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统帅与参军长都这么厉害了,监军也不能是个庸人不是,否则怎么配得上前两位的能力?
这个监军就是在孙亮亲政那会,被提为散骑中常侍的楼玄。
楼玄是吴国的名士,沛郡蕲县人,他这一生虽然没有建立什么功业,但其忠心之名为后世所传颂。
孙皓时期,楼玄以九卿身份,亲自持刀侍奉保卫孙皓,行为上端正自己,为众人做表率,且奉公守法,未有私心,应对事情也恳切忠直,就像许褚护卫曹操那样,时刻警惕,不敢慢怠。
可惜,后来受奸人诽谤污蔑,加之孙皓不明事理,便将楼玄贬至交州为民。
在后来,东观令华覈上疏孙皓,告诉孙皓楼玄是有名的贤臣,天地间没有比他还忠心的人了,他是被冤枉的,你作为皇帝,应该宽恕重用他,一旦你重要他,那么吴国的好日子就要来了。
楼玄作为吴国的名士,受吴国士子们推崇,威望比较高。
但是华覈的上疏,不但没有让孙皓悔过,反而让孙皓觉得楼玄此人名声太大,对自己不利。
于是孙皓又将楼玄的儿子楼据贬到交州,把他父子俩充作步卒,随交州将军张奕讨伐贼寇。
孙皓暗中给张奕写信,要求张奕找个机会杀死他们,并造成楼玄战死的假象。
楼据刚到交趾,因水土不服,病死了,楼玄接到诏命后,不顾丧子之痛,孤身一人,持刀步行,准备跟随张奕讨贼。
楼玄见到张奕后,向张奕辄拜行礼,张奕知道楼玄的名声,不忍心杀楼玄。
之后张奕身体染疾,病故于交州,楼玄亲自为其收殓安葬。
楼玄在张奕的遗物中,看到了孙皓的秘密诏书,仰天长叹,恭敬的对着孙皓的方向行臣子之礼后,便自杀了。
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楼玄用自己的行动验证了这句话,证明了自己对吴国的忠诚。
楼玄属于吴国的死忠,又是名士,从其敢于持刀步行与敌作战来看,身体状况也不会太差,应该能够适应军旅生活,不像后几个朝代的普通书生那般文弱不堪。
陆抗和陶璜都属于年轻将领,楼玄最年长,目前来说楼玄,也最出名,所以楼玄负责教育,纪律之事,也能让陆抗和陶璜心服。
吴国,太初宫,北辰殿。
此时的孙亮,正站在北辰殿门前,被一群画师围着。
画师们正在专心致志的为孙亮画像。
在孙亮的洗脑方略里,由千夫长带领所属士兵,每日向孙亮的画像行礼并宣誓效忠。
大概也就是一千人一张画,现在五千之众需要五张画像。
孙亮找来了十个画师为孙亮画像,多画几幅备用。
说实话,给皇帝画像可不是个简单的活,不在于画像本身,而在于皇帝的喜好。
画丑了,皇帝不高兴,画的太帅,就显的太假,皇帝也不高兴,画的不够威武,皇帝更不高兴,等等类似的情况,若是遇到暴虐的皇帝,搞不好画师都会因此丧命。
还好孙亮年纪比较小,在外的名声还不错,在宫里也没有经常因为喜好而擅杀宫中之人,反而对宫中之人施之以仁,还经常赏赐宫中内侍。
所以画师们也不是那么的畏惧。
不过孙亮和历代皇帝的观感可不一样,不是往找个凳子,往那一坐,让画师们直接画就了事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