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缅甸民间传说。在缅甸民众中,传说“正当缅甸面临生死存亡之际,从东方出现了骑着白马的‘博莫乔’将军前来拯救缅甸。”指挥义勇军的铃木就利用了这个传说,骑着白马,自称为“博莫乔”。骑白马的“博莫乔”和义勇军的牛车部队成为一个迎合民意的神话,在缅甸人中引起了很大的反响。
“博莫乔”一经过各个村落,村民们常常合掌致意,满怀喜悦地流着眼泪。当缅甸独立义勇军进入仰光,并在那里举行胜利游行时,铃木仍然骑着白马以“博莫乔”名义现身,赢得了全场轰动。
尊重当地人信仰,利用僧侣的影响力。缅甸为一佛教国家,僧侣是社会的领导阶层,对于赢得民心来说,安抚僧侣至关重要。因而各师团的情报官在部队要攻城时,都必先拜访僧院,将日本的战争目的详细说明,竭诚求其协助。
而且,“日军在战斗中也没有毁坏被缅甸人视为灵魂的庇护地——宝塔,所以,日军在这里受到市民的信赖。”
及时有效的危机公关。据小俣行男回忆:“占领缅甸之初,不知是谁用刀把宝塔中的金佛砍下一大块,大概是想看看佛像是不是纯金的,也许知道是在铸件上涂上金泥制成的便放弃了。
市民们发现佛塔中那尊早晚两次必去顶礼膜拜的佛像被砍坏,非常愤怒。据说以后开来的日军部队知道这件事后、向缅甸人道了歉:‘先头开来的不是日军,那是些在朝鲜和满洲募集的部队,真正的日军都是佛教徒,他们遵守佛教教规,非常爱护佛塔。’”
正是这些手段,让缅甸人受了蒙蔽,感觉日军还不错,加上他们强烈的独立愿望,也就甘受其驱使。
独立义勇军和缅甸人之所以死心塌地帮日军,是因为他们想着也许明天就要实现缅甸独立了。
义勇军的干部们也相信缅甸独立政府将会诞生。日军攻占仰光后,德钦党的干部们聚集在德钦党党魁德钦弥亚的宅邸,构思独立政府的未来。总理是德钦弥亚,国防部长人选则从义勇军中选择了昂山。他们还商议在阁僚中增派一些年轻的德钦党干部。铃木也想着亲自指挥义勇军颁布军事管制,掌管国家财产,建成独立的缅甸政府。
然而,缅甸人的愿望落空了。
日军攻占仰光之后,就在德钦党谋划缅甸独立之际,东京传来指示:“大本营已决定实行军事管制的方针。
随后日军南方军司令部决定:“新政权虽表面具备独立形态,但应忠实秉承帝国之意图施政。新政权之指导,由占领军司令官担任,承认新政权一事,决定延至战争结束后。
注意确保油、棉和铅等资源。”对此铃木很恼火,他提出:“缅甸独立义勇军和缅甸民众之所以协助日本,是因为日本方面曾许诺缅甸独立。事到如今,要废除独立,实行军事管制,那么,缅甸的民众会怎么样,日军又会怎样!?
