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6日,在位于东京市谷的日本陆军总部,陆军的作战指挥部正式批准了一项保卫日本的新政策。
宫泽秀一中将向参谋本部的将领们做了一个现实的简单报告,内容就是关于即将失守的菲律宾的情况,但是他宣称道:“我们现在正在组织16个师的力量,准备投入本土的保卫战,我们将在这一战中扭转大战的形势。在敌人登陆后的两周之内,我们会注入20个师的兵力,我们将彻底消灭敌人,确保日本的胜利。”
第二天,宫泽秀一会见了日本六大军区的指挥官,将新征召来的16个师和任何能从满洲调回来的部队在它们中间进行了分配。他说,在任何美军可能登陆的地区,日军将以三比一的对比迎击他们。
指挥官们预测,美军最可能的进军路线一个是从中国大陆越过日本海,一个是从冲绳北上。他们把南方的九州岛作为最主要的防御阵地,所有的战备工作将在夏天之前完成。他们一致决心不惜付出任何代价,如果不能取得最后的胜利,那么整个日本的命运就是“玉碎”———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陆军在2月底时公布了本土的防御计划。宫泽秀一将军在一次群众集会上说:“战争的进程最后将迫使敌人在我们自己的土地上和我们交战。自从瓜岛撤退以来,陆军一直没有什么机会和敌人在陆地上作战,但是当我们在日本本土交锋的时候,我们的陆军将显示出不可战胜的优势。”
在2月底举行了一次为期三天的陆军高级军官会议,这次会议制定了更加周密的作战计划。军官们保证将会有40个师迎战前来入侵的敌人,并且估计如果放宽征兵的年龄限制,还可以增加150万人的兵力。
防御战的最主要特征就是对预期中敌人登陆的海滩进行一系列的反击。日本士兵将会以排山倒海之势把敌人赶回大海,这将会是人类历史上最血腥的战役之一。
这个时候的菲律宾战场基本奠定胜局,二十万美军包围着马尼拉日军主力在狠揍,连逃跑的路都没有,南部,这个时候也已经到了最后收尾的阶段。
在当时,整个菲律宾的开发还属于初期阶段,除了沿海一些港口城镇外,绝大多数地方都还比较原始,棉兰老岛的三宝颜和达沃,算是比较著名的港口。
三宝颜市位于三宝颜半岛的南端,始建于1635年,是菲律宾最古老的城市之一。其西南的苏禄群岛是通向菲律宾内海的门户,扼守门户的就是三宝颜,地理位置很重要。日军占领菲律宾后,这里自然就成了日军的军事基地。
达沃市位于棉兰老岛东海岸,达沃湾的西北,是棉兰老岛的最大港口城市,地理位置更显重要,是日军在棉兰老岛上最大的军事基地。前一时期,达沃机场的飞机对麦克阿瑟部队的军事行动构成很大威胁,这也是美军把棉兰老岛作为第一攻击目标的原因。
三宝颜半岛的形状和位置有点特别,它与棉兰老岛的主体的结合很狭窄,位置比较独立,因而半岛上的日军也比较孤立,不容易得到岛上其它地区日军的支援,所以美军首先拿三宝颜半岛开刀。
为了就近得到空中支援,美军先夺取了半岛上的第波罗市机场,该市位于三宝颜的东北,与三宝颜相距只有200多公里。有了近距离的空中支援,美军于3月10日在三宝颜西面不远处顺利登陆。至3月末4月初,半岛上的日军大部被消灭,部分逃进了山区。同时,美军又分兵攻占了苏禄群岛。
攻占三宝颜半岛好比是割掉章鱼一条腕,然后美军腾出手来全力对付达沃这些地方的日军。美军攻打达沃有一个不方便的地方,就是达沃位于棉兰老岛的东海岸,美军必须绕大半个棉兰老岛,进入达沃湾登陆。
美军不准备这么干,他们打算在棉兰老岛的西海岸或北海岸登陆,然后从陆上向达沃攻击。可以说现在不管什么地方的交通比那时要发达得多,那时棉兰老岛上只有两条公路穿行在崇山峻岭之间的谷地之中。
一条从马卡哈拉湾的海滩开始,经马来巴来、布基农(Bkidnn)、巴伦西亚、马拉马格、基巴韦、卡门直至卡巴坎(Kb),这条纵贯南北的公路叫做赛瑞公路(SyreHighy)。另一条从西海岸的哥打巴托开始,经皮基特、卡巴坎、基达帕万到达东海岸的迪戈斯(Digs,有些资料上这地名被译成了迪弋斯,把弋当成了戈。),然后向北折向达沃。这条公路在现今的地图上被标为Dv-CtbtRd,即达沃-哥打巴托公路,当时称为1号公路。两条公路形成一个倒写的T,在卡巴坎相交。
美军在马拉邦南面之帕朗登陆,然后沿达沃-哥打巴托公路向东推进。
除了这两条陆上交通要道,棉兰老河是一条重要的水道,这棉兰老岛河全长400公里,是菲律宾的第一大河,在哥打巴托附近流入伊利亚纳湾,大体上和1号公路平行,美军估计日军会破坏公路上的桥梁,决定利用这条河流。
