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春临近四月,在这个以农为本的大年代里,正是田间劳碌之时,一路上自进入北和县内,田间却少有劳碌之景,耕田人大都衣不蔽体、满面愁容,蛮族人平凡的骚扰边地,让这些务农之人有些害怕,这春种之物待到秋收之时,还能不能保的住。
田埂之上的农民望着远远而来的队伍都有些惊吓,但萧青等人虽落草,但一身前镇北军的齐国制式盔甲大都保留完好,所以待看清行装后的人们渐渐安下心来,停下手中的工具,远远的注视着刘钰一行,不敢靠近。
刘钰望着这些害怕的蹲在田埂上,一脸菜色的农户们,心中泛起一阵难言的愤怒,嘴里喃喃道:“兴,百姓苦!亡,百姓苦!为何上位者往往只知道争权夺利,而不理会民间的疾苦呢?百姓何辜啊!”
刘钰放下车帘,不忍再看这片残破之景,暗暗决定,必须要尽快解决眼前的问题,不然等不到蛮人南下,北和县就会十室九空啊!
“主公且放心,待进入县城,军队整合完毕开始巡卫,定能让北和百姓安心务农的。”荀攸自是能看出刘钰眼中的担忧。
“如此甚好!看来望京远远的低估了北边的形势啊!”
“州牧金茂只知守卫州府,却不戍边,镇北关怕也只是个空壳子了,待蛮人南下,自是不攻而破,而镇北关距北和不过百里,蛮人进关,北和县首当其冲。”荀攸分析道。
“既如此,待北和县一切运转稳定后,首要之务就必须拿下镇北关了。”
荀攸点了点头。
北河县城门前,只有不到十人守卫,待萧青持着刘钰盖有玺印的吏部委任书后,很快就交接放行,为避免几千人入城定引发县城骚乱,荀攸嘱咐萧青留百人换防后,率领剩余的士卒和家眷前往城郊原有的大军营地暂时安顿,待县城安定后再整理安排。
刘钰则带着荀攸和十几名护卫前往县衙。北和县历经战乱,虽有些破旧,但一片热闹之景,沿街商贩不少,往来之人络绎不绝。
刘钰一行人还没进城,就被有心人盯上,一行三千人,惊动了这些本地乡绅。所以,还没等刘钰进入县衙,这些人就已经互通口信有了安排。
北和县三个月无县令,政令荒废,刘钰一行进入衙门就只剩一名书吏和一名值班的衙役招呼众人。在衙门后堂安排好食宿后,就由韩灵儿领着几名士卒就收拾安排了,刘钰则带着荀攸和书吏了解县衙情况。
书吏王俊,三十二岁,是北和当地的一名普通的读书人,后被举了孝廉,安排在北和县衙做了书吏。上任县令在带着家眷亲属离任后,曾因其才对其有过招揽之意,但王俊不愿背井离乡,继续留在了北和县。简单的交流后,王俊就对荀攸大为尊敬,深感其才。
上任黄县令,本是京中一名小权贵家子弟,来北和不过为镀金,上任三年也没什么大的作为,年前被平调往南部汴州富硕之地继续做县令。前两年北和平静,衙门库存到时出乎意料的富足,府库内有库银万两,粮食万担,足以让北和平稳过渡。而镇北关三万守军粮饷直接由州府调配济北郡下放,关内守将鲍和是州牧金茂的亲外甥,每每蛮族来扫荡只是把守关隘,其他处一律不予理会,近来已经有蛮族小队逼近北和邻近县村庄进行试探只怕战争已经不可避免。
北和县及其下辖乡里共计三十万人口,城内乡绅以王李两家为首,书吏王俊就是王家偏房子弟,王家偏向守城,几次筹钱组织相邻抵抗蛮族小股袭击。而李家为首的乡绅则有向蛮族靠拢的倾向,同蛮族多有通商,暗中资助不少粮食与铁器给蛮族部落,李家族女就有一位嫁给蛮族一部落首领,两拨人势如水火,已经发生过几次冲突。不过刘钰手中有兵,倒也不惧李家。
刘钰从王俊手里接过县印时,识海里的祭灵便有了动静。
“恭喜宿主完成任务:得到一块管辖领地(已完成),任务奖励武将召唤一名,是否领取奖励?”
刘钰顿时激动,本以为进入北和县就能领取奖励,没想到进入县城许久,祭灵都未有动静。留下荀攸同王俊叙话,刘钰找了个借口跑回卧室,嘱咐韩灵儿不要让其他人打扰就钻进书房。待准备就绪,刘钰便颤声低吼:“领取!”
每次见到轮回祭坛刘钰都禁不住感叹,在刘钰告诉祭灵领取后,轮回祭坛周身就开始闪烁幽暗神秘的光芒。
“一定要召唤一位统兵大将啊!”刘钰喃喃自语到,虽然萧青也是一位先天境猛将,但接下来刘钰需要的是一位能指挥战争的统兵大将,萧青在这方面就有所欠缺。
片刻之后轮回祭坛处一道威猛的身影出现,三十岁左右的英武面孔,穿着闪烁着光泽黑甲金枪,背后金纹披风,向这刘钰微微一礼后消失。
“恭喜宿主与轮回之中召唤出大将蒙恬,蒙恬将军即将到达衙门外。”
“蒙恬?蒙恬啊蒙恬,哈哈哈哈......我的统兵大将来了”。刘钰在祭灵鄙夷的哼声中退出识海放生大笑。急冲冲的推开门,顾不得韩灵儿疑惑的目光,朝衙门外走去,路遇荀攸和身后跟着的王俊,二话不说就拽着荀攸说去迎接大将。荀攸也喜不自禁,能从轮回祭坛中走出的将军,自不可能是什么平凡之人,却不知是哪位将军到来。王俊虽未拜在刘钰门下,但却对荀攸佩服的紧,见荀攸也一脸欣喜之色,也禁不住跟在二人身后去看看这位也许是未来的同僚究竟是何等人物。
一出衙门,刘钰就见到了伫立在门口牵着一匹黑俊大马,手持金枪威风凛凛的蒙恬。蒙恬待刘钰走近后,刻板严肃的脸颊上也挤出了一丝英俊的笑容,拄枪单膝跪地行大礼参拜道:“末将蒙恬,参见主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