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时殿外宫使奏报:“启禀陛下,代州信使带到!”
“宣!”徽宗皇帝陡然睁开双眼,目光紧紧盯着大门,看着门外进来的信使。</p>
直到信使见礼起身之后,目光才算是和缓了一些,可是语气中还是有平抑不下的激动:“你可是代州的信使?是纪项清派来的?”</p>
“是……俺……不……卑下……不……”代州信使不过是个军中小吏,平日见到太守大人都已经诚惶诚恐,何况是现在面见天子!</p>
他从来就没有经受过这种场面,早就慌了神,不知道东南西北了,刚才连自己磕了几个头都已经忘记,哪里还会记得刚才宫使交代的礼仪?</p>
徽宗好气又好笑说道:“好了,你莫要紧张,朕问你直接答便是,你是不是代州信使?是不是纪项清派来递送捷报的?”</p>
“是、是、是!”信使点头如捣蒜一般。</p>
徽宗再问:“你在代州可曾听说了此事?”</p>
信使一脸的疑问:“皇……皇上,我什么也不知道,只知道要来递送捷报,临行时大人交代,须得快马加鞭。”</p>
徽宗点点头再问道:“其他的都没说么?那你在代州,有没有听说什么军情之类?”</p>
信使想了想说道:“小人在代州倒是听说了,雁门关外辽军集结不少,好几万人在那,大家都说那阵势又不像攻,倒像是防备着咱们。”</p>
辽军集结,为了防备?</p>
徽宗略略一想,心情激荡,欣喜若狂:“好了,你下去吧,你很不错,来人,赏代州信使金十斤!”</p>
代州信使胆战心惊的被宫使带出殿去,直到出了大殿,还是木偶一般,“金十斤?官家赏我?”他满脑子里还无法回过神。</p>
殿中众臣都是纷纷交头接耳,到现在大家都尚不知道这份捷报究竟是写着什么,能够惹来天子的震动!所有人都好奇的看着官家。</p>
徽宗皇帝看着群臣不解的眼神,忽然开怀大笑,笑了片刻继而大声说道:“吴迪有大功!义勇军有大功!恩,蔡太师!”</p>
蔡京急忙出列:“陛下有何吩咐!”</p>
徽宗笑眯眯的看着他,一手拿着军报慢慢走下龙庭,站在他面前,看着蔡京满头的白发感慨说道:“这满朝的文武,还是蔡太师最有识人之明,蔡太师亦有功!有大功!”</p>
看着众臣越发不解的目光,徽宗亲手将军报递到蔡京手里:“众位大臣,你们自己看吧!哈哈!”转身大笑着走回龙庭去了。</p>
蔡京压住满心疑惑,慢慢打开战报,只看了两眼,人就像石化一般,也是双手颤栗着:“这……这......”</p>
周围的大臣再也忍不住纷纷围上前来观看,蔡京草草看了一遍,马上将军报交到旁边之人手中,“噗通”一声跪倒在地,大声呼喊,涕泪横流:“恭喜陛下!贺喜陛下!行前
小说网友请提示:长时间请注意眼睛的休息。网推荐:
人之所未有,将建万世不朽之功!”</p>
围着观看军报的朝中重臣之中传出一阵惊呼!看过军报的众人仪态每每不同,大喜若狂的有之,满脸不信的有之,疯疯癫癫在殿中乱走的亦有之,痛哭流涕的有之,人情百态面面俱到。</p>
徽宗皇帝高坐龙椅之上,已是稍微缓和了心情,笑吟吟的看着殿中形态百出的国家柱石们,无比的有着耐心,没有半点责怪他们君前失仪之意。</p>
就连最爱弹劾大臣失礼的殿中御史们,也都集体哑了声息,甚至不少人也加入在这疯症状态中。</p>
足足过了近一刻钟,宣德殿中才算是稍稍平静了些。</p>
徽宗皇帝挥手示意宫使去前面宣喻,让众大臣归班原位。宫使上前尖声宣喻,殿中钟馨连响,朝中重臣们这才按捺住心情波荡,纷纷回归原位。</p>
徽宗看着众位大臣,稳稳的说道:“众位卿家,你们对此事有何看法?这擒王之功该当如何封赏?”越说到后来声音越高,还是禁不住激动之意。</p>
众臣们心中暗下都明白,官家都在问如何封赏了,自己还能有什么看法?</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