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承安大摇大摆地跨入敦煌殿。
李慕紧紧跟随在后。
群臣见丞相归来,立刻一片哗然。
“沈大人,是你把我们聚荣在此的么?”
“沈大人,是出了什么事么?”
“沈大人,前方战事,我们是得胜了么?”
一时间,敦煌殿上沸反连天。
王慕见状,忙站了出来,高声道:“吵什么!这是你们的新王,还不快下跪?”
说罢,王慕率先带头跪了下来,李慕旋即也跪了下来。
一众沈承安安排好的大臣,也一个接一个的跪下。
剩下一部分大臣,惊恐不已,错愕地看着眼前发生的一切。
而沈承安,就在他们的注视下,一步一步,径直走向皇位。
只见他缓缓转过身来,就这样,在众目睽睽之下,坐上了那把金灿灿的龙椅。
知道这一刻,朝堂上的那些大臣才明白,当下,在他们眼前的,不是什么萧魏的沈丞相,而是一个赤裸裸的篡权者。
一小部分审时度势的大臣们见状,明白大势已定,慌忙跟着一同下跪,剩下一众萧魏老臣,矗立在大殿之上,怒视着沈承安。
“沈大人,你这是何意啊?”户部尚书司马徽站了出来,大声质问着。
“司马爱卿,这是看不出来么?”沈承安笑着答道。
“沈大人,这玩笑怕是开不起吧。”礼部尚书,尉迟蔚面容严肃的说道,“按萧魏律法,谋权篡位者,车裂于市,株连九族!”
“沈承安,你好大的胆子,你真当我萧魏无人么?”太傅西门尚指着沈承安,怒斥道,“来人,将这谋权者拿下!”
西门尚,四处呼喊着禁军,却毫无反应。
直到此刻,他才在下跪的人群中,发现了禁军统领李慕的身影。
“你们。。。你们一个个。。。。”西门尚手指颤抖着,愤怒地指着跪于地上的群臣,“如今,陛下还带着大军在前方浴血奋战,保卫国土,而你们,而你们一个个,居然干出如此苟且的勾当,你们枉为人臣,愧对萧魏。枉为人臣,愧对萧魏啊!”
“够了!”沈承安缓缓站了起来,看着眼前这些迟迟还不愿下跪的大臣,“尔等跪是不跪?”
“想让我们拥你称王,百日做梦!”西门尚正气凛然地说道,“萧魏,自古就是刘氏的天下,以前是,现在是,将来还会是,绝轮不到你这样的小人上位!”
“是啊!”
“没错,沈承安,想让我们为你下跪,痴心妄想。”
其他众臣也纷纷附和着。
这些人,皆萧魏的肱股之臣,对刘氏一向忠心耿耿。
“各位,沈某在此奉劝一句,识时务者为俊杰。”沈承安走向西门尚,“自古能者上位,我沈承安顺应天命,登上帝位,有何不妥?”
“萧魏王昏庸无能,胆小怯懦,致我萧魏日渐衰落,莫说北燕,就连那小小的安陵,也屡屡来犯。这些尔等都心知肚明不是?”
“为臣者,不想着如何为君王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反而想着谋其权,篡其位。试问,这是为臣之道么?”西门尚大声斥责道,“若这世上群臣都如你这般,那岂不是天下大乱?”
沈承安闻之,仰天大笑,“尔等真是冥顽不灵。所谓不破不立,萧魏若还在刘氏手中,定会走向灭国之路。”
几个大臣任未有任何动摇,怒视着沈承安。不管萧魏皇室如何昏庸无能,篡权者,他们是绝不会支持的。
“看来尔等是不撞南墙不回头啊,行,那我便告诉你们,我们萧魏败了!全军覆灭!”
“你说什么?”
“怎么可能?”
沈承安一语激起千层浪,群臣震惊不已。
西门尚激动不已,“沈承安,你为了登上帝位,竟编造出如此荒谬的谎言,你不怕报应么?”
“西门大人,淡定呐”沈承安拍了拍西门尚,“沈某所说,千真万确,此刻,就有五千北燕军,在殿外守候着!”
“若非沈某凭一张三寸不烂之舌,力争求和,此刻殿外站着的,就应该是北燕十万大军,而站在这殿上说话的,就将是那北燕三皇子!”
“尔等还要如此顽固不化么?此次战争的罪魁祸首就是太子刘玄,难道还要将皇位传与这样的人么?”沈承安大声的质问着。
李慕见状,忙出来造势,“沈承安是我萧魏的救星,我等支持沈承安顺应天命,登基帝位,还我萧魏河清海晏,国泰民安。”
“支持沈承安顺应天命,登基帝位!”识趣的官员们,纷纷附和道!
“笑话,真是滑天下之大稽,沈承安,你听好了,只要这世上还有刘氏一脉,这帝位就轮不到你!”
西门尚义正言辞地高喊着,率一众老臣,立于殿上,拒不下跪。
沈承安最后的一点耐心,也被他们损耗殆尽。
他走向李慕,抽出他的佩剑,一步一步,走到西门尚面前。
在大庭广众之下,将剑缓缓刺入了西门尚的胸膛。
深红的血,立刻淌了出来,流遍了大殿。
沈承安凑到西门尚耳边,对着奄奄一息的西门尚耳语道,“西门大人,您请放心,今日过后,这春秋大陆上,将再无刘氏血脉。”
西门尚怒目圆睁,死死瞪着沈承安,倒了下去。
沈承安抽出剑,掷于地。
双手指天,高呼道“顺我者昌,逆我者亡”
群臣噤若寒蝉,伏于地。
沈承安捡起佩剑,将其还于李慕,“剩下的这些人,你知道怎么办,朕还有要事要办,这里就交予你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