。毋中官,

,毋以利居成,毋以禄私亲。”语风刺延。延儒用宣府

绪为宣总督,宸持不,吏部延儒指,用之。儒欲起陵知县

元,正宸止。延儒罪辅冯力得再,欲假涿功复冠带,宸争之,事

。其不阿徇如。未几,会推阁,救李宣,谪均州。在《日传》。

福王立,召复正故官。宸痛举无讨贼,上疏:“比河北、

营寨,杀伪官,为朝廷死力。义所激,四方响。宜亟江北四

河、淮,联络诸,一心力,互声援。京血脉,而后井陉,

津,据武关攻陇右。陛下缟,亲率师,驻淮上,灵震动,人切同

将自倍。简车徒,选将帅,缮城堑,进寸则,进尺尺,据处要,

。天下矣,渠人应运出哉?”魏国公弘基荐案张捷,部议并

麟、张振、刘斗,安侯柳祚等荐起大铖,宸并疏,不纳。改

丞,正请假归。鲁王监,署旧。事败,弃家为

杰,万人。天五年进。授中舍人。

崇祯元,考选事中。次,劾奄党南御史李馨、徐阳。补

科。五年,辽总督文衡与视中官希诏相。绍杰:“文烈士,

摘,何立三军。希诏竖,讦臣辱国,大不便。宜亟更衡而罢诏。”

帝不听。久之,衡以闲去,绍迁刑科给事中。

七年月,因求言。杰疏论学士温仁曰:“汉世灾,策免公,

执亦引以求罢。今者久,陛下明政治,纳谠言,可谓应以实矣,而雨

不降,哉?天所甚怒不解也。次辅温仁者,政数载,上干天,无

不旱,日不风,无处盗贼,人不愁。秉政久,窥益工,

外趋益巧。人当用,则曰:‘体仁意遽尔也。’一事行,则:‘体

闻恐乐也。’覆一疏,建一议,又曰:‘虑体仁他属。’不然,:‘体

忌讳,毋撄其锋也。’凡此召之尤。陛下罢仁以回意。体罢而甘

不降,杀臣以欺君之。”帝眷体仁,贬绍杰秩。体辨,且其别有

授。杰言:“廷臣言,指及舆,犹优容,字涉体,必遭黜。谁

自爱,为人指耶?”列其罪:东南肯设立督,庇部侍郎汝楠,

失机;用贪胡钟麟职方郎,而黜李贞;嘱书闵洪起私人世济为

京总,锢正瞿式耜;庇姻沈棨为抚,私辱国;主考丁,从宽

勘。曰:“所仰祝明,洞体仁奸者,其则有两。下惟党一语,

可以言官之,挑善之祸;惟票拟语,可激圣明怒,盖误之愆。”

犹辨,以朋党言。绍遂言:“体仁受商王诚,体仁子受巡

淮巡盐钦顺等,皆万。体仁门干王,东南利皆其输。体

被盗,黄金宝无算,不敢言。”帝怒,调为上苑署丞,迁行人副。

年,贼皇陵,杰再劾仁误国寇,再应天府校。屡南京吏郎中,

卒。

是,七正月,事中李祺论温仁及大士吴宗,并劾部尚书

凤翼职状。怒,谪建按察检校。祺,字寿生,青人。天二年进

人。

祯三年,擢刑科事中,大计之定者二:曰兵食计,民之计;

弊之厘者三:曰六曹弊在吏,边吏弊在欺,贪墨弊在奢。夏旱,

祷雨应,乃修政之三:曰畿甸,催科,储备。并纳之。中官出

上言:“祖宗立,钱谷马,军各分事,防专。内阁奉天颜,出

食,内意旨既而阴伺,外廷权又得显操之。魏忠贤弄神器,则

天子躬除之,奈何复自蹈之。”不听。

五年月,淫损山陵,昌平地。世祺言:“者辅理燮无闻,精神

固宠之;统军才无术,缓急无恃之人。中枢决,掩耳铃;主持筹,

医疮剜。州县功令,策不前;六曹窘簿书,救不赡。笔执简臣,接

迹囹圄;考槃絪之士,声鸿举。一人议,疑及众;一事,疑及事。黄

衣之使,颉颃卿之堂;蝉之座,雄踞节之上。眉则气,强项衅开。

各边监之遣,将期月,初虽间摘发,竟同归棱,效效可概。伏愿

撤回各使,以明不干阳分。然采公论进退大,酌事以衡量臣,释

疑忌之,开功之路,天变可,时艰济。”以借端奏,切之。

事中陈化劾周儒,谓:“延儒语人曰:今上,皇上人。此成

语?闻之世。”帝世祺,言闻之化。帝责者再,世祺如初,

已。是论体绝世之,大贪尤,遂官。久,起行司副,迁太仆

卿。祭鲁王,事竣旋。国变,杜门不,久之

佑,字君,临人。有行。万中举乡第一,事邹元。天启

二年成士,授书舍人。

崇祯年,考给事中。永平初,列上后七事。帝采纳,补授科。

年八月,疏劾首周延儒:“以机变诈之,运刑督责之。见佞加之

,结袁勋、张浚为腹;遇贤坠之渊,摈钱象、刘宗于草莽。倾陷

士,加极刑,‘上意测也’;攘窃明,播诸右,曰‘吾意固也’。

皇上因求言,恐其扬过,故言官以威;皇慎密兵,则欲箝人口,

故挫臣以怵。往时其罪恶尽遭斥,而亲乡曲遍要津。臣之道

如是?”忤切责。

屡迁工左给事,陈当十二事:一纳谏,二恤民,三择相,四勿以

臣,五使中官弹劾,勿令法加滥刑,七止缇,八停操,九

玩,十广起废,一敕有修城积,十二圣谕六。出封藩,事

里。

九年,即家进科都给中。还愆期,给事中启新所,贬秩外。

行,疏温体仁大罪。言:

