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一束聚光灯打落在两个主持人的身上,在场所有人的注意力都被吸引了过去。
手里端着盘子的人纷纷停止了进食,礼貌的把一次性的纸盘放在长桌边上;几个男生自发的就近搬来身边的椅子,让女生们坐了下来,然后男士们也纷纷就座。
方展宏注意到渡边健一郎和渡边久雄两个,带着几个穿和服的日本男男女女,围在距离主持人极近的地方,象传统的日本人那样,拿着几个小垫子垫在地上,然后双腿跪坐在那里,态度恭谨严肃。
这时台上的主持人开始叽里呱啦讲起日文,然后另一个学生用很标准的播音式中文一段段的翻译,台下的人则挑间歇有秩序的轻轻鼓掌。
听两个主持人介绍了半天,方展宏这才大略想到这次聚会是什么性质。
大体而言,北京的日本留学生组织,一段时间就会自发的组织一次类似这样的“亲善”活动,邀请首都各个阶层的人,尤其是知识分子参加,增进了解、加深友谊。
这类的聚会在北京其实非常的有名,只不过前几年方展宏都在校园里醉心专业,社交圈子窄而已。
实际上,这些日本留学生本身在国内大多是富裕人家的子弟,而他们的亲友也有很多在北京或者中国其他地方和中国人合资经商地。因此这类留学生往往有些背景。而且他们的活动都是有人赞助的——拿今天来说,除了场地是学院借的不要钱以外,酒水食物、音响器材什么的都是要花钱的。
很多涉及日资的生意,往往就在这样的活动中牵线搭桥,彼此一拍即合,所以来这里地,基本都是和日本人很“友好”的中国人,怀着各自的目的而来。
而今天。这些日本人选择九一八这个敏感的日子搞这个聚会,据说宗旨是“反思战争,正视历史,促进理解和亲善友好,展望未来”;同时,代表所有的日本人向中国人“道歉”。
——主持人地原话确实是这么说的。说话时的态度诚恳的使人简直无法丝毫置疑他“道歉”的诚意。
当负责翻译的另一个主持人说出最后一句话时,方展宏明显的感觉到吕无忘脸上那种冷漠淡然的神情松弛了很多,他甚至难得的对身边的安田枝子微微地笑了一下。
其实吕无忘今天来,纯粹是来看个热闹的,而且是因为方展宏来了,所以他才好奇跟着来——毕竟对于一个十八岁地、从未出过江苏省的大男生而言,首都地留学生的生活,对他来说还是很新奇的。
但是他来参加这个聚会,并不等于他对安田枝子或者日本留学生就有什么好感。一直到这会儿,他才似乎对安田枝子和她的这帮日本朋友有了那么一点点认同。
唉。还是太年轻了……方展宏在心里轻轻的叹了口气。
说实话,方展宏对日本人所谓的这种道歉。实在觉得十分别扭——比如说吧,刚才那一段话里。这个日本留学生主持人至少四次用到了“亲善”这个词。
不仅仅是中国人,恐怕了解那段历史的全亚洲各国人民,都知道日本人的所谓“亲善”和“大东亚共荣”是他妈地什么意思!
按照正常的思维,作为战败国地日本,本来应该很忌讳提这类用语才对;可是这些年来,这些日本鬼子的后代,似乎从不介意这类用语频繁的出现在各类与中国、韩国人交际的场合;对于这些用语对于当年被侵略各国产生的某些心理上的阴影和不快,更是恍如不知一般。
你还不能说他有什么不对。否则的话,就是你不文明、不友好了。为什么?我们讲亲善有什么错呢?你们难道不知道这两个汉字是友好、和平的意思吗?我们这是促进两国友谊嘛!
所以你要是反对的话。你就是愤青,你就是不理智,你就是粗鄙落后的,不文明不友好。
也就是说,中日亲善是没错的,错的只是战争;现在和平了,我们更要亲善,可见当年提出大东亚共荣亲善的日本人,本意还是好的,只不过在操作过程中出现了一点技术性的错误;大东亚亲善共荣的伟大事业落到了一群军人手里,造成了一场战争,不但给中国人造成了痛苦,也给我们日本人民造成了很大的痛苦,大家都是受害者,可是我们依然要向中国人道歉,虽然我们本意是好的——这就是日本人的逻辑,这就是他们所谓的“道歉”。
所以日本人,尤其日本的网民经常说,我们已经在许多场合许多次的向你们中国人道歉了,你们还要我们道歉几次?包括许多中国的砖家精蝇们也做证列举说,日本的某人某人在某时某地向我们道过歉了,我们应当理智,两国关系要着眼于未来……
放他妈矮倭子的罗圈拐弯驴球屁!
