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虞山下,萧魏王在营帐中,召集了几位将领,正在探讨此次的作战计划。
他们在这里静候北燕大军已经多时了,据前方探子来报,北燕的五万大军已经离天虞山近在咫尺,不日便会抵达。
夏侯安仍三番五次地提出主动出击,打北燕一个立足未稳。不过这样的战略显然太过激进。要想采取这样的战术,是需要巨大的勇气的。而显然,现在的萧魏王是不具备这份勇气的。
夏侯安知道这次萧魏王意已决,此事也绝不会有转机,但他还在据理力争着,在他看来,这是战胜北燕唯一的办法。
“夏侯安,朕已经说过,这件事朕意已决,你不必多言。”萧魏王再一次坚决的表明了自己的态度。
“陛下,臣只需五千精骑。。。”夏侯安还在坚持着。
“此次北燕来袭,声势浩荡,只是天虞山易守难攻,我等现在需要讨论的是如何做好防守。”萧魏王的态度越发坚决,他深信主动出击,定是一次赌博,虽说有赌未必输,但不赌,定不会输。
此时营外忽然传来一阵骚乱,萧魏王连忙携一众将军,出营一探究竟。
只见,有一少年,头戴金冠,身着白袍,手持一杆银蛇枪,脚胯一匹玄英宝驹,威风凌凌,立于账外。
萧魏的士卒从未见过如此气势非凡之人,竟纷纷杵在原地,无一人敢向前。
“哈哈哈哈”那少年挥舞着手中的银蛇枪,大笑不止。那笑声好不狂妄。
“来者何人,胆敢独闯我萧魏大营。”萧魏王边叱问道,边做手势,派人前去那少年身后的林子探去。他不敢相信,这世上居然还有人如此大摇大摆,耀武扬威地独闯大营。数年征战的嗅觉告诉他,那少年不过是个幌子,他背后定有埋伏。
“萧魏王,不用去查了,只我一人尔尔。”少年轻蔑一笑“我奉北燕王之命,特来止战。”
“敢问如何止战?”萧魏王深知,依照北燕王公孙烈的性子,绝不会未战先降,眼前这少年的行为,让他也一时摸不着头脑。
那少年提起手中的银蛇枪,直指萧魏王“你们派五人与我单挑,若有一人能得胜,那我北燕便鸣金收兵,之前我们两国的恩怨一笔勾销,天虞山我们也不要了,如何?”
此言一出,全军哗然。一时半会儿都没有反应过来,连同萧魏王在内,皆愣在原地。
单枪匹马,独闯萧魏两万大军的兵营,当今世上,能做出此举的,恐怕也只有公孙战一人了。漫长的行军路,让他早就心生倦厌。于是他快马加鞭,先行赶来,让自己可以活动活动。
“陛下千万小心,臣认的这杆银蛇枪,他是北燕的三皇子公孙战。”夏侯安见状,握紧了手中的刀。“他此番前来,却非善类,北燕王也不会如此轻易善罢甘休,此中恐有诈。”
公孙战此番前来,只是想让银蛇枪杀个痛快。剩下的,公孙战并未想过,他也不会去想。可眼前,萧魏的兵马一个个皆畏手畏脚地杵在原地,这让他的耐心也消耗殆尽。
“怎么?难道萧魏的战士皆是些贪生怕死之辈?”公孙战不耐烦地喊着。“谁能来同我一战?”
“北燕小儿,切莫嚣张”群军中,一黑脸将军御马杀出,手举一双流星锤,直指公孙战。
此乃萧魏的虎啸将军李准。见军中有人迎战,全军激昂,一时间,军营上空,喊声震天。夏侯安见状,一把抢过鼓槌,亲自为其擂鼓助威。
公孙战见此,大喜,忙举枪迎敌。
这李准,力大无穷,常伴萧魏王左右,有万夫不挡之勇。
李准手举双锤而至,迎着公孙战,便是重重一锤,公孙战忙架枪相挡,两兵相碰,火花四溅。公孙战架开双锤,旋即一枪,劈头盖脸的朝李准劈去。李准慌乱相挡,只觉虎口一震,向后连退数步,还未站稳,公孙战的第二枪便袭来,紧接着就是第三枪。
公孙战疾风骤雨般的攻势,让李准疲于应付,疲态尽显,毫无招架之力。而公孙战则愈战愈勇。公孙战虚晃一枪,然后猛地向李准扎去。那出枪如猛虎出洞,迅雷不及掩耳。李准阻挡不及,应声倒地,吐血而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