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次你二哥来时,有你家四叔陪同,此次邹叔遣你独自前来,定是对你放心的。”
汤毅尝了一口竹签上的面团,入口香滑,面皮焦脆,内里软糯,嘴中迸发出一股麦酒的香味,甜意并不腻人。
接着对邹士文说道:“我与你二哥同岁,比你姐小两岁,士文可愿让我有个弟弟。”
来的这些时日,这位汤公子给人观感颇好,又与大姐二哥熟识,要是还扭捏着反倒显得自己不痛快了。
“毅哥儿。”
邹士文摸了摸后脑勺,高声喊道。
汤毅含笑应了声,又尝了口手中的吃食,普通的一张饼只要2文到5文,这家敢卖10文,味道确实不错。
难道是用酒发的面?
“掌柜的,你这吃食叫啥,怪好吃的,莫非是用酒和的面。”
前方赵宝树的声音响起,道出了他心中的疑惑。
赵宝树咂咂嘴,似是在回味,接着说:“第二口下去的时候,感觉第一口就已经醉了,等吃到第三口,又没了一点儿酒意。”
这种路旁的摊位,主人都被叫做“老板”或者“店家”,在铺面里经营的生意,算是另一种意义上的“登堂入室”了,方被称一声“掌柜”。
老汉面带笑容的答道:“此物唤做“馍”,在我的家乡是一道稀松平常的面食。”
瞧着众人似乎意犹未尽,待老板说完,赵宝树上前两步,说:“先来4个,把刚刚那个也算上,再听下去我们冒口水可就献丑了。”
从老板手中接过“大个儿”的馍,转身递给胖胖的男子,说:“冯兄可要慢点吃,味道好极了。”
冯玉祥冲赵宝树眨眨眼睛,伸手接过,拱手一请,与其余二人相视一笑。
赵宝树啃着手中的馍,看着灶台边忙碌的少女,这般好吃的吃食正是从她手上做出来的,又夸赞道:“小厨娘,手真巧,味道好,吃得饱。”
少女停下手中的方铲,扶了扶帽子也不说话,静静的站在锅边对着赵宝树笑。
正在此时,眼角余光看见一个熟悉的身影,约莫是朝这自己这边来的,远远打了声招呼。
“大伯。”
迎面而来的男子听到侄女的声音,似是身后有人追赶,一边跑一边喊道。
“快,熄火收摊。”
少女转头看向爹爹,街口喧嚣渐起。
“宝树,再拿几个。”
瞧着要有什么事情发生,汤毅招呼一声,示意赵宝树买几个带着路上吃。
转身踱步走过摊子,邹士文紧随其后,冯玉祥拢起袖子冲老汉点点头,笑眯眯的跟了上去,赵宝树应了一声,落在后面掏出一两银子,对着摊主说到:“掌柜的再拿四个,多余的钱银不用找了。”
老汉笑着接过银子,掀开手边的纱布捂子,取出四个热气腾腾的馍,冲着身边神色有点焦急的女儿说了声:“闺女,给客人包好。”
说完便离开摊子,急步往前走去。
少女踮起脚尖,伸长脖子盯着街口,闻声蹲下身子,从柜下拿出四张油纸,起身快速的折成口袋状,将砧板上的馍分别放入其中,眼睛望着迎向大伯的父亲,双手捧起递给赵宝树,努努嘴“喏”了一声。
赵宝树看着少女,转头是摊主的背影,约莫还有三百来步就可与迎面而来的男子撞上,刚被少女喊了句“大伯”的羊皮袄男子,一边跑一边摆手,似是让老汉返回。
“喏。”
见眼前的客人并未接过,少女抬起胳膊往前递了一递,加大音量又说了声。
赵宝树回过头来,抖抖衣袖伸手去接。
四个叠起来许是有些大了,眼前的小手被撑的鼓鼓囊囊,第一下没拿稳,满溢的油脂滑不溜秋儿,赵宝树就用了些力气,取舍间难免有些肢体接触,少女感觉手被捏了一下,往后一抽,蹙起眉头,回神盯着赵宝树说到:“公子可还想再买几个?”
只觉入手冰凉,丝滑如玉,正待细细体会,掌中的“寒玉”已从指尖滑过。
面前的佳人正用粗布擦拭着手背,赵宝树单手拿住手中的吃食,另一只手前伸,笑道:“小掌柜可否给我一张擦擦手,你家这馍着实肥美多汁。”
少女取出块儿干净的粗布,丢向前去。
赵宝树一把抓住,擦了擦手中和吃食“外衣”上的油脂,将其对折搭在摊边的木把手上,拿起买好的馍,冲着少女挥挥手,道了声“走了”。
没听到”慢走”之类的客气话,赵宝树扯扯嘴角,迈步往汤毅处走去,身后吵闹声渐近。
和不远处树下的几位同伴汇合,赵宝树将买来的馍分别递给三人,邹士文笑着接过,冯玉祥摸摸肚子,挥了挥手中没吃完的那份,摇手拒绝,汤毅则是将那没吃上几口的还递给了赵宝树。
“时辰差不多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