这一段棉兰老河虽说是下游,但当时在河上通航的估计多是木船木筏之类的东西,所以通航的条件也不太好,所以美军在此登陆后,赶紧将河道开凿疏通了一下。
美军是在4月17日登陆的,21日一小队炮艇就向棉兰老岛腹地开进了,日军的主力部署在三宝颜以及达沃地区,其它地方设防很弱,第二天,从水路溯江而上的美军就占领了卡巴坎,这正是两条公路的交汇点。
登陆让美军有可能开凿疏通河道,溯江而上的炮艇又抄了日军的后路,就算日军破坏了桥梁,美军也可以从从容容架起浮桥,沿着公路顺利推进,水陆两路配合得不错。
美军先后有两个师的兵力在伊利亚纳湾的帕朗这一带登陆,在卡巴坎,一个师继续向东,沿1号公路向东海岸的迪戈斯开进,一个师向北沿赛瑞公路推进。
向北的美军接连攻克基巴韦、马来巴来等地,于5月23日与从马卡哈拉湾登陆的美军会师,控制了整条赛瑞公路。
向东的美军于4月27日进展到了迪戈斯。其实日军一直防着麦克阿瑟的部队从新几内亚方向攻过来,事实上,麦克阿瑟也一直这样打算的,不料情况一变,美军跳过棉兰老岛却去打莱特岛了。原先,日军在迪戈斯一带的海滩修建了许多强大的防御工事,但这些工事都是面向达沃湾的,日军做梦也没有想到美军会从后面攻过来,老实说美军也没想到,这一来日军的强大工事形同虚设,这算不算歪打正着?迪戈斯一带的日军很快被消灭,美军乘胜折向北面往达沃推进。达沃的日军知道守不住,无心恋战,美军只遇到很微弱的抵抗,先头部队于5月3日就开进了达沃。然而日军并不是溃逃,而是藏身在一种绝妙的掩蔽处内,准备狠狠地杀伤美军。
中国人民在抗击日寇的时候,大家一定很熟悉‘青纱帐’这个名词,也一定很熟悉‘青纱帐里游击健儿逞英豪’这句歌词,这青纱帐其实就是华北平原上无边无际的高粱地。高粱是一年生的禾本植物,成熟时高度可达到3至5米,秆子很粗壮。
抗日战争时期,华北地区的游击队,利用青纱帐作掩护,开展了形形色色的游击战,狠狠打击了日本侵略者。
从达沃撤走的日军,也有青纱帐来作掩护,准备让美国人吃点苦头。不过这里的青纱帐不是高粱,而是原产于菲律宾的一种特有的热带植物---马尼拉麻蕉。棉兰老岛位于菲律宾的最南面,最接近赤道,这麻蕉名称里带着马尼拉,但这种麻蕉在菲律宾长得最多的地方却是棉兰老岛,在环绕达沃的郊外遍布着这种植物。那么这种植物到底是麻还是蕉呢?首先它是蕉,它属于芭蕉科,与香蕉是近亲,不仅形态高度相近,连浆果的形状也很相像,就是不能吃。其次,要弄清楚什么叫麻,有些植物的茎皮中能剥离出坚韧的植物纤维,这种纤维被叫做麻,这种植物也就叫做什么麻什么麻的。各种不同的麻可以属于五花八门不同的科。例如青麻和洋麻属于锦葵科、罗布麻属于夹竹桃科、剑麻属于龙舌兰科、蓖麻属于大戟科,荨麻和亚麻最规矩,就属于荨麻科和亚麻科,苎麻和荨麻是近亲,也属于荨麻科。名气最响的应该是大麻,它属于桑科。不过说起大麻,都知道是毒品,很少有人把它和纤维联系起来。其实大麻的茎皮也能剥离出纤维,但用大麻这种植物也能制作出毒品。人们不大理会它能产生纤维这件事,却很在乎它能产生毒品这件事。精确点说,大多数的大麻是没有任何有毒成分的,只有一种株体较矮小的印度大麻的变种才有毒性。
这马尼拉麻蕉的叶柄中能剥离出十分坚韧的纤维,其品质性能极其优异,这种纤维就叫做马尼拉麻。作为蕉,它不能吃,作为麻,它的用途十分广泛,所以这种植物又叫做马尼拉蕉麻,或干脆就叫做马尼拉麻。这种马尼拉蕉麻,高约4。5米至6米多,这种看上去嫩嫩绿绿的高大株体十分坚韧,长得密密麻麻,里面要是躲上几个人,从外面往里看,根本看不见。这蕉叶又大得很,真的是一丝风也透不过,岛上本来气温就高,麻蕉丛里面温度更吓人,憑你是日本人还是美国人,钻到里面去,就会一大片一大片地晕倒。在这样艰辛的条件下,美军也必须推进,虽然推进得很慢。这就留下了很多想象,也肯定留下了许多故事。
美军究竟是怎样推进的,就这样顶着高温往里钻,要么晕倒,要么被躲在里头的鬼子打活靶?美军就不会用火攻,一把火把小鬼子从麻蕉丛里赶出来?或者像对付山下那样,将大型推土机开来,把这些讨厌的麻蕉都铲了?
不管美军用了什么方法,到6月底,美军终于将达沃周围的日军击溃。在早先,美军已控制了赛瑞公路,现在又控制了1号公路,日军又是损兵折将,又是丧失了地理优势,残余的日军只好躲到山里去,一直到日本投降。
章非的挖宝行动这个早就进入尾声,当然,还是有些地方没有办法去挖的,不过按照武田提供的资料,最少已经取走了八成。
这些藏宝点的物品被取走,章非这支专门的取包队伍都会破坏这里的痕迹,虽然很可能瞒不过美国人,但是没有证据,他们并不怕,不过不能给美军在他们离开前发现就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