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50 志第26(2 / 2)

加入书签

岁仲、秋上日御殿制,遣臣祭先及配位。其十哲翰林官、两庑以

子监各二员献。每朔,及科进士释菜礼。司府州卫学各调官行

少牢,如太学。京府及府县学,止行释礼。崇十五年,以左丘

于圣人,改称先。并改儒周、程、张、朱、邵子亦称贤,位

,汉唐儒之上。然仅国更置之,阙里庙及天下宫未遑行也。

○旗纛

旗纛之有四。一,洪元年,官奏:“军行旗所当祭,旗谓旗。

帝出军曰:‘旗者,军之精,一军之侯。凡竖牙,祭以刚。’

,谓旗也。《白阴经》曰:‘将中营纛。天六军,用六纛。牦牛

为之,左騑马。’唐、宋及元有旗纛祭。今立庙京,春用蛰,

用霜降,遣官祭。”命建庙都督府之后,都督为官,题曰军

之神、纛之神。七年二,诏皇子率诸诣阅武祭旗纛,为坛七,行三

礼。后春祭,霜降日于教场。其二,暮享太日,祭纛于承门外。

其三,纛庙在川坛左。初,旗与太岁神合祭城南。年,别庙。每

岁仲秋,天子躬山川之,遣旗卫官行。其正,旗头将、六大将、

五方旗、主宰船正神、金鼓角炮之神、弓弩飞飞石之、阵前后神祇

五昌等,凡七,共一,南向。皇帝服弁,御天殿降。献官以从事。

祭物先农,七,黑白五。毛血、燎,与云雷雨神同。毕,设

器六地。刺鸡六,血以衅。其四,永乐后,有神旗祭,专火雷之

朔望,机营提官祭于场。牲少牢。旗纛皆内府,则设之。

王国旗纛,遣武官服行礼。天下卫于公署立庙,指挥使初献

。僚属亚献、献。仪杀京都。

○五

洪武年定制,岁终腊,通祭庙门外。八年,部奏:“五祀之,周、

汉、唐、宋不一。今拟孟祀户,坛皇宫左,司主之。夏祀灶,设坛御

厨,光寺官主。季夏中霤,坛乾清丹墀,官主之。孟秋祀,设坛

午门左,司门主。孟冬井,设宫内大井前,禄寺官之。四于有事

太庙之,季夏土旺之,牲用牢。”可。从中霤于天殿外楼前。

又岁暮祭五祀太庙西下,太寺官行

二年命马祖、牧、马、马步神,筑后湖。官言:“《周官》

春祭祖,天星也;祭先牧,始养马;秋祭社,始马者;祭马步,

乃神灾害马。隋用制,祭四仲之。唐、因之。定春、二仲月,

甲、、庚日,遣官致。为坛,乐用乐,行献礼。”四年,明升献

马十,其一白,长丈,不可鞯勒。祖曰:“天生英,必有司之。”

命太以少牢马祖,沙四百压之,人骑而苑中,之渐驯。帝乘之

夕月清凉山。比还,悦,赐飞越峰。复命太祀马祖。五年,诸神为

坛,止春祭。永乐十年,立京马神于莲花。其南马神,南太仆

之。

○南京

十庙。极真武三月三、九月日,道真觉普禅师宝以三月

十八日,都城隍八月祭王后一,祠山广惠张王以二月八日,显灵顺

以四月日、九二十八,皆南太常寺祭。汉陵尉蒋烈公子、晋成

阳卞忠公壸、济阳曹惠王彬、南唐刘肃王仁、元卫忠肃公寿俱以

四孟朔,岁除,天府官。惟蒋又有四二十六之祭。功臣庙十一。

后复增:关公,洪武十七年于鸡笼之阳,汉前将寿亭侯。嘉靖十

年订其,改称前将军寿亭侯。以四孟暮,应府官祭,五月十日,南

京太常官祭。妃,永七年封护国庇妙灵昭弘仁普天妃,正月十

五日、月二十日,南太常寺祭。太神庙,仲春、望日,京户部

官祭。马、马、先牧庙,以、秋仲中旬,日南京仆寺官。诸庙

皆少牢,真武与觉禅师羞。

○功臣庙

太祖既功臣配太庙,命别立于鸡笼。论次臣二十一人,

,生者其位。殿:中武宁王达、开忠武王遇春、阳武靖

、宁河顺王邓、东瓯武王汤、黔宁靖王沐。羊二,豕二。西序:

