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晚,卢植、闵贡等人保护皇帝刘辩和陈留王刘协,并以萤光为指引向南而行,试图回到雒阳宫中。
又过了一天,这一日早上,公卿大臣们都已经在北邙山等待皇帝一行人回宫。
先前宫中大乱,宦官据守宫门,袁术下令放火烧宫,大火与浓烟这才让“大魔王”董卓知晓现在宫中肯定出了重大变故,他意识到这是一个天大的机会。
于是董卓派兵前往雒阳,在行至雒阳的途中,才打听到了如今皇帝此时正前往北邙山,便率领兵马数千赶了过去。
董卓率大军前来,这可让惊魂未定、年纪尚小的刘辩又一次受到了惊吓,他吓得痛哭流涕,群臣见状,对着董卓呵斥“有诏退兵!”
在群臣最前面的崔烈更是大声斥责董卓,让他赶快退兵。
董卓看见了朝廷诸臣浩浩荡荡的迎驾队伍,反而更加大怒,他指着崔烈骂道,“我日夜兼程,率领手下诸军跑了三百多里路,你现在还叫我回避?你信不信我现在就砍下你的脑袋!”
随后董卓又指着大臣们,说“诸公作为大臣,不能匡扶社稷,致使天下动荡不安,就连天子都被迫流亡于宫外,你们好意思吗!你们哪里还有让我退兵的理由!”
董卓说完,翻身下马,径直走向皇帝刘辩一行人,他躬身参拜刘辩说“陛下令宦官们惑乱朝纲,才导致今天这种场面的发生!”
董先生此时仗着自己有兵有马,手握众军,就强行和皇帝刘辩、陈留王刘协说话,董卓又向刘辩询问事变经过,皇帝刘辩语无伦次, .uknsho而刘协却能表述清楚。
董卓十分高兴,觉得陈留王比现在的小皇帝贤能,而且认为自己与抚养陈留王的董太后是同族,于是心里有了废黜少帝,改立陈留王为皇帝的念头。
董卓此人实际上就根本没有参加政变,就连宦官们都不是他杀的,若不是袁绍这个“搅屎棍”董卓还不知道在哪里呢。
但如今恰逢大臣迎驾时,他打听到情况才率兵过来,还吹嘘自己跑了三百多里,并强行将皇帝等人迎驾回宫,脸皮之厚,绝非常人,用一句名人的话“我从未见过如此厚颜无耻之人!”
到了第二天,皇帝刘辩才返回了南宫崇德殿,经此一事,他下令大赦天下,改元昭宁。
而“大魔王”董卓在政变之后,利用了自己无敌的运气和天下无双的厚脸皮,成功捞到了大量的声望。
在汉灵帝末年,民间盛传童谣,其中有一首为“侯非侯,王非王,千乘万骑上北邙。”
在宫变发生时,刘辩已经登基为帝,已非昔日的“史侯”,而当时的陈留王刘协被称为“董侯”,但他不久就成为皇帝,所以叫“侯非侯,王非王”,而“千乘万骑走北芒”指的是百官公卿乘车骑马保护少帝和陈留王上了北邙山,至此童谣灵验了,也体现了如今的混乱局面。
董卓的凉州兵真的像传说中的晓勇无敌吗?雒阳城中的世家就从此沉寂吗?关羽带领的军队又会作何打算?满朝文武会乖乖听董卓的话吗?
这一切到底是道德的沦丧还是人性的扭曲。
请看下一章⊙ω⊙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