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过头来看山下奉文在马尼拉一线的布置:
1。主力部署在吕宋岛的北部山区,有15万余人,称为“尚武集团”由山下奉文亲自指挥;
2。一支有3万多人的部队,称为“建武集团”,负责守卫克拉克机场和机场以西的山区;
3。第三支部队称“振武集团”,约有8万余人,负责马尼拉和吕宋岛东南部(包括八打雁半岛和比卡尔半岛)的防御。
山下打算以两支次要兵力在吕宋岛的中、南部对美军形成牵制,自己率主力依托北部山脉的有利地形与美军展开持久战。为此,在1月3日,他就带了手下大大小小的幕僚离开马尼拉,来到林加延湾北面的碧瑶,这其实就是他把司令部从马尼拉迁到了碧瑶。
吕宋岛北部的山脉大致是南北走向的,主要的山脉有两条,沿东面海岸的是马德雷山脉,中央略偏西的是中科迪勒拉山脉(见上图,山脉名称未标明,但走向清晰。)。这碧瑶市位于中科迪勒拉山脉的南面尽头,中科迪勒拉山脉到了碧瑶这一带,山脉走向开始略向东南转折,与马德雷山脉的南端形成交汇。发源于马德雷山脉(在这交汇处,巴莱尔湾的西北)的卡加延河由南向北在阿帕里流入巴布延海峡。位于两座山脉之间的卡加延河流经的地区,形成了一片中央平原,或者说是形成了一个狭长的河谷盆地。这里盛产水稻和烟草。山下看中这个地方,准备把它当作屯兵积粮的根据地。
在两座山脉的南端,沿碧瑶和圣何塞一线,有好几条公路,穿过不同的山口进入卡加延盆地。这段时间里,山下正在加紧调兵遣将,人员、物资、粮食(虽然卡加延盆地盛产稻米,但要打持久战,粮食是多多益善。)正源源不断地经由这些公路,穿过这些山口,运进这个根据地。
山下奉文要调动成千上万的人员和物资,可不像搬一个司令部那么容易。虽然他从去年的12月初,就开始着手这件事,但美军于1月9日在林加延湾登陆还是让他有点措手不及。美军占领的圣法比安和达古潘离碧瑶到马尼拉的公路很近,如果这条公路被美军切断,就要打乱山下的部署。虽然可以利用的公路不止这一条,事实上,日军正在利用中部到甲万那端的公路,然后往北经由黎刹(Rizl)、邦阿邦(Bngbn)、圣何塞(SnJse)这些地方向卡加延河谷运送人员物资。虽然美军暂时还没威胁到这些公路,但如果碧瑶到马尼拉的公路被切断,美军再沿着公路快速南下,这些公路的安全性马上就成问题了。
有鉴于此,山下命令原本没在滩头布防的第23师团向登陆美军反扑,意图把美军赶下海去。第23师团不是日军的常规师团,因组建得尚早,战斗力还过得去,在诺门坎战役中算是日军的主力。但诺门坎一战,日军惨败,23师团伤亡了将近12000人,其团级以上指挥官大都阵亡。后来扩充组建,战斗力大不如前,此次菲律宾战事吃紧,最近刚刚调来。莱特岛这么多日军几乎被全歼,要想靠这个二流师团把美军赶下海去,连山下的参谋长武藤章都认为他脑子有毛病。但其实他的幕僚们不懂他的心,山下口气大,无非是逼着手下拼命,只不过希望把美军阻挡的时间长一点,好让他从容调防,并不真的指望把美军赶下海去。23师团付出了重大代价,结果被美军分割包围,山下总算发善心,同意他们突围,总算没全军覆没。这次反扑伤亡多少人不清楚,但菲律宾战役结束时,全师团将近3万人,只剩下5100来人。
这批日军算是没白死,残兵败将突围撤逃时,已是1月下旬,美军在此地被拖了差不多有两个星期。麦克阿瑟一开始夸口说,四个星期就可以拿下马尼拉,现在两个星期过去了,竟连步子还没挪开,真是要多心焦有多心焦。
盟军登陆之后兵分两路大举进攻,其中一路还有个任务,就是营救美军的3700多名战俘,老麦从逃离的美军士兵口中听到,日军已经开始杀俘虏的消息,逼的他不得不加快进攻节奏。
这样反而让山下奉文松口气,为什么呢?
山下奉文不怕美军主力来和他决战,怕的是不知道对方的进攻点在什么地方,马尼拉他已经摆好防御,等美军来攻,这样对日军自然是有利的。
老麦这时没有忘记章非,来急电通知他们协助强攻攻马尼拉。
这样的命令章非自然不会执行,他们这几万人去攻打已经摆开架势、完全做好了准备的日军,伤亡肯定会非常惨重,更主要的是这样做没有多大意思。
山下奉文已经防备到了这点,章非他们没有办法偷袭的情况下,根本没有半点优势。
章非这里还有一个更大的目标没有完全,就是日军的主要藏宝点,吕宋岛。
他随后给老麦去了一份电报,说明自已这边缺少重型武器的情况下,部队强攻根本不可能,这样做还不如来个声东击西,换个方向来进攻马尼拉。
老麦和几个参谋商量了下,觉得这计划可行!
首先,一支运输着三个师的船队,悄悄的出现在了民都洛岛和吕宋岛之间,章非这次选择从这里登陆打开切口,是看到了这边日军的防御漏洞最多,那些增援到民都洛岛的日军,就是从这边调过去的。
根据内线发来的情报,这一带周边很多个小城里面的日军人数非常少,就是那些海边的阵地上,也看不到几个日军。
还蒙在鼓里的日军没有想到,对方的登陆行动会如此冒险和隐秘的展开,这次对方选择的一些登陆地点,只要稍微多点防守的部队,对方根本就上不来。
但这一切,因为匆忙增兵的原因,都没有来得及做出对应的调整,这些地方的空虚,一夜之间就被对方撕开了一条大口。
当日军发现敌人竟然准备攻击的目标是吕宋时,一切已经太迟,在民都洛岛和马尼拉之间的距离就那么点,还没有等日军做出调整,对方的先头部队,已经到了马尼拉城下。
日军在马尼拉下的力气很大,可以说是铜墙铁壁,这些年来,日军已经把这里建成了一座要塞,如果正常的攻击行动,只要这里面有几万日军,就能阻挡对方几十万军队一段时间。
纵横交错的防御体系下,日军早就有准备也有计划的,把这里当成了一个消耗盟军实力的战场,但是,这一切,首先要建立在有部队的情况下。
如今,这里的部队几乎被抽调一空,那些工事上面都空空荡荡的,而对方突然迅速的打到这里,日军连调兵的机会都没有。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