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色人等有了与之相匹配的香草,似乎可以让读者更生动地体会到他们有怎样高尚的情操。
刘佳慧接着说,《红楼梦》对“香草美人”的传承。
时间流逝了千年之后,民间有一本惊世著作悄然问世,后世人更是将其冠为古典四大名著之首。
《红楼梦》构建了一幅以女性为主体的画卷,里面有着无数兰质蕙心、花容月貌的女孩子,曹公更是精心为她们选择了最贴切的花草来加以形容。
在贾宝玉过生辰的一章当中,众姊妹聚集在怡红院里掣花签做游戏,此时她们抽中的花签正好对应了这个人的品性。
如素有艳冠群芳之称的牡丹花,对应的就是气质雍容的薛宝钗,在众位姊妹当中的容貌佼佼者。
宝钗用牡丹来衬托,在前文就已经有暗示,贾宝玉曾经说其他人都喜欢拿杨妃来比宝钗。
杨妃即是国色天香的杨玉环,自白居易的《长恨歌》后,杨玉环便成为了牡丹花的代表,宝钗体形丰腴,又端庄稳重,恰好与牡丹花相得益彰。
湘云对应的是海棠花,一方面海棠花娇艳明媚,和素来爽朗豁达的湘云品格相似,另一方面海棠花有“睡美人”之称,湘云白日里喝醉后在园中青石上睡觉的行径。
也在此时又呼应了一遍,黛玉笑说要把原诗改成“只恐石凉花睡去”,也足以让人感受到湘云娇憨可爱的一面。
年轻守寡的李纨对应冬日里的寒梅,因为她受制于寡妇的身份,平日里要遵守许多繁琐的规矩,也不能有任何鲜艳的装扮。
但是她依然能够在贾府这个温柔富贵乡里面秉持自己的心志,恰如不与其他花草争奇斗艳的梅花。
精明强干的探春对应早春的杏花,但探春更加深入人心的,是她“玫瑰花”的绰号。探春的生母是地位低下的赵姨娘,但她却不为出身所限,甚至被赋予过管家的职责。
在有人看轻她的身份时,她身上锐利的一面便会毫不留情地展现出来。
女主角林黛玉对应的,w.ukanshu则是风露清愁的芙蓉花。但林黛玉与香草的缘分,是从前世就已经开始的了。
她前世是西方仙界的一株绛珠仙草,赤霞宫的神瑛侍者怜惜这株仙草,便日日用甘露浇灌,因此林黛玉才脱去草木之胎,化形成人。
也许曹公是觉得无论世间哪种花草,都无法诠释林黛玉的品格,所以才有了这个安排。
林黛玉与贾宝玉之间萌生的情愫,也被作者称为“木石前盟”,这两个看起来普通的意象,其实是香草与美玉的浪漫邂逅。
除去这些明显的对应之外,一些主要角色居住的庭院里,布置的花草也是极为考究的。
林黛玉所住的潇湘馆中是清一色的修竹,环境清幽雅致,林黛玉钟情于诗书,贾政恰好曾说过能够在这个地方月下读书,才算不枉一世。
而竹子又历来受到文人骚客的追捧,因为其宁折不弯、四季苍翠,被认为是最有气节的植物,这也暗示了林妹妹的矢志不渝。
贾宝玉的怡红院中,最为显眼的就是左右两侧的西府海棠与芭蕉树。西府海棠又被称为“女儿棠”。
贾宝玉素来喜欢与女子相处,又对她们多有照拂,怡红院中的女孩子几乎都在贾宝玉的庇护下过着较为安稳的生活。
贾宝玉幼年时期有一个外号叫做“绛洞花王”,这个称号里的“绛”暗示了他和林黛玉之间的前缘。
而花王又可以理解为总花神,他生来就是会陷入女儿丛中,并且见证这些女子最终的衰败命运,因为他对人世间的太多事情无能为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