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祚帝得知耶律余睹并未退兵,别且扬言要将他挫骨扬灰之后,才知道自己又做错了,金兵马上就会展开春季攻势,到时候云州和应州也是不保,遂决定再想东逃跑,吴奉先给他出主意道:“我们与大宋不是兄弟之邦吗?何不再向大宋借兵?”
天祚帝连忙称好,于是派遣吴奉先前往大宋借兵,大宋朝建德军同知节度使祈有年,驳斥他道:“你大辽国号称雄兵百万,如今同室操戈,却跑到我们这里借兵?假如对方也来借兵,我们借是不借?假如借了,那到时候沙场之上岂不都是我大宋的人马在互相厮杀?”
吴奉先道:“我代表的是当今天子天祚皇帝,今有玉印国书,许你白银百万,当可借兵十万助我退敌!”
祈有年道:“此事重大,需上报朝廷,由我皇陛下定夺,如果陛下同意,我当可借兵与你”
吴奉先问道:“那您个人的意思是?”
祈有年一挥衣袖道:“不允!”
吴奉先灰溜溜的回来了,天祚帝更为惊慌,收拾收拾又再准备逃跑,而此时,他赐死晋王耶律敖鲁斡的消息抵达了南京府,吴迪在大堂之上问底下群臣官员到底怎么办?
众人面面相觑,个个脸如死灰,吴干上前一步道:“大王!您……”
“我已不是你们的大王了,皇帝已将我免职了,吴大人,你也可将我现在就抓起来……或者……”
吴干跪下道:“大王如何说的这样的话,当今皇帝残暴不仁,荒yin无道,现在又自毁江山,我等誓死追随大王,不离不弃!”
耶律匀骨等一班武将也跪下道:“誓死追随大王,不离不弃!”
而吴庸等一班文官也躬身道:“我等也愿意追随大王!”他们心里明白的很,如今天祚帝人心已失,金兵又追着他的屁股在打,辽国灭亡只是时间问题,而现在整个辽国能够力挽狂澜的人就只有一个人而已,这个人正是吴迪。
留南府本就是汉人的制度,官员也多是汉人,虽然忠君思想严重,但天祚帝的倒行逆施已经激起了公愤,就连很多契丹的官员都对他失去了信心,更何况汉人,留南府内修德政,外据强敌,目前是辽国唯一的一片净土,跟着南院大王一定没错。
可是如果坐等天祚帝被金兵包围,或者被抓被杀的,名义上仍然为大辽臣属的留南府官员和南院大王的名声都不好听,这个面子问题是必须要解决的,哪怕是起兵造反也要有个正当的理由才行,这些人饱读诗书,想到的就是这些问题!
吴迪笑道:“承蒙大家看的起吴某,现在大厦将倾,我们自当众志成城,其实你们想的那个理由我早已给你们想好了,现如今奸臣当道,这一切的缘由都是兰陵郡王吴奉先所为,我等不忍看大辽国国土沦丧,百姓呼号流涕,当招兵买马,打起‘清君侧’!的大旗才是”
“清君侧!好主意啊!大王英明!”
清理皇帝身边的奸臣,还天下朗朗乾坤,吴迪无非是借历史上某些桥段来当借口而已,可是却让留南府的这些官员们找到了最佳的理由,如此起兵造反也罢,拥兵自重武装割据也罢,都有了心安理得的正常的借口,于是皆大欢喜。
吴迪今天真是有点累了,与这些留南府的官员打交道,也真不简单,他冒险一试之后,总算是达到了满意的结果,整个南院系统现在终于被自己牢牢地抓在了手中,不过这个过程却也颇为累心,如果底下稍有几个愚忠之人或者有野心之人在,恐怕今天就不会有这样的结果。
回到下处的时候,吴迪决定用飞鸢给远在西夏的杨祈中写一封信,让他在接到皇后阿咪的时候,最好能够派兵将他们送往大宋镜内,如能转道来南京的话就最好了,阿咪现在一个人孤苦伶仃的,吴迪现在最放心不下她,希望自己做点事情能帮到她才好。
冰儿为吴迪端上来一杯茶水,小心的站在身侧,吴迪看到她,微微一笑道:“冰儿,你跟着我东奔西走的,离开家很久了吧,你想家了吗?”
冰儿道:“公子,冰儿跟着你倒是长了些见识,我不想家!”
吴迪道:“我一直都在忙,可我身边的人我都照顾不好,其实我真的很没用!”
“公子是做大事的人,怎么会没用哪?我听顾小六说。他们这些人都是跟着你才心里踏实,你总是带着他们打胜仗,赚大钱!”
吴迪嘿嘿笑道:“赚钱确实是好事,可我真的不喜欢用打仗的方式赚钱,如果能选择的话,我宁愿用和平的方式赚钱!”
冰儿道:“公子!我们什么时候能回西夏啊?”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