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错,在原主传下来的记忆里,万幸可是清晰的记得,正德皇帝朱厚照,便是一位实打实的三品武夫,这也是他自号威武大将军朱寿的主要原因。
因为根据当初太祖开国时立下的规矩,想要担任统帅三军的大将军,必须要有三品武夫的修为才行。
可在正统年间,土木堡一役后,当时的大将军不幸败亡,此后武将和勋贵行列里,竟一直没出过三品人物,大将军之位便一直空悬。
反而是文官行列里,文气鼎盛,接连出了好几位掌握三品才气的文官,特别是于谦,三品才气巅峰,正是因为有他的存在,才打赢了那场京师保卫战。
于是自此以后,兵权逐渐被文官所掌控,这也是武将和勋贵行列衰败的由来。
到了正德帝即位时,文官基本上已经是一家独大说一不二的局面了,于是不想坐视这种局面继续下去,他便一边勤学苦练,一边亲自训练兵马,终于突破到了三品境界,并训练出了一支独属于自己的强悍军队。
由此,兵强马壮,有了底气之下,为了压制文官势力,抬升武将地位,他便自号威武大将军朱寿,学着太宗御驾亲征,亲掌大将军印玺,将被文官所掌握的兵权,一点一点的收拢回来。
效果也很显著,三品武夫的他,带着自己亲自训练出来的人马,基本上攻无不克战无不胜,连威名赫赫屡次犯边的蒙古小王子都不是他的对手,被他狠狠击退。
可也就在此时,就在武将势力刚刚有所好转时,他却突然落水了,还不治身亡,怎能不让人疑惑呢!
要知道三品武夫可是相当厉害的,差不多是常人所能达到的武力值巅峰了,想死还真没那么容易。
当然,这并不是说三品高手杀不死,正所谓英雄气短,因为武夫的气机并不是无限的,只要卡在他一口气机耗尽之时围攻他,便能有效杀伤,通俗的理解就是卡技能CD。
一般来说,只要三百名军士组成的战阵,有条理章法的进行攻击,便足以对付一名三品武夫了。
可正德皇帝朱厚照却并没有,他并不是死于战阵围攻,而是简简单单的落水后不治身亡,着实让人有些奇怪。
虽然朝廷也给出了诸多解释,说什么应州大战时,他曾与同为三品境界的蒙古小王子激烈大战,虽然最终杀退了对方,但自身也留下了隐疾,所以才在落水后加重伤势,不治身亡。
这个理由虽然也能说得过去,但想要让一些真正的聪明人信服,还是有些困难。
哎,反正很头疼就是了,万幸毕竟是初来乍到,也搞不清楚这里面到底有什么猫腻。
总之,这个问题不是他现目前该深究的,还是等以后有机会了,再去好好调查一下吧。
要知道他现在的当务之急,可是想办法如何帮助自己的这位大腿,在接下来的大礼议之争中,掌握主动权啊,也只有这样,他才有资格去接触这些更隐秘的东西。
而回到重点,大礼议之争,虽然听名字像是在争礼议,但实际上却不是这样,而是借着争礼议的名头,在争权力。
朱厚熜这家伙,就是借用这件事为由头,把朝政大权一点一点的收拢过来,逐渐在朝廷里站稳脚跟的。
不过这可并不容易,即使聪明如她,在这件事上,也足足挣了三年之久,才好不容易争取到了一点权力。
反正当时整个京城的三省六部,文武百官,都卷进了这场巨大的历史漩涡之中,失败退场者多不胜数,飞黄腾者也比比皆是,可见这场政治斗争到底有多复杂。
所以万幸想要在这个时代站稳脚跟,也书写一部分属于自己的传奇的话,就必须要替自己这位发小在大礼议之争上有所贡献才行。
不然,他可不会天真的以为,仅仅凭借发小的关系,便能真正得到这位心机深沉的小老弟的重用,几乎是不可能的,必须得做出足够的贡献才行。
得让他看到自己的能力与价值,才好放心大胆的重用,让自己进入这个帝国的权中心。
但到底怎样才能争好这大礼议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