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宫政事堂。
大唐群臣在商讨出兵突厥事宜。
“贞观元年,颉利小儿派使者在大殿上叫嚣,让我向他称臣,朕深以为辱。我李世民何曾受过这样的欺辱!大唐建国以来,对草原称臣纳贡,采取绥靖政策。幸天佑大唐,草原连年雪灾,牛羊冻死。颉利也不惜民力,大肆对外用兵,草原部落离心离德。今年冬天,正是一举擒获颉力小儿最佳时机!朕请诸位竭力谋划,毕其功于一役,搬开大唐头上的石头。”
李世民于大堂上痛心疾首,鼓动群臣道。
“臣等必当尽力谋划!大唐万胜!”众臣应声附和。
俗话说:新官上任三把火。这帝王也不例外。玄武门事变不是没有后果的。大唐有很多野心家当时就跳了出来!
例如那前幽州大都督李瑗,他原来是隐太子李建成的部下。李世民刚即位,一看北京还有个李建成部下领兵,便下旨召李瑗回长安。
李瑗拿不定主意,觉得李世民是不是把自己召回长安除掉?其实也是胡乱想,玄武门事变,局势已经明朗,朝廷意在安抚地方。李建成部下领兵是不可能了,杀他也会让地方恐惧。
可李瑗的部下王君廓力劝他起兵。分析说:此次去长安定是凶多吉少,不如起兵造反。河北地区有原来窦建德和刘黑闼的部下。我们振臂一挥,必然是万众响应,大事可期。
李瑗听了脑子一热: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反了!
没想到自古套路得人心,王君廓劝唆李瑗是为了杀了他,然后向朝廷请功!!
就说这王君廓不是个东西。李瑗向来十分依重他,甚至要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他。他一看李瑗没前途,转眼就设计杀了李瑗献给朝廷。做人做到这样也是服了。
中央不负王君廓的期待,钦定了他继任幽州都督。
这说明了中央震动,地方的权力争夺也是激烈。加之不仅草原有灾害,大唐也有灾害。底下人已经议论这是上天在责罚李世民呢。
这时候李世民急需要一场对外的大胜仗彻底稳固自己的帝位。此时正是最好的时机。
“陛下,臣有一物可助陛下一臂之力。”
下首程咬金说道。
“哦?知节欲献何物?”李世民有点好奇。程咬金是泸州都督,掌四川兵马。此番调他进京也是为了商讨灭突厥的事宜。
“这物事是马蹄铁,钉在马掌上。马钉上就像穿了鞋子,负重机动都有大幅的提高。”
“什么!竟有这样装备,大概提高多少!”李世民有点吃惊。
长途奔袭,战马的损耗是非常大的。如果有这样的装备,无疑是大大增加了骑兵的战力。
“陛下,我在下面备了几匹这样的战马,一试试便知道了。”
“走,去试试。”
李世民做事雷厉风行,说着领着大臣去看那几匹战马。
李世民看了马蹄银光闪闪,觉得这马蹄铁甚是漂亮。说话间熟练地翻身上马,奔了出去。几个常年征战的大臣也骑上马去试了一番。
马蹄滴滴答答的声响顿时响了起来,甚是悦耳。有诗言:夜来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装上铁蹄,千马纵横,如雷霆万钧,在气势上就压到了敌人。
“痛快,痛快。”李世民下马,手握着马鞭,说道。
“知节,真是利器啊!快说说这铁是怎么钉上去的,耗费几何?”
于是程咬金禀报了一番马蹄铁是怎么钉上去的。在场都是爱马知马之人,听后眼睛都亮了。一定要给自己的爱马也穿上鞋子。
“恩,这过程比较繁琐,令:工部在战前大量生产马蹄铁,必要时征召长安铁铺的铁匠,然后装备精锐骑兵的战马。运粮的战马也都装备上!”李世民吩咐群臣道。
“是,陛下。”尚书右仆射长孙无忌说道,工部是尚书省事宜。
“哈哈哈,知节,你可是我的福将!说说你是怎么得到这马蹄铁的?”李世民心情大好,出师便有利好。
“回陛下,是我家三小子,程处弼命人打造的!”程知节憨厚的一笑。后人都评程咬金为忠字,程咬金子嗣都任要职,深受皇帝倚重。
李治登基的时候,就是长孙无忌和程咬金一同护送他上京的,若不是深得太宗倚重,在生命最后的时候也不会做出这番安排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