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裕对于刘洪的要求交给情报去处理了,这两年情报机构在荆州,扬州,豫州,充州,司隶,冀州都发展了一些。
刘洪也准备搬到龙编来,刘裕思虑一下也同意了,本来打算是安排在番禺,但是刘洪认为即便刘裕希望不沾染政治,但是很难避免。
因此在龙编有刘裕,很多事情以及需求也能得到更快的处理好,这一点刘裕也是认同的。
接下来的安顿就交给张范与王超了,至于后面的酒席就是忆苦思甜了,刘中,士燮,刘洪,刘熙怀念当年年轻时候的风采了。
刘裕手下其实也有分派,如李琴,卜家,钱家,夷家等属于本土势力派,后面的张家,阴家,孙家等属于纯粹的外来派。刘祥,士燮等既在本土有根基又曾经在各地游学任职过。
刘裕原先培养的又是一派,倒不是派系,只是关系更熟,这个是没法,任何时代都会有这种关系。
今年龙编除了新城增加了三所小学,原先迁出的县城变为了乡,在那些地方也会增加一所小学,为乡镇小学。
这是很大的投入,交州经过这几年,庄园经济已经被消灭的差不多了,早在私兵的解散就开始处理这些了。
庄园经济有好有坏,总体是弊大于利,好的地方是庄园里面有学校,坏的那就问题大了,税收,土地等大问题。
第二就是拼音的推广,其实现在小学识字还是比较难的,依然是繁体字,刘裕没打算改变,简体字属于短期利益。
从长期看是不可取的,文字的魅力,文化都遭到极大的破坏,说繁体字难的,宝岛也没几个文盲啊。
繁体字的意义很多,一个象征,一个品德,比如简体字,爱无心,当然简体字能在短期内减少文盲,那时候也有许多特殊原因。
清朝为了愚民,极大的破坏文化,纵观清朝两百多年,对世界,对人类,对国家没有半点贡献,也导致清朝灭亡后满地都是文盲。
其次当时大部分文人去了宝岛,也算是历史原因早就,刘裕可没打算,一直在致力于文化,文字的推广。
其中刘熙的加入让刘裕开始着手组织编撰文字,历史上刘熙本来就著有《释名》,《释名》是一部从语言声音的角度来推求字义由来的著作,它就音以说明事物得以如此称名的缘由,并注意到当时的语音与古音的异同。
这本书对后世有极其重要的影响,刘裕刘熙希望结合《说文解字》编撰出一部更好的词典,作为最重要的文字学习工具。
交州比起其他地方的优势之一便于地理位置,从豫章或者会稽有大山阻隔,除非跨海作战,从其他地方有关隘阻拦。
稳定,和平又没有瘟疫的地方更容易集中精力编撰书籍,而荆南相对来说,还有不少庄园等着刘裕去消灭。
不过荆南如今这些人已经是战战兢兢了,郅忠可不是什么善人,一旦被其拿到违法证据,下场都不太好。
抑制土地兼并的办法就是发展商业,有商业能挣钱了,谁还去弄土地兼并啊,后世的美日还要政府去补偿农业。
比如樊家,樊家现在弄养殖挣钱比圈地挣钱多了,所以如樊家在地产方面的投入在降低。
如张家,经营文房四宝挣钱不少,阴氏开始做纺织业,家具发现这些钱挣的更快,在土地上都所有减少。
即便是水果,如卜家也能挣许多钱,甘蔗就别说了,在缺糖的年代那就是挣钱的东西。
“主公,这个秘方能不能交给休若?”
郭嘉终于是回来了,吃着菠萝干,荔枝罐头,还讨要配方,刘裕也在思虑,水果罐头的做法,或者果干其实都不难,只是他们没有想过怎么弄。
“菠萝干的秘方可以给休若和你,你们两家共同经营或者怎么经营都是你们的事情,作为你这次去临湘以及休若在番禺劳苦功高的奖励。”
罐头刘裕还有打算,这个是好东西,可以做的就太多了,虽然简单,但是先吃螃蟹的能更快的在市场上立足。
一直以来,刘通,刘勇为刘家付出了许多,如今刘通有两子,刘勇也结婚了,刘裕准备将这个赏赐给他们,让他们两家经营。
“谢谢主公,异度还在外面等着,应该是看好主公,才打算搬过来,不过有些深层次的原因可能就要主公出马了。”
“让他过来吧。”
“蒯越见过后将军。”
刘裕之前见过蒯越,那时候不愿意降,刘裕也知道家族原因,便没有勉强,只是关着。
“异度一路上看我交州觉得如何?”
“虽然有些地方还比不上中原,但是已经是非常繁华了。”
“既然不如中原,异度为何还原意南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