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需要向建业的方向行礼就行。
等等这些类似的行为,目的就是通过仪式感让孙亮的形象融入士兵的生活当中。
一开始士兵可能不习惯,但是时间一长,这种行为就会成为士兵生活的一部分。他们对皇帝只会更加忠诚和尊敬。
就像虔诚的基督教徒那样,每天吃饭前都要祷告。
但是孙亮没有用谎言去欺骗士兵,因为士兵所有的待遇,包括吃饭的食物,身上穿的衣服,发放的月钱,都是孙亮给的,
不像基督徒那样,吃饭时嘴上感谢主的赐予,其实他的主什么都没有给他。
不仅仅是监军可以成为孙亮的思想宣传工具,军医,负责发放钱粮的佐吏也可以成为孙亮的工具。
当军医给士兵治病的时候,可以趁势向士兵宣讲孙亮的德政,当发放月钱和奖励的时候,佐吏也可以向士兵宣讲孙亮的德政。
给士兵治病,和发放钱粮奖励时,往往是士兵最感激的时候,军医和佐官的宣讲,士兵也最能听进去,比普通时的宣讲,效果要好上十倍不止。
这么做的目的就是要时刻告诉士兵,你现在的待遇,所拥有的一切,都是孙亮给的,你要学会感恩,报答孙亮。
大家有了统一的思想,有了统一的效忠目标,自然拧成一股绳,劲也会往一处使。
控制军队的第二点,就是要控制军队的钱袋子。
目前养这五千兵马所用的钱财,.kanshm是孙亮控制粮价时,将少府与大司农剩余的粮食卖出之后所得的钱财。
由于吴国商贾们都来孙亮这里存粮,所以孙亮的粮食也富足了起来,这笔钱自然而然就被孙亮用来募兵了。
现在这些士兵如此高的待遇,就三国而言,没有孙亮将来的众多私产做支撑,是根本养不起的。
这五千士兵掌管钱粮的佐官,全部都由孙亮亲自任命,而且这些佐官与将官校官之间互不统属,直属于孙亮,也只听命于孙亮。
所有的月钱,奖励,军需物资统一由孙亮调配,发放。既不属于少府,也不属于大司农。
这样一来,这支部队就不属于吴国的任何政治体系,只直属于孙亮。
吴国的大将军与太尉对这只部队没有统属关系,调不动其中的一兵一卒。
这样做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军官们与士兵都是乡亲,朋友,关系非常要好,佐吏在发放钱粮的时候,军官们自然会去监视佐吏有没有少发或者漏发的现象。
那么,佐吏肯定也不敢贪污,因为佐吏在这只军队里属于外人,既和士兵不熟,也和军官不熟,他们只能依靠皇帝给的权利行事,所以肯定不敢贪污。
但是时间一长,这些佐吏肯定跟军官处好了关系,万一他们联合起来贪污怎么办?
好办,佐官半年一调动,每次调动前都要派官员进行审计核查,而且孙亮还会派人不定期的对钱粮进行核算,防止做假账的情况。
况且这些佐吏都是孙亮亲自委派的,自然也是孙亮的心腹,德行不嘉,品行不端之人,孙亮也肯定不会用。M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