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狸儿这一坐,便修炼到巳正,血气在周身百骸走了三个大周天,这才长吁一声,睁开眼睛。只觉得精神爽利,没有丝毫困顿。
“直到今日,才算明白了修炼的好处。”
佛狸儿来到院中,打了一趟拳,又踢了一趟腿,只觉得拳脚之中劲风阵阵,花草柳叶,为之摧折。
夹杂了血气的巴子拳、回回腿,已经从功夫位面的低武,渐渐向武侠位面的中武发展开去。
只是不知道血气再增长浑厚几倍,能不能一巴掌拍出十八条龙来。
佛狸儿一边胡乱想着,一边打水冲凉。
院子里极静,不知哪里传来两声猫叫。
乞儿们早已被他打发出去,藏在城外,防止胡老二上门报复。
往常吵闹的土谷祠兀一安静,他竟然有些不太习惯。
握着头发,立在院中,闲等风来。
昨夜钱东崖酒喝多了,怕醉酒误事。故二人商定,把通知胡老二让位的日期,放在了明天。
到时候钱东崖、金三、佛狸儿三人会合,向赵经纪讨了契文,请通判加了大印,便可以正式宣告,土坝码头上,再也没有胡老二这一号人物。
房顶瓦响,抬头望去,一只野猫儿恶身恶形,一摇一摆踏上屋脊,气势十足,前腿弓后退绷,瞄准停在脊兽上的蝴蝶,蓄势待发。
“喵呜~”
一声吼叫,野猫扑出,蝴蝶翩翩飞走,野猫咕噜噜从房顶滚落下来,摔在地上,四脚朝天,一边哀嚎,一边抽抽。
夸张打滚的野猫,不经意间与佛狸儿对上了视线,惨叫声戛然而止,眼神中充满了中年人学二次元美少女“妮蔻妮蔻”时被父母儿女妻子大舅妈发现时的尴尬。
连忙翻身站起,又恶身恶形地钻走了。
只是佛狸儿看着它的背影,好像有点一瘸一拐……
佛狸儿心中一动,说到父母,好久没回水月庵看看姨姑了。
不如就趁今日有闲,回去看看怹老人家。
身随意动,佛狸儿扎旗头发,出门进城。路过常去的南货店时,踏进去挑挑拣拣,买了两包苏式点心、大油果子,提在手里,沿着大街,径直往城北走去。
中仓附近的南大衙前站着漕兵,来回巡逻,戒备森严,高耸的旗杆上挂着漕运总督的旗帜。
过了鼓楼不远,就到是知州衙门了。这里一如往常,看来漕运总督比较客气,没有赶刘全安滚蛋,还让他住在这里。
往日里大官临府,刘全安可是老老实实搬到学宫里居住的。
古人云恶贯满盈,附郭京城。刘大人虽非恶贯满盈,这倒霉程度,也算得上三生作恶了。
佛狸儿对这里非常熟悉,毕竟记忆里生活了十五年的地方,古代城市变化极慢,他闭着眼睛都能找到回水月庵的方向。
一直往前走,整个通州城北以衙门为中心,八面排开,通州城各色公署,大小庙宇,在这里星罗棋布。这些建筑雕梁画栋,气派非凡,挂着牌匾门联,立着高大旗杆,被周围矮小的千家万户簇拥着,供养着。
州衙东面是贡院,西面是学宫,南面是关帝庙,北边靠城墙根的,就是水月庵了。
水月庵地近凝翠门,斜后方就是冀北驰名的燃灯佛骨塔,创建于北周,还没通州城的时候,就有这塔。据说当年这方圆百里地界,都是佛塔的佛田佃户。
也不知道是不是因为这么一层关系,佛骨塔下还真有几户人家,姓着拓跋、宇文、慕容之类的复姓。
他们不仅自愿承担着洒扫维护佛骨塔的重任,还虔信三宝,经常去水月庵里帮忙照顾孩子,佛狸儿小时候就没少吃拓跋大娘、慕容大婶的奶。
佛狸儿来到庵前大街,只见水月庵黑漆大门半开着,门口停着一辆骡子车,牲口已经下了辕,让牧童牵去吃草,几个附近的半大小子爬上爬下,正在卸车,一群人进进出出,偶然间一抬头看见佛狸儿,欢喜道:“佛狸哥儿回来了!”
佛狸儿笑着答应,走过来问道:“这卸什么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