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来人家计划让堀井富太郎翻越欧文斯坦利山的同时,派出第18舰队载着它的海军陆战队和川口支队去登陆米尔恩湾,夺取美军的海空基地,但川口被调走了,接替的青叶一时又来不了,计划的时间到了,上头又在催,三川等不及,就由海军自己揽下了这件事,派了1200名光景的海军陆战队,在2艘轻巡洋舰和1艘驱逐舰的掩护下,于8月25日,在米尔恩湾的一个叫拉比的地方,东面一点的海滩登陆,这几乎是与南海支队的翻越同时开始的。
这麦克阿瑟离开菲律宾时,发誓说他是要回来的,话是这么说,时间过了差不多有半年,还没和日本人正儿八经地交过手。不交手,那回去就是一句空话,但他前一阵子好比是开局布阵,也并不是白干的,抢先占了莫尔兹比,就算是当头炮,马来跳,接着占了米尔恩湾,又好比是横车占车路,巩固右翼。这个开局布阵究竟好不好,还有待检验。
现在日军在米尔恩湾登陆,日本人就是将一个车开过了河,双方交上了手,检验的时间到了。刚刚建成不久的机场有机会显显身手了,几轮空袭,阻止了一部分日军的登陆,又摧毁了日军在滩头大部分的给养。
美军的防御阵地也经得起考验,强大的火力压制了日军的火力,日军的进攻都被击退,从8月25日晚登陆起,前后不过10天光景,日军丢下了600来具尸体,于9月5日无功撤退。麦克阿瑟开局成功,虽然只是一盘小棋,但美澳军仅伤亡了300多人(阵亡100多人)就为盟军(现在作战有澳军的份,所以称盟军了)在太平洋战场上赢得了第一次的陆上胜利,意义不小,麦克阿瑟开始有了得意的资本。
日军在米尔恩湾折戟,南海支队就更孤单了,非但没有预备队增援,而且占领米尔恩湾来夹击莫尔兹比的计划也泡汤了。但是不知为什么,通讯出了点问题,堀井富太郎始终是蒙在鼓里的,一点也不知道山外面发生的事情。
珍珠港事件以后,英美与苏联结成了反法西斯同盟,随后,中美英苏法乃至英联邦各国的军队都称盟军。但太平洋战争中的重大战役,如中途岛海战,瓜岛争夺战等其实还是美军在作战,而这次在巴布亚半岛上的作战有所不同,虽然这仗与美国的利益是休戚相关的,但仗就在澳大利亚家门口打,这一仗对澳大利亚可更是生死攸关的,澳大利亚当然不能躺在美国身上,该出力还得出力。
美国呢,兵力本来也紧张,要用来攻占米尔恩湾,要攻占所罗门群岛的有关岛屿,要修建机场,港口基地,这科科达小径那里的事,当然就丢给澳军了。
归根结底,日军企图从这条小径翻越欧文斯坦利山,来进攻莫尔兹比的计划终究是泡了汤。所以时至今日,澳大利亚人对科科达小径那场阻击战,还是津津乐道,引以为荣。
但事实上,在这条小径上阻击日本人的澳军自始至终没有多少人。
一开始,在科科达村驻守的澳军只不过是一个连,一交手,就把驻地丢了,来了增援一度把驻地夺了回来,但结果还是丢了。当堀井富太郎的大部队开进来,在沿途也只有两个营的澳军进行阻击,因实力相差悬殊,澳军不敢与日军面对面地硬拼,好在也算半个老土地,靠着对地形的熟悉,与日军玩玩捉迷藏,且战且退,一方面阻尼日军进攻的速度,为加强莫尔兹比的防御争取时间,一方面还不相信日军能真的翻过山来,充其量翻个一半或者大半就吃不消了,要么退回去,要么死在山里。
澳大利亚人其实想得也不错,日军最大的敌人不是澳军,而是丛林。但日军也是有备而来的,堀井这支部队在缅甸和马来亚呆过,是有一点丛林作战经验的,不是单单由工兵开路,而是每个士兵都带着一把大砍刀和一把铲子。
巴布亚半岛上连一棵草也是怪怪的,在沿海地区有大片的沼泽和草地,草地上长着一种草,可以长到一人高,而且叶缘锋利得如同刀刃,人们把这种草叫做库纳草。
丛林里虽然没有这种草,但也是树根藤蔓,盘根错节,无路可走,大砍刀就可以开路。逢到泥泞的地方,铲子就派上了用场,这种铲子与普通的铲子,有个小小的不同,就是铲子是有孔的,这样铲子就不会被湿泥吸住了。
靠着这两件法宝,堀井的部队沿着小径,向前不断渗透,话是这么说,这一路上日军还是吃足了苦头。堀井虽然有经验,却犯了有个大错,出发时,每人只带了5斤粮食,在东南亚丛林里他们可以沿途抢粮食,但这座魔鬼山,一路上荒无人烟,连人也没有,哪来粮食?
日军忍饥挨饿,连滚带爬,终于在9月16日,挣扎到了伊奥里贝瓦,这里离莫尔兹比只有48公里,站在高处已经可以望见珊瑚海的白色浪花和莫尔兹比的灯火了。
堀井的部下,好不容易熬出了头,不由得精神为之一振,恨不得一头扎下去,去攻打莫尔兹比。其实堀井自己也是这么想的,但他却选择了就地休整,在伊奥里贝瓦固守待援。
堀井也是无奈呀,手下那些人,衣衫褴褛,满身泥巴,恶臭难当,又一个个饥肠辘辘,状如饿鬼,不要说去冲锋陷阵,就是走路也要打飘。虽然一时心气高昂,是撑不得久的。这时候,通讯却又恢复了,堀井援兵没等来,却等来了一纸撤退的命令。
本来说得好好的,援兵随后跟进, w.knsh.这人都到哪里去了呢?大本营认为瓜岛要紧,这里就对不住了!不去说堀井如何呼天抢地,捶胸捣足,也只好在伊奥里贝瓦留了几个人守住阵地,自己带着大部队(其实已大大减员)撤退了。
有种说法是,要是堀井能得到及时的增援和补充,恢复元气的日军从山上冲下来,莫尔兹比城里只有几营的澳洲民兵,麦克阿瑟就难逃一劫了,看来瓜岛一战又帮了他一个大忙。另一种说法是为了加强莫尔兹比和米尔恩湾的防务,在麦克阿瑟强烈要求下,将在北非与隆美尔作战的澳军精锐师——第7师调来增援新几内亚。
此时,莫尔兹比守军已达28000人,并且已建成了4个机场,3个机场也接近完工。港口也得到扩建和完善,后勤也有了保证。在米尔恩湾方面,8月21日,第18旅到达米尔恩湾,使该地区盟军人数达到近万名,此外还有2个航空中队的空中力量。
翻越欧文斯坦利山跟明修栈道暗度陈仓不一样。那时投诚项羽的章邯被蒙在鼓里,被韩信杀了个措手不及,现在不一样,日军攻占科科达据点时,麦克阿瑟就知道了,后来据点夺回又再度被攻占,日军又闯入科科达小径,弄出这么大的动静,这还不知道日军的企图吗?
所以后一种说法应该是可信的。虽然美澳方面都不相信日军真能翻越此山,但防还是防一脚的。
所以科科达不是街亭,莫尔兹比也不是西城,真的日军来了,麦克阿瑟也用不着唱空城计。一场恶仗是肯定的,也不至于束手就擒。
小提示:电脑访问进手机登陆MC
↑返回顶部↑