如果这样任何物资的筹措都将十分困准。这是毫无疑问的。”但已经无济于事了。
日军随后的“军事管制”措施如下:“1、将来允许缅甸独立,但是必须在军事管制下独立,主权完全由日本掌握。2、政府中的大臣及其他重要职位要由日本人担任。3、在独立问题及其他方面不对缅甸人许诺政治性诺言。4、缅甸人担任官吏的绝对条件是亲日。5、地方政治在一定程度上委托给缅甸人,但是警察权和税收权须由日本掌握。……”这些措施与英国统治时期几乎一模一样,有些甚至还要严厉。正在为胜利狂欢的缅甸人就这样被出卖了。
铃木一面安抚缅甸独立运动领导人,一面却解散了独立义勇军
那么,剩下的问题就是该怎么安抚缅甸人了,如果让义勇军士兵或是缅甸民众知道他们被出卖的话,恐怕会出现叛乱。铃木是怎么做的呢?据小俣行男介绍说:“铃木大佐召集了昂山等几名干部,对他们说:‘你们为了缅甸的独立而战,假如日军反对缅甸独立的话,你们怎么办?我也是日本人,为了独立,先朝我开枪,然后坚持战斗。你们决定吧。’
昂山等对这突如其来的消息无言以对,过了许久才说:‘我们参加北伐,进攻曼德勒。’”1942年4月8日,热闹的出征仪式结束后,义勇军出发“北伐”。
当然,让独立义勇军“北伐”只是昂山等人对日军失望之后自感无力反击,而采取的一种保存实力的手段而已,对此铃木也很清楚。为了不至于给日军留下太大的威胁。
1942年7月27日,铃木专门飞到曼德勒去解散了聚集在这一地区的三万余独立义勇军士兵。而为了安抚缅甸民族主义者的情绪,他将由昂山等干部和3000名“具有优秀军人素质”的士兵编成了“缅甸国防军”,昂山任总司令。随后铃木离开缅甸,在日军的“军事管制”之下,以巴莫为首的“缅甸行政府”诞生。一年之后的1943年8月1日,随着日本在太平洋战场的失利,为了稳定缅甸局势,东京决定同意让缅甸“独立”,组成新政府。然而,“独立”后的缅甸与“军事管制”下的缅甸别无二致。
以德钦党为主的缅甸民族解放力量一直把实现缅甸民族独立作为自己的斗争目标。
他们与日本合作,原指望依靠和利用日本的援助获得独立。然而,日军的背叛让他们慢慢将日军也视为“侵略者”。
但由于缅甸人自身的军事力量太弱,德钦党为了保存缅甸仅存的军事力量,不得不继续与日军合作,昂山本人更是在“独立”后的新政府中出任国防部长。他们隐忍不发等待时机,并利用“合法”的地位,积极寻求扩大军队,改善装备,提高士兵的军事素质。
1943年8月缅甸“独立”时,“缅甸****”兵力已达到15000人。在之后的将近两年时间内,缅甸军队不断壮大,为之后的抗日武装起义积蓄力量。
本来日本只是想策动缅甸独立,U .uknshu.以控制滇缅路,切断中国的补给线。然而,随着太平洋战争的爆发,1942年1月,日本统帅部为切断滇缅路并打击英美军事力量,也为了抢夺缅甸的铝矿、石油及大米等战略物资,决定发动缅甸战役。
为了配合日军作战,缅甸独立党员在铃木的带领下,悬挂起象征缅甸独立的孔雀旗向缅甸国内进发,在各地组建独立义勇军。借助势力遍及缅甸国内的德钦党,独立义勇军迅速壮大,越过泰缅边境时仅有190人,到进入毛淡棉时已激增到5000人。
这些义勇军为日军侦察、收集英军、中国远征军的详细情报,进入农村为日军筹集根食,还有一些人潜入英军阵地偷来枪支参加义勇军。据随军的日本记者后来回忆说:“到农村去的义勇军领导做一番讲演后,振臂一呼,立刻有不少青年当场加入义勇军。
‘赶走英军,缅甸独立的时候到了!日军是援助缅甸独立的!’这种宣传在缅甸人中一传十,十传百地传开了。缅甸到处高喊‘独巴马’(意思是‘缅甸人的缅甸’)。”
独立义勇军所到之处,都高喊“赶走万恶的英国人,缅甸独立的时刻到了”“日本人是来援助缅甸独立的”等口号,这对饱受英国人欺凌的缅甸人来说具有极大的吸引力。
“由于缅旬独立义勇军无孔不入的宣传活动,缅甸民众欢呼着迎接日军,日军也同样用‘独巴马’来欢迎独立义勇军。日军无后顾之忧,一路进攻到仰光,从未发生过一次通信线路被切断的事,缅甸人欢迎日军。”
小提示:电脑访问进手机登陆M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