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武大所说是真,真乃是非同小可的创举。
辛赞再也坐不住,武大虽说的肯定,犹自不信。
一边大步往外走,一边急身说道:“快带老夫去看。”
武大也不藏着掖着,把辛赞领到田间,套上耕梨,亲自示范了一遍。
辛赞看他小小身子也能轻松操作,那头耕牛也毫不吃力,轻易就犁开了半尺深的土地。
再也安耐不住,激动的问:“贤侄,可愿把此耕梨献给朝廷?”
武大点头说道:“正有此意,辛公便算今日不来,小侄也打算拜托辛公把此梨献与朝廷,造福全国百姓。”
辛赞大喜。
弯腰轻拍他肩膀说:“既然如此,贤侄这便随老夫一起去找留守大人,上报此事。”
武大知道辛赞让他同去的用意。
想借此把自己推荐给大名府尹,以作进身之阶。
但却摇头拒绝道:“小侄俗事缠身,就不去了,就让我家兄弟武松陪同辛公前去,这里还有一只犁,乃是专为南方土地而做出的改进。”
说完让人去喊武松前来。
辛赞自然明白这句话的深浅。
南北土地差异极大,一款耕梨,并不一定适应所有土地。
武大考虑事情如此周到,显见乃是心有沟壑之渊博之士。
看到武大小小的身子,用布包着的脸,知道此人再是有才,也不适合做官。
辛赞惋惜不已,只能无语叹息。
他刚才确实想要抬举武大,把他介绍给府尹认识,为他谋一份前程。
但以如今大宋官场风气,武大的身形长相,终究上不了台面,难以受到重用。
便算去了,最多也只能得到些许钱财奖励。
不到片刻时间,武松便匆匆赶到。
武大不等他走近,主动迎上前去轻声叮嘱道:“你随着辛公把耕梨献给府尹时,若府尹相公想要抬举你,决不可答应。”
“只说为国效力,不敢贪图回报即可。”
武松虽然应了,武大却怕武松不知轻重。
又解释道:“不是为兄要阻你前程,你性子不适合在官场行走,为兄尚有大事要和你谋划,万不可拘泥在官场之中做人犬马。”
辛赞看到武松之后,十分欢喜。
自感明白了武大心思,决定一定要帮武松谋得一份体面差事。
互相见过礼后,迫不及待带着武松面见府尹去了。
武大改造耕梨,并主动上交给官府,绝不是想要做官发财。
以他如今的身材长相,就算想做官都作不了。
实在有碍观瞻,有失官仪。
他只想未来这几年多种些粮食出来,莫让北方重镇因无粮可守而沦陷。
他也不想让武松做官。
武松便算做了官,也是个武官。
大宋的武官便算职位再高,也没大用。
他身手再好,也只会像那水浒里的杨志一般,成为府尹的走卒。
做些押解生辰纲之类的跑腿差事,最终成为杨志一般的下场。
杨志乃是将门之后,都落得如此下场,更别说自家这般平民了。
虽然如此,但也不能没点好处。
兄弟二人想要在这末世求生,难免会在无意中得罪人。
以武松的本事,虽然不怕被人随意欺辱。
但万一闯了祸,凭着进献耕梨的功劳,就能让府尹欠自家一个人情。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