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的太监干政开始于太宗,成型于宣宗英宗,成熟于宪宗,皇帝弄出太监,就是为了牵制文臣,这某种意义上就是祖宗家法。文臣们顶多是钻钻空子想办法削弱太监势力,比如刘健谢迁他们弄得减员增效,消减皇庄等等,可是没有一个人有胆子从根源上斩断太监干政的根基。
除此之外,还有对皇家下手,这是一般的大臣敢想的?尽管都知道那群当猪养的家伙,一身毛病,但也是皇家的猪,是大臣们可以碰的吗?
只要张超用好了手下的荡倭营系统的一帮子人,想必那些吃的脑满肠肥的旧军官还真不敢造反,就算造反,张超也可以镇压。
张超立刻意识到,这是杨一清在怀疑他的目的,张超准备利用国士院办的这几件大事,绝不部分是在侵消皇权,这一点两个人都心知肚明。
张超笑着说道,“还是杨公知吾。做完了这些大事,吾也想必年岁已高,可以告老还乡了。
所谓道不行,乘桴浮于海,若是到时候国士院不争气,吾可以躲在海外养老。杨公肯定知道,吾在海外有不少产业,所以吾一族躲在海外,想必陛下也奈何不得。”
杨一清突然间哈哈大笑起来,“子卓儿女双全,又有亿万家私,尚且不惧,老夫一个隐宫之人,无儿无女,又有何惧?”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