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是有勇无谋!”公孙烈看着手中的奏折,勃然大怒。一把将奏折掷于地上。
“陛下息怒。”一旁的雷公公见状,慌忙捡起奏折。“这三殿下呀,英勇无比,单枪匹马独创萧魏大营,此刻啊,这北燕的老百姓,都议论此事呢。”
“他英勇?他英勇的小命都快不保了,别人叫阵杀敌,背后有千军万马,他倒好,孤身一人,倒也不怕。若不是萧魏王忌惮着我北燕的实力,他此刻早已葬身异乡了。朕怎么就生了这么个有勇无谋的愣头小子。”
公孙烈迟迟难以消气。众多皇子中,他最是欢喜的,还属公孙战。此番派他前去,不过是为了让他立立战功,长长见识。可他倒好,给他整出这么个独闯龙潭的戏码,公孙烈现在想来,还是心有余悸。
“还有那肖恬,堂堂一个大将,连一个副将都管不住么?他们此刻到哪儿了?”
“陛下,之前来信,肖将军已率大军抵达前线,正在扎营安寨,整顿三军。”雷公公一五一十的向公孙烈汇报着。
“你传朕口谕,让肖恬务必速战速决,莫要贻误战机,还有,让他看好三皇子,别让他再捅什么篓子了。”
“然”
不知为何,从大军出征起,公孙烈内心便隐隐不安。他已精心布局多年,而今,自己一统天下的大计眼看就要一步步实现了,他可不希望这第一步,就出什么幺蛾子。
公孙战独闯敌营的事,也把肖恬吓出一身冷汗。公孙战平日里目空一切,负才傲物,自不会把他的命令放在眼里。肖恬也就由他去了,虽说此番征讨萧魏,公孙战是他的副将,但毕竟也是个皇子,肖恬平日里还是给足了公孙战面子。
肖恬还指着速战速决,回去领个军功,但公孙战若出个三长两短,莫说军功,以北燕王的脾气,怕是到时,连他的项上人头都保不住了。
肖恬在营帐内来回踱步,给他带来最大麻烦的竟不是那萧魏大军,而是自家皇子,这是让肖恬始料未及的。既不能责令公孙战以他为尊,又不能容着公孙战乱来,肖恬一时有些骑虎难下,左右为难。
“肖将军在为何事苦恼啊?”肖恬正思索间,公孙战来到了他的营帐内。
“三殿下,听闻你独闯萧魏大营,怒斩萧魏大将,可有受伤。”肖恬见公孙战前来,忙关切的问道。
“无碍。”公孙战抖了抖肩,轻巧的回道。
“那便好,那便好。”听闻公孙战未受伤,肖恬悬着的心总算是放下些了。
“肖将军,本王知道此事本王做的有些不妥,本王答应你,今后关于此战的大小事宜,本王任由肖将军差遣,一切听从你的指挥。”
拐弯抹角,并不是司马战的性格。他知道此番就算他不主动提出,他父皇多半也会再传急令,命其全权听从肖恬,与其这样,不如先下手为强,兴许还能换来些他想要的东西。
司马战确实不怎么爱动脑,但也绝非愚钝之徒。
“殿下言重了,臣只是心系殿下安慰,战场之上,刀剑无眼呐。”司马战突然的示好,让肖恬一时惶恐。
“肖将军,自我大哥归隐山田起,北燕的储君之位,便一直空闲,本王想听听你的看法。”
北燕的储君之争,早已不是什么秘密。表面上,一向自负的司马战,对于储君之争,并不怎么感兴趣。然这毕竟是天子之位,试问这种世上又有哪个皇子,会对此熟若无睹呢?
司马战不像他大哥那般沉熟稳重,更不像他二哥那般工于心计。他向来直来直往,我为你退一步,你自当相报。
果然不出肖恬所料,司马战突然如此,定是有所图。让他没想到的是,平日里一向目中无人,厌恶官场交际的司马战,如今却会主动拉拢自己。
“无妨,如今大战将至,当以战局为重,储君之事,待我等凯旋,本王再向肖将军请教。”见肖恬犹豫不语,司马战便不再强逼。强者,自有人追随。这是司马战信的道。他相信,待到战事结束,肖恬自会追随。
肖恬眉头紧锁,其实,二皇子早已三番五次的拉拢他,但储君站队一事,需得小心再小心才是,一着不慎满盘皆输。到底站谁,此事肖恬还需得好好掂量掂量。
“殿下所言极是,臣正欲召开会议,共商伐敌之策。”顺着公孙战的意思,肖恬将话题一转,转到了眼前的战事上。
“那便依你,本王有些累,尔等好生商讨,本王就现行休息了。”商议计策,何等枯燥乏味,公孙战自是不感兴趣。他要做的只是上阵杀敌罢了,如何杀,怎样杀,他并不在乎。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