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长,你听说了最近风闻的日心说吗?”李世民迫不及待的请来了李淳风道长,想要问明原委。
“臣听说了,臣还研究了一番。”李淳风回道。
“哦?如何?我看这本日心说,说我们大地在一个大的轨道上围着太阳转。最为奇妙的是我们大地自己还围着轴在转,而更为人匪夷所思的是,大地还倾斜着一个角度。如此荒谬的说法,你怎么看。”李世民嘬了一个茶,问着李淳风说。
“回陛下,据臣在太史局的计算观察和对这本书通宵地研究,如果真如这哥大师所描述的那样,很多现象可以得到完美的解释。”
“你也这么说!”李世民放下茶盏,有点吃惊。李淳风是他认识的天文历法方面最为博学的一个人了。
其实中国古代在文艺复兴以前,有着全球最为完备的天文观测记录,甚至很早认识到日月食有规律可循,并且有过测算。天文历法对封建的君主亦或是对农耕文明的国家都是一件重大的事情。
“臣所造的浑仪也罢,计算一个年度也罢,看刘洪计算日月食(日月食)也罢,种种都表明这些东西都有着一定的规律在里面。以往我们把他归纳于天道,而真如如哥大师所言的话,那么这天道比我想得要更为的神奇!”
李淳风说得眼睛越发明亮,他花了半辈子在寻求天道。现在愈发的觉得这个构建比他想得更加离奇。
“这么说,这个并不是某个西域的哥什么什么的杜撰的。”
“这臣还不能确定,这里面还有着很多大的疑惑这本书里没给出答案来。比如为什么大地会绕着轨道转动。但是如果承认这些,那么这个系统能够很好的解释一系列的天文现象。”李淳风兴奋地说道。
李世民沉默了,他十分相信李淳风在这个领域的权威,可他又不敢相信这明显是谬论的学说。
“我还复制了前天那个摆的实验,铁球果然在摆动会发生一些便宜,角度十分明显。作者也把这个现象自洽到他的理论当中。”李淳风又加了一个论证。
李世民不停地翻着这个册子,满脑子的问题却又无从下口,这方面完全超出了他的想象。可从书中绘图和详尽的数据来看,这本书仿佛在告诉他,书中写的俱是真言。
“那这个哥大师现在在何处?”李世民对著书的人有着巨大的好奇。
“听说已经仙逝了。”李淳风表示惋惜,实在有太多问题要问了,而书后简略地介绍了这位哥白尼的一点详情,据说外国的什么教给迫害了,实在可惜至极。
“陛下,如果按照这个图来制作模型,演算数据,我就可以准确地掌握日月食限,修正刘洪所做的工作。”
“预测日月食限!”预测日月食是封建王朝的一件大事情。可预测成功是件极其不容易的事情,在唐玄宗的时候就记录了一笔预测不成功的事件,可见当时人还是知道日月食是个有规律可循的东西。
而预测对了这东西无疑进一步验证了这个颠覆地理论,李世民存疑不知道这是好还是坏事情。
李淳风看穿了李世民的心思:“陛下且不论这说法是真是假,即便是真的,也可知是上天赐予陛下掌握日月星辰之力。而这样的力量,只有陛下这样的圣明之君才能把握。”
李世民听了这句话,笑着指了指李淳风,说:“哈哈,爱卿多虑了,我只是在考虑这斜着的球,为什么我们站在大地上没什么感觉?”
“据书上所言,这大地像个大磁铁吸着人往下。就像这地板如果变为天空,人被吸到天花板上,那么天花板就是下,而这地板就成了上了。所以这大地每个部分都提供朝向中心的吸力,那么感觉在平地上也就不足为奇了。”
“那这吸力是哪儿来?”
“书上说这股吸力正是人往上跳会回到地面的原因。所有有重量的物事都有这样的性质。”
“………”
李世民觉得这都是诡辩,自己的世界观开始被撕裂。他是一个实用主义的人,他不相信什么天子什么的,他只相信绝对的实力。从晋阳起兵到玄武门之变,他看过了太多自以为掌握天命而忽略了实际的蠢货了。
若说他是天子,那他老爹李渊还活着呢也是天子,那不是差辈了。见着李渊是喊:嗨,这么巧你也是天子。还是叫老爹呢,这是个严肃的问题。
可这也不代表着李世民就能接受这他么在天上旋啊转的。这太毁三观了!
现在自己最为得力的手下,最为专业的专家,都说这套东西可以解释现行的现象。真是有点天方夜谭的意味。
李世民叫李淳风先下去了,自己一个人开始仰望星空去了。
问天,一个中国人自屈原以来一直想要解决的哲学问题,一个与华夏农耕文明密不可分的科学问题,一个与帝王权威紧密相连的舆论问题。
在这时刻,偌大的星空摆在了华夏最为伟大的君主眼前,他也感到迷茫,感到渺小。
天,它究竟是个什么东西?
始作俑者程群此时却在做一件hppy的事情。
“杠,各位先给钱吧。”段瓒得意地望着众人说道。
“程群你这麻将有点意思。这麻将玩法叫什么来着?”段瓒收了钱说道。
“血战到底。”
“太好玩了。明月姐,这局玩完了能不能换我上呀。”张大象在一旁央求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