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后路
张超突然将自己的盘算告诉杨一清,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杨一清代表的明朝真正的实干派,从基层爬起来,然后一步一个脚印,靠着切切实实的功劳爬到了现在的位置,他们是大明真正的顶梁柱,与那些靠着嘴炮或是文章写得好的翰林是两回事。
正统以后,全部政务的处理、裁决,重大问题的决策,几乎由各部门议定。府、部、院诸衙门该管事务,皆由各衙门先行提出处理意见,是为部议。
但是自正德登基之后,受到群臣上书的刺激,这一套政治模式被正德推翻了,鉴于文臣的巨大权力,正德利用刘瑾完全撇开了内外廷,开始了一段时间的独裁,当时朝政皆由刘瑾一伙说了算,内阁六部九卿只能垂首听命,他们虽然还是可以延议廷推,但是到了刘瑾手里是什么结果那就是天知道了,这也是刘瑾为什么那么遭恨的根本原因。
虽然在暗处利用种种手段影响廷议廷推,但是对廷推廷议的结果军机房比较尊重,这看起来已经恢复了以前的制度,而且军机房又改变了以前内阁和司礼监之间的内耗,所以相比于刘瑾那一套进步非常多。
但是随着正德意外驾崩,一岁多的嘉靖继位,一切都发生了变化。这个时候张超提前一步意识到一个问题,太皇太后张氏名声实在不怎么样,更是几十年不问朝政,而且还跟张超是亲戚关系,这样一来,作为军机房事实上的领袖张超就会变成众矢之的。
但是当这一天张超将自己的改革打算告诉杨一清时,杨一清真的十分吃惊,他万万没有想到张超真的想对大明动大手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