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六点半终于见到了远房的舅舅和大表妹,跟这王林波来的就是大表妹的亲妹妹和表妹妹。
心总算落地了,王林波走路眼睛直打转,而且是天云地转,恍恍惚惚,感觉天地都在转,王林波不动不转,他一动就转。
这是坐车久了,眼睛总是盯着铁轨和窗外的风景造成的,两三天才彻底消失这种现象。
深圳的街头,那是美女成群,戴着蛤蟆镜,穿着?仔裤,最流?的爆炸头,就是那个年代的时尚和潮流。
王林波舅舅好不容易才把我他两个表妹弄进工厂,运动器材厂,台湾佬开的。吃住都在??,每天的?活很旋律,除了?作,就是工作。
?活简单,但是快乐。每天都要加三四个?时的班,?常累,但是每个?可以挣八九百,高的时候有一千多元,?够一个人的开支,多少给家里寄点补贴家用。
王林波文化知识,做三个月工人就做基层管理人员了,还学了一门机械维修的技术。师傅是江西人,头上没毛,既聪明还精打细算。
王林波趁着做维修管理人员有相对空余的时间学习,于是就报读了自考本科。
王林波知道不能这样一辈子当工人,王林波喜欢写作。打工文学就成了王林波的跳板。
王林波好几篇诗歌和小说分别发表在打工文学代表刊物《大鹏湾》《江门文艺》《佛山文艺》等。
王林波一次参加文学活动认识了当时很多打工文学的代表作家,周崇贤、罗德远、徐非。还有中国妇女报旗下《打工妹》杂志驻广东记者站站长林雪。
就因这次活动,林雪老师看中王林波既爱好文学写作,还在自修本科,于是被顺利被招聘到记者站做发行和采编工作。
这一来,王林波更有大把的时间写作和学习,不到三年王林波考完BJ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20余门课,全部合格。
王林波这时来广东以及三年多了,2006年底出了第一部纪实文学集《飘落在异乡的梦》,著名打工诗人,评论家罗德远老师写的序。
广东的生活节奏快,深圳更是飞速发展,周边的东莞、佛山、珠海一年一换新天地。
2007年王林波转入东莞文联主办的《南飞燕》杂志做市场部发行总监了。
这个时候的广东已经不强制办暂住证了。王林波的印象中就是在工厂的时候统一办过一次,遇到盘查也不超过三次。
王林波很多老乡可就没那么幸运了,他表弟和一个邻居是后一年来投奔王林波的,当时工厂比较难进。U.ukansh. 住在村里的租房,白天门从外面反锁着,造成一种无人的假象,晚上联防治安队的下班了才放出来透气。
没过三天,几个人实在憋不住就想出来公园里走走,结果就遇到了联防队的,没有暂住证,火车票也过期了。
王林波表弟和他同学、邻居三个人都被武枪弄棒的联防仔拳打脚踢关上了铁笼子车。
王林波舅舅,表妹都在工厂上班,那时候也没有电话,根本不知道亲戚被抓了,等知道已经是晚上了。找不到人,估计是被抓了,托人去联防队打听,也没有登记,也查不到任何信息。
几个大活人不可能凭空消失的,只能等着。寻访着。
半个月过去了,有人给王林波舅舅送来纸条说亲戚被关在樟木头,要筹钱保人,三天不保就送清远劳教所了。
当纸条送到已经过了三天了,王林波舅舅去了樟木头保人,人已经送走了,也不知道具体送到哪里的,查不到信息。
人太多,每天几大巴车地往韶关、清远等地方送人。比卖猪的市场还火爆,樟木头关不下就直接送走。
一个月过去了,王林波舅舅才打听到。一个关在清远,两个关在韶关。
保释费用每人800元,相当一个工人拼命干一个月。钱交了,人带走,没有票据。
暂住证可能关系着每个打工者的生命,进去过的人讲,他们在劳教所一样劳动,比工厂还辛苦,一天16个小时。
不听管教就会被打,打得没气的就无辜消失了,可以去看看那十年失踪人员里有没有他们的灵魂。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