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书》记载到,董卓初入雒阳时,利用数千兵马连续四五天夜伏昼出,虚张声势。
但其实这段话的真实性不是太高,汉少帝刘辩仅到了雒阳三天就被废,不仅时间上说不过去,而且此时宫中的何进、何苗的部队还在雒阳,守卫城门的丁原、朱儁尚存,董卓仅靠数千兵马想进雒阳搞事如同以卵击石。
可谁知是不是老天都在帮助董卓,还是董魔王的幸运指太高。
在董卓大军到来之际,何进的部下鲍信趁机找上了一个可以左右董卓的人,人称“猪队友”的袁绍。
袁绍原本就是何进的心腹,而董卓也是因为他才得以进京。
鲍信对袁绍说,“董卓野心勃勃,手下如今又有百战之师,如果本初你现在不召集军队趁早收拾掉他,此后必为大患!”
“董卓新至,人困马乏,将军出击,将手到擒来矣!”
可听到鲍信这样讲的袁绍似乎并没有在意,鲍信看袁绍并不采纳自己诱杀董卓的计划,就连夜弃官逃到了自己的老家。
董卓进京之后,先是吞并了无人归属的何进、何苗的部队。
随后诱使李泽杀死了自己主公执金吾丁原,如此董卓掌握了雒阳的所有军权。
董卓为了上位不择手段,狼子野心已显露无疑,他又以久雨的理由,将司空刘弘罢免。
在司空被罢免后,董魔王就厚颜无耻地说道,“我也不是谦虚,文章、经书我也不会念,但你们应该清楚下一任司空是谁。”
于是朝廷派使者到显阳苑拜董卓为司空,司空董卓想要废掉皇帝刘辩,就找来袁绍过来商议废立之事,并且想趁机拉拢袁绍。
袁绍自然不同意这大逆不道的事情,但他看到显阳苑中的甲士,知道此次董卓来势汹汹,只好搬出自己的叔父袁隗来救场,袁绍坐在底下的座位上说,“此乃国家大事,最起码也要和太傅商量商量”
董卓却狡辩说,“刘家的事,哪里轮得到和袁隗商量!”
袁绍说,“恐怕大多数人都不会同意你的意见!”
董卓闻言大怒,起身拔出刀来,刀对着袁绍“竖子!天下事岂不决我?我今为之,谁敢不从?你的意思是我董卓的刀不利吗!”
袁绍反讥,将佩刀拔出,“天下健者,岂唯董公?”然后拿着佩刀作揖而去,董卓知道袁绍的声望地位,也拿他没办法。
董卓将废立之事汇报给太傅袁隗,袁隗同意了,袁绍一看自己的叔父也不帮他,因此弃官逃亡至冀州勃海郡。
先前董卓在雒阳实现他的梦想时,一路颠簸的关羽一行人也到达了河东郡。
抵达河东郡不久,斥候就禀报了在这些天内雒阳城中发生一系列事情。
关羽也知道如今大将军何进已死,大魔王董卓此时已进雒阳,他心想“黄花菜都凉了,现在我赶到此处又能怎样呢?”关羽又不禁感叹。
军师郭嘉看关羽愁眉不展,便对他说道,“主公不必烦恼,我那好友,正向邵亭赶来,我到时与他共商良策”
“哦,他要来了,好,我便再等几日”关羽听闻郭嘉此言不是头不疼了、腿不酸了、干啥都有劲了。
几日后,正在营帐中双手被在后面的关羽,停下脚步,听到帐外有脚步声,于是就喊到,“进来吧,有何事禀报?”
士兵抱拳答道,“主公,营外有人来访”
“何人?”
“主公,是位儒生,温文尔雅的,对了,他说是您在颍川荀氏书院的故人。”
“哦,是他来了,快前去营外迎接先生,算了,还是我亲自去吧,对了,通知郭奉孝,让他一会儿前来帐中。”关羽吩咐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