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芸虽不是我亲女,但为夫也是在乎她的啊,这二十年来为夫不顾体弱,四处奔走反清之余,也曾向多方好友打听,甚至求助于那贼子吴三桂,让他派兵在辖内搜寻,可他最后回复为夫的却是,滇南境内并无此女……”
再次提起昔日往事,让二人心情都有些沉重,看了一会儿西湖风光,老迈的钱谦益已坚持不住,柳如是指挥着让画舫靠岸。
搀扶着钱谦益上轿后,柳如是却没有和他一起回去,而是绕道去买了些宣纸才打算折返。路上,许是轿子里太闷,掀开了轿帘子好让气息流通些,外面是熙熙攘攘的人群,这样的情景本是让她看惯了,但忽瞥见坐在路边的一群人却是吸引了她的注意。
只见他们满脸泥垢,衣服破烂,好似乞丐一般,但坐在路边又不向行人伸手乞讨,这让柳如是感觉奇怪;再打量看去,发现当中还有一个妇人,其余都是把辫子盘在脑袋上的男人,这样说似乎也不对,因为四个男人中有两个面庞青涩得跟孩子一样,一个比普通成年男子还要魁梧些,一个则有些显得瘦弱。
不知是怎么,柳如是看着他们同情心大起,让轿夫停了下来,示意贴身丫鬟念芸赏给他们几个银钱,念芸十六七岁年纪,是被柳如是在其年幼时捡来,她有些不解夫人举动,歪头对轿内询问道:“夫人,往常您也没有这习惯,这叫花子城里多了去了,您干嘛非要赏他们啊?”
这丫鬟捡来时,.kansh.已饿得皮包骨,名字也是柳如是给起的;虽说是丫鬟,但柳如是看着她长大,对其并没有像其他下人一般,甚至还有些宠溺,见她不解,柳如是柔柔一笑道:“我看到他们,心里不知怎地就有种亲切感,再说念芸你以前不也乞讨过吗,怎么没有感同身受呢?”
念芸调皮得吐了吐舌头,从柳如是手里接过碎银子,旁边几个轿夫见了,都有些羡慕嫉妒那几个叫花子,甚至都产生了记住他们模样,下工后来抢夺的念头。
这一行人,正是跋山涉水到此的林青一家和曾大虎父子;没有车马,也不知道路的他们只能四方打听,依着好心人指点才艰难到此,途中他们为避开盘查路引的官军,曾多次混在乞丐大军里。虽然借此一次次惊险过关,但比这更不容易的是芸氏裹着小脚,若是在乞丐堆里叫人发现了,后果简直不堪设想,其中凶险不足为外人道也。
漫长旅途让林青累得不行,正揉捏着自己的小胳膊小腿,忽见稍远处驶过一顶深蓝色轿子,应该是抬得久了,四个抬轿的轿夫青筋鼓起着,肌肉挥洒间隔着短褂都知道浑身是汗;又见轿子侧面的帘子被轻轻掀起,露出了白皙的半张脸,看其头饰林青就知道是个尊贵妇人;待轿子停了下来,一少女上前和妇人交谈少许后,直往自己这边过来。
等少女走近了,林青才看清楚她相貌,只见她约莫十六七岁年纪,额头大而饱满,往下是明眸皓齿的一张小脸,白皙肌肤与乌黑秀发映衬间更显得娇艳,但打扮却像是婢女丫鬟。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