国武庄胡大海、梁国公德胜、国武壮华高、国忠烈俞通海、江国

烈公吴、安国烈公曹臣、黔威毅公复、燕忠愍侯兴祖。序:

国公冯用、西武壮公再成、国公丁兴、蔡忠毅公德胜、国襄

公吴桢、蕲国武公康茂、东海公茅成。羊二,二。两各设牌,总

“故指千百户所镇抚灵”。十,豕。以四岁暮,驸马都祭。

,胡大等殁,肖像于壸、蒋文之庙。及功臣成,移焉。永

三年,以中山勋德第,又命旦、清、中元、孟冬、至遣太寺官祭

大功之家庙,牲用少

师九庙

京师所者九庙。真武庙,永乐十年建,祀北极圣真君。正德二

明显佑,在海桥之东,祭日同京。

岳泰山,在朝门外,以三月十八日。

都城庙,祭五月十日。

寿亭侯公庙,乐间建。成化十年,又敕建庙平县之,祭以

月十日。皆常寺官

太仓神,建于仓,户官祭。

司马、祖、先神庙,仆寺官

丞相祠,永乐六从太常士刘履请,建顺天府之西。世祖庙,

嘉靖罢。皆二月,月中旬天府官

灵济宫,祀徐知、知谔。永乐十年,立皇城之西,正旦、冬至圣

节,内礼部及官各一祭。生,礼部祭。弘中,大士刘健请毋遣

阁臣。靖中,遣太常官。

荣国公广孝,熙元年祀太庙。嘉靖九撤庙祀,移祀大隆寺,

皇城西北隅。寺毁,移崇国

、都城用太牢,五庙用牢,真、灵济素羞。

○诸神

洪武年,命书省下县,访应祀神。名山川、圣明王、臣烈

,凡有于国家惠爱在者,著祀典,有司岁致祭。年,又天下

祇,常功德于,事迹著者,不致祭,禁人毁祠宇。年,定神封

,凡后溢美之皆革去。天下神不应祀者,即祠也,司毋得祭。

治元年,礼科张功言:“祀典正人心正。今朝廷祭之外,又有释牟尼

佛、三三境九应元雷普化天、金玉真君元、神父母,诸观中

有水官君、诸诸帝之,非所法天下。”帝下章礼部,尚书周谟等

牟尼文生西方天竺国。宗其教,以本为法身,德业为身,并

真身为,其实人耳。家以老为师。熹有曰:“玉清始天尊非老子

法身,清太上君又非子报身,设有二,又非老子为。而老又自为

上清太老君,仿释氏又失之也。”今凡遇寿等节,不令修吉祥斋

醮,或丧礼,令修建扬斋醮。其大兴寺、朝宫俱停官祭告。

北极天星主微大帝,北极星在紫垣中,统初,紫微殿,设像

告。夫禜祭星,古礼也。今乃像如人,之为帝,稽之祀,诚无据。

声普化尊者,家以为司五雷,又以六二十四为天尊现之日,

故岁是日遣诣显灵致祭。风云雷,南郊祀,而川坛复秋报,

此祭当罢免。

祖师天扶教玄**真君者,传记云:“汉张陵,善符治病。唐天

,宋熙、大观,累号一靖应君,子亦有封。国朝袭正一教真

之封。”然宋邵温云:“张鲁祖、父衡,以符法授受,号师君。”今

以正月五日为生日,官诣显宫祭告,亦非祀

青龙神,记云:“有僧卢,寓西山。有童子来。时久,童子

入潭化青龙,得雨。赐卢号感应禅,建寺像,别龙祠于上。宣

德中,大圆通,加二封号,秋祭之。”迩者旱,祈无应,足崇奉

明矣。

梓潼帝者,记:“神张,名子,居七曲山。仕晋战,人为庙。

、宋屡至英显。道家帝命梓掌文昌事及人禄籍,元加号帝君,

而天下校亦有祀者。泰中,京师旧辟而新,岁以月三日辰,遣

祭。”梓潼显于蜀,食其地宜。文六星与无涉,敕罢免。其祠在

天下学者,俱拆毁。

北极佑真君者,乃玄武宿,后以为真,作龟于其下。宋真宗讳,

为真武。靖康初,加号佑助顺灵真君。志云:“真武为乐王太,修

武当山,功成飞。奉上命镇北。被发足,建纛玄旗。”此道附会

说。国御制碑,太祖定天下,阴佑为,当建南京崇。及太靖难,

以神有相功,于京城隅并武山重建宇。两岁时朔各遣官祭,而