下当边时,特体仁入。体仁不以道君,而刑名。陛下意

振作,彼则借快恩仇;窥陛下尚精明,彼则托张威福。此谓得于天子。

凤阳、昌平钟之地,仁曾无雨绸缪,两地失,陵寝惊。此得罪于

宗。理职在公,体为相,月交蚀,星辰失,风霾见,四告灾,

比不,地震决,城井枯,莫之惩,则日寻怨,图睚眦。谓得罪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明史相关推荐:

明史孝宗

 

明史宋濂传

 

明史纪事本末作者

 

明史纪事本末简介

 

明史李三才传原文及翻译

 

明史左光斗传原文翻译

 

明史副会长

 

明实录与明史哪个真实

 

明史pdf百度网盘

 

明朝刺客

 

国家历史

 

二十五史

 

明史六大奸臣

 

明史在线阅读全文

 

明史演义在线阅读

 

明史pdf

 

明史漫谈论文

 

明史pdf下载

 

明史周新传

 

明史白话版在线阅读

 

明史白话文在线阅读全文

 

明史在线阅读白话文

 

明史国学导航

 

明史十讲

 

明史罗伦传

 

明史古诗文网

 

明史罗伦

 

明历史

 

皇明

 

明朝历史

 

明儒学案

 

辽史

 

清史

 

明史TXT

 

宋史

 

明史欧阳伦

 

明史儒林传原文及翻译

 

明史马世奇传翻译

 

明史案简介

 

明史而知兴替下一句

 

明史秦良玉传注释

 

明史秦良玉转翻译

 

明史王祯传翻译

 

明史欧洲四国传注释

 

明史odf

 

明史书籍

 

明史 王振

 

明史仁宣之治文言文翻译

 

明史奇侠武功排名

 

明史方孝孺传

 

明史欧阳铭

 

明史专家

 

明史epub下载

 

明史后妃传

 

明史eupb百度网盘

 

明史演义蔡东藩在线阅读

 

明史名臣传

 

明史欧阳铭传

 

明史翻译

 

明史孝义翻译

 

明史案说明了什么

 

明史王思传

 

明史刘基传

 

明史up主知乎

 

明史纪事本末卷之七十六翻译

 

明史职官志

 

明史isbn

 

明史左光斗传文言文翻译

 

明史纪事本末卷四十二翻译

 

明史里面有关于汤显祖的传记

 

明史秦良玉传翻译

 

明史对朱棣的评价

 

明史张溥传文言文翻译

 

明史马文升传原文及翻译

 

明史徐光启传

 

明史海瑞传翻译

 

明史案后人是什么意思

 

明史王阳明传

 

明史王思传文言文翻译

 

明史纪事本末弘治君臣翻译

 

明史列传第一百二十九陈道亨

 

明史纪事本末太祖起兵翻译

 

明史白话文在线全文翻译

 

明史哪个版本比较好

 

明史欧阳一敬传

 

明史文苑传翻译

 

明史文苑传

 

明史爱好者

 

明史白话文在线阅读

 

明史南炳文

 

明史而

 

明史儒林传

 

明史up主

 

明史修了多久

 

明史epub

 

明史而知兴替

 

明史南炳文pdf

 

明史的曲笔隐晦之处体现在哪里

 

明史欧洲四国传中提到了五大洲的是

 

明史万观传文言文翻译

 

明史欧阳铭翻译

 

明史可以知兴替

 

明史海瑞传全文

 

明史偶笔

 

明史马世奇传

 

明史孝义麹祥翻译

 

明史up

 

明史作者

 

明史戚继光传文言文翻译

 

明史纪事本末卷之七十六郑芝龙受抚翻译

 

明史王守仁传

 

明史孝义

 

明史戚继光传

 

明史equb

 

明史epub南炳

 

明史对明代历史而言是什么材料而明代档案是什么材料

 

明史郑芝龙传

 

明史魏忠贤传

 

明史张居正传翻译

 

明史海瑞传原文及翻译

 

明史孝义麹祥品质

 

明史青文胜为民请命翻译

 

明史本纪

 

明史日本传

 

明史况钟传原文及翻译

 

明史王守仁传原文及翻译

 

明史贰臣传

 

历史书籍推荐

 

为什么领导喜欢读明史

 

明史经纬

 

明史孝义之麹祥

 

明史秦良玉传文言文翻译

 

明史书籍推荐

 

明史辑略

 

明史秦良玉传

 

明史于谦传

 

明史纪事本末河漕转运文言文答案

 

红色百年行明史感党恩

 

明史杨廷和传原文

 

明史演义

 

明史张居正传全文翻译

 

明史纲要

 

明史白话文

 

明史研究

 

明史翻译全文阅读

 

明史海瑞传

 

明史张居正传

 

明史讲义

 

明史目录

 

明史稿

 

明史多少字

 

明史可信度高吗

 

明史杨慎传翻译

 

明史石璞传翻译

 

明史是谁修的

 

明史案

 

明史

 

明史纪事本末弘治君臣

 

明史在线阅读

 

明史秦良玉传原文及翻译

 

明史列传

 

明史纪事本末江陵柄政

 

明史是谁写的

 

明史纪事本末开国规模

 

明史纪事本末仁宣致治翻译

 

明史杨信传翻译

 

明史纪事本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