大和民族不愧是世界上最会装傻和抵赖的民族!他们所谓的这种道歉,根本就是一种偷换概念的行为。
坏人对好人道歉,结果弄得坏人比好人还要委屈——这世上还有这等放屁的道歉吗?
一个强盗跑到别人的家里,杀死了父亲,奸污了母亲,抢走了主人的财产;然后道歉说,实在对不起,我搬走你家的电视机时,为了逃避警察的追捕,不小心电视掉下来把我自己的脚砸骨折了——可见犯罪行为真不是一件好事啊,它给我们双方都带来了痛苦,我到现在脚伤都没好,我们真是一样的可怜啊……
这种卑劣低等的民族,他们永远不会有勇气象当年的那位德国首相一样,站出来堂堂正正的说一句,对不起,我们日本人错了,我们侵略了你们,我们有罪。
这些日本人都是聋子,要他们听见正义的声音,就必须用枪声、炮声!
这些日本人都是瞎子,要他们的眼睛看见正义的光,就必须用血、用火!
方展宏不是没有接触过形形色色的日本反战人士、亲华左翼人士、或者干脆被右翼狗们
日奸”的那些人……
但是无一例外的,他们反对的是“战争”,而不是“侵略”;而他们之所以反战,根本就是在反思战争给他们的祖国日本带来了哪些灾难;或者说,反思为什么那场战争没有给日本带来足够多的利益,反而带来了灾难。
也就是说,如果那场战争是对日本有好处的,那还是可以打的;如果能使大东亚“共荣”起来,那还是亚洲文明的一大“进步”。
奢望这样的一个民族会“道歉”?方展宏看了看一脸天真的激动的吕无忘,轻轻的哼了一声。
这时,台上的主持人已经开始煽情了,煽得一塌糊涂,感天动地,山无棱,天地合,你是风儿我是沙,总之能扯出一朵花——无非是讲个日本家庭在战争中和战争后如何潦倒,承受了多少痛苦;然后又描述了一段类似日本孤儿在中国的故事,据说该孤儿成了大公司老板之后,还回去当年那个东北小山村报恩了。
狗屁!地球人都知道,当年被收养的那些日本鬼子的遗孤回国之后无不大力宣扬支那养父母的无知、愚昧和贫穷……报恩?童话吧?
煽情完毕之后,宣布了今天的活动流程:首先是看一部资料电影;其次是请一位特别有名的中国教授级学者、中日关系研究专家来给大家做讲座。
电影学院就是这点好。放影设备各系都有,随手借来,找块干净墙壁,拉起幕布把灯一关就得。
手打小说,手打版小说,文字版小说,
不用等主持人招呼,会场内地众人纷纷自己找地方调整了座位坐了下来,乌压压坐了一屋子人;然后,前面两个日本学生拉起了幕布,很快。会场上所有的灯都暗了下来。
会场的后方一束投影光打在幕布上,全场观众礼貌的热烈鼓掌,电影开始了。
这个资料片是当年日军侵华,“进入”国民政府当时的首都南京的时候,一个德国人道主义随军记者拍摄的。这个德国鬼子基本是随军采访,日本人也比较配合。所以镜头比较稳定,看得比较清楚。
但是才看了一会儿,方展宏心里就冷笑不止。
这个片子完全是站在德国人和日本人的视角拍地,大量资料都在歌颂皇军的纪律严明、军容整肃,作战有力……
要不是方展宏身为中国人,清楚的知道这些畜生占领南京之后干了些什么,他简直就要以为自己在看一部歌颂三项纪律八项注意的主旋律电影,这些日本鬼子简直比当年的红军还要“文明”。
这种资料电影,显然是非常枯燥沉闷的。不过今天请来地大多是电影学院或者中戏的学生,在看这种片子方面都是训练有素。所以不但没有人不耐烦的交头接耳,反倒时不时有掌声。
在电影学院。看电影鼓掌是件非常常见的事情——每个学生入学后,学长们和老师们都是这样教的。在看一部电影时。适当的恰在坎节上的鼓掌,能够显示你对电影的理解和品味。
同一部电影,有的人只会在剧情故事情节**的时候鼓掌叫好;而有些人则会为某处一个导演语汇地折射,或者一个镜头、一个音响效果、一个光灯的运用而鼓掌——作为学电影地学生,这就分出了高下,能让站在一旁的你地课任老师了解你的水平和你到底有没有看“懂”这部电影。
方展宏从头到尾都没有动弹一下。他满脸鄙夷的斜视了一下坐在他前方的那几个明显是中国学生,却连连鼓掌的家伙。
这种日本鬼子的御用记者拍的片子,你是看不懂是怎么得?有什么可鼓掌的?
这时。资料片已经放到了结尾地**,那是日本兵攻入南京国民党的总统府地一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