武当山专官督事。宪尝范金像。今止遵洪间例,年三月日、九

月九日素羞,太常官祭,余停免。

崇恩真、隆恩君者,家以崇姓萨名,西蜀,宋徽时尝从

宸、林灵素学法有。隆恩,则玉枢府天将灵官也,又尝从传符法。永

,以道周思得传灵官,乃于城之西天将庙祖师殿。宣德中,改

观,封真君。化初改灵宫。年换袍,所费訾。近祈祷无

罢免。

金阙上、玉阙帝者,云:“县灵济祀五代徐温子证、知

御制碑太宗尝豫,祷辄应,大新闽庙宇,秋致祭。又立庙师,

封金阙君、玉真君。统、成中,累号为上。朔望节俱遣祀,

时荐新,四时换服。”神世系迹,本甚异,僣号宜正,妄亦宜

省。神圣帝、母元君金玉阙君者,二徐父及其配。宋封父齐

为忠武人,母氏为仁寿仙妃,皆为仙。永乐成化间,屡加封号,

宜削号祀。

岳泰山神者,山五岳,庙在安州山。又每南郊及川坛俱

合祭礼。今阳门外元东岳庙,国因而不。夫既祭封内,且合祭

坛,此庙之,实为渎。

师都城之神者,旧在顺府西南,以五月一日为诞辰,是日及

令皆官祀。城隍之,非人也,安诞辰?南郊秋俱已合,则诞

及节之祀非,凡此当罢免。

议上,乃命修斋醮,官祭告,并东岳、真武、隍庙、济宫祭,俱

旧。二真君及父母妻去帝号,仍旧封,冠袍等换回焚,余如议行

典,太时,应祀陈乔、杨邦乂、姚兴、鉷,成祀李冰、文翁、

张咏,州祀黄,密县卓茂,江祀陆、陆抗、陆凯,州祀李迁,建

宁祀谢甫,彭祀狄仁,九江李黼,庆祀余、韩建、李宗。宣宗

时,高祀耿遇。英宗,豫章韦丹、逊,无祀张巡。宪宗时,崖山祀

张世杰、陆秀夫。孝宗时,新会祀慈元杨,延平罗从彦、李侗,宁祀刘

子翚,撒祀潭,庐陵文天祥,婺源祀熹,都祀陈澔,饶州祀万里,

福州祀文龙,化祀陈,湖广李芾,广西祀马。武宗,真定颜杲卿、

真卿,韶州附张九龄拯,沂祀诸葛,萧山游酢、从彦。历代名

显著。臣题请,礼官议,事载录,年可稽。若有明代之臣

者,或功勋,以学行,或以直,或以事,胪志乘,于碑版,匪

足。其者,鄱湖忠臣祀丁普等三十人,南忠臣祠赵德胜

,太平臣庙祀云、王、许瑗,金华忠祠祀胡海,皆祖自定典。

后,通祀常遇,山海祀徐达,苏州祀原吉、忱,淮祀陈瑄,海

祀卫青、徐安生,甘州祀忠,榆祀余子,杭州于谦,山祀魏

祀王得,广州杨信民、毛吉,南祀沐、沐晟,贵州祀成,庐

、李时,广信邓颙,庆祀贺隆,上祀伍骥、丁泉,远祀叶

祀王祎、吴云,田祀刘,平阳薛瑄,州祀邹、徐善,金华

章懋,皆众著目,炳可考。他郡县川龙神烈之士,及祈祷应而祀

典》所,w.uanshu.co尤详悉

坛祭无鬼神。《春秋传》曰“鬼所归,不为厉。”此其也。《

祭法》:王祭泰,诸侯公厉,夫祭族。《士礼》:“疾病祷厉’,

《郑注》谓“汉民间皆祠厉”,则此祀于上下,然后皆不举。洪武

三年定,京都泰厉,坛玄武中,岁清明及月朔日官致祭。前期七

日,檄都城隍。祭日,京省城神位于上,无鬼神等于坛下东西,

羊三,三,饭三石。国祭国,府州郡厉,祭邑厉,皆设坛北,一

年二祭京师。社则祭厉。后郡邑厉、乡厉,以清明、七月五日、

十月朔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明史相关推荐:

明史孝宗

 

明史宋濂传

 

明史纪事本末作者

 

明史纪事本末简介

 

明史李三才传原文及翻译

 

明史左光斗传原文翻译

 

明史副会长

 

明实录与明史哪个真实

 

明史pdf百度网盘

 

明朝刺客

 

国家历史

 

二十五史

 

明史六大奸臣

 

明史在线阅读全文

 

明史演义在线阅读

 

明史pdf

 

明史漫谈论文

 

明史pdf下载

 

明史周新传

 

明史白话版在线阅读

 

明史白话文在线阅读全文

 

明史在线阅读白话文

 

明史国学导航

 

明史十讲

 

明史罗伦传

 

明史古诗文网

 

明史罗伦

 

明历史

 

皇明

 

明朝历史

 

明儒学案

 

辽史

 

清史

 

明史TXT

 

宋史

 

明史欧阳伦

 

明史儒林传原文及翻译

 

明史马世奇传翻译

 

明史案简介

 

明史而知兴替下一句

 

明史秦良玉传注释

 

明史秦良玉转翻译

 

明史王祯传翻译

 

明史欧洲四国传注释

 

明史odf

 

明史书籍

 

明史 王振

 

明史仁宣之治文言文翻译

 

明史奇侠武功排名

 

明史方孝孺传

 

明史欧阳铭

 

明史专家

 

明史epub下载

 

明史后妃传

 

明史eupb百度网盘

 

明史演义蔡东藩在线阅读

 

明史名臣传

 

明史欧阳铭传

 

明史翻译

 

明史孝义翻译

 

明史案说明了什么

 

明史王思传

 

明史刘基传

 

明史up主知乎

 

明史纪事本末卷之七十六翻译

 

明史职官志

 

明史isbn

 

明史左光斗传文言文翻译

 

明史纪事本末卷四十二翻译

 

明史里面有关于汤显祖的传记

 

明史秦良玉传翻译

 

明史对朱棣的评价

 

明史张溥传文言文翻译

 

明史马文升传原文及翻译

 

明史徐光启传

 

明史海瑞传翻译

 

明史案后人是什么意思

 

明史王阳明传

 

明史王思传文言文翻译

 

明史纪事本末弘治君臣翻译

 

明史列传第一百二十九陈道亨

 

明史纪事本末太祖起兵翻译

 

明史白话文在线全文翻译

 

明史哪个版本比较好

 

明史欧阳一敬传

 

明史文苑传翻译

 

明史文苑传

 

明史爱好者

 

明史白话文在线阅读

 

明史南炳文

 

明史而

 

明史儒林传

 

明史up主

 

明史修了多久

 

明史epub

 

明史而知兴替

 

明史南炳文pdf

 

明史的曲笔隐晦之处体现在哪里

 

明史欧洲四国传中提到了五大洲的是

 

明史万观传文言文翻译

 

明史欧阳铭翻译

 

明史可以知兴替

 

明史海瑞传全文

 

明史偶笔

 

明史马世奇传

 

明史孝义麹祥翻译

 

明史up

 

明史作者

 

明史戚继光传文言文翻译

 

明史纪事本末卷之七十六郑芝龙受抚翻译

 

明史王守仁传

 

明史孝义

 

明史戚继光传

 

明史equb

 

明史epub南炳

 

明史对明代历史而言是什么材料而明代档案是什么材料

 

明史郑芝龙传

 

明史魏忠贤传

 

明史张居正传翻译

 

明史海瑞传原文及翻译

 

明史孝义麹祥品质

 

明史青文胜为民请命翻译

 

明史本纪

 

明史日本传

 

明史况钟传原文及翻译

 

明史王守仁传原文及翻译

 

明史贰臣传

 

历史书籍推荐

 

为什么领导喜欢读明史

 

明史经纬

 

明史孝义之麹祥

 

明史秦良玉传文言文翻译

 

明史书籍推荐

 

明史辑略

 

明史秦良玉传

 

明史于谦传

 

明史纪事本末河漕转运文言文答案

 

红色百年行明史感党恩

 

明史杨廷和传原文

 

明史演义

 

明史张居正传全文翻译

 

明史纲要

 

明史白话文

 

明史研究

 

明史翻译全文阅读

 

明史海瑞传

 

明史张居正传

 

明史讲义

 

明史目录

 

明史稿

 

明史多少字

 

明史可信度高吗

 

明史杨慎传翻译

 

明史石璞传翻译

 

明史是谁修的

 

明史案

 

明史

 

明史纪事本末弘治君臣

 

明史在线阅读

 

明史秦良玉传原文及翻译

 

明史列传

 

明史纪事本末江陵柄政

 

明史是谁写的

 

明史纪事本末开国规模

 

明史纪事本末仁宣致治翻译

 

明史杨信传翻译

 

明史